2.3.2 速度计算 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 速度计算 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2.3.2 速度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有什么不同点?
我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呢?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_____________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_____________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相同的路程比时间
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这只天鹅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物体在运动中,运动快慢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大致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二、速度
(1)定义:
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即:速度=
如果我们用符号 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上面的公式可写成:
速度基本公式变形
S= t
速度的物理意义: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基本单位:米/秒 m/s  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千米/时 Km/h 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 1m/s==3.6km/h
某物体速度为 8m/s其意义:
这个物体1s中通过8m.
巩固练习:课后p27 T1 T2
1. 30 2. 72km/h=20m/s
因为 20m/s> 28m/s 所以火车快
三、速度的计算
例题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相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
答:需要2.94s才能听到相距1km处的雷声。
解题步骤要求:三个步骤:1.已知2.求3.答
解题步骤要求:计算过程至少三个等号:1.需求物理量后2.公式后3.代入数值后一个等号3.如果不是课本上给出的基本公式,要有推导
据例题解题格式和步骤,照样子完成课后T5 p28
1. 运用公式v=s/t进行计算时要注意:
(1)公式中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 个运动中的速度、路程及时间;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不统一要进行换算。
2.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四、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了解了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要求,知道了有关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