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平面镜成像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平面镜成像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4.2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了解它们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导入
猜一猜
我有一个好朋友,和我长得一模一样,我笑她也笑,我做什么她做什么(照镜子)
镜子里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像
观察:
你还记得“猴子捞月”的故事吗?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思考: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讲解
平面镜
1.平面镜——反射面是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
2.像——在照镜子的时候,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像是相对于实物而言的,是物体的形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张纸、一个光屏、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如图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的中线处上垂直于纸面放一块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4.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5.在纸上记下前后两支蜡烛的位置。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上述实验。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
如:练功房、理发店、服装店里安装的平面镜、家庭中所用的穿衣镜、学校里的正衣镜、牙医使用的金属平面镜等。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我国古代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曾有“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的记载.在潜望镜筒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都跟水平面成45°,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知道哪些地方有平面镜?
想一想
1.水里的“月亮”是真实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
2.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m,井水水深5m,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像与虚像: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称为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虚像。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对应位置所连直线与平面镜垂直。
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凡由物点发出、被镜面反射的光线,反向延长都经过像点。
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S′,所以把S′叫做虚像。
器材选择 目的 注意
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要 竖直放置
大小相等的蜡烛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三、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