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我与集体共成长 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我与集体共成长 说课稿

资源简介

《我与集体共成长》说课教学设计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课时《我与集体共成长》。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设计、说特色。
说教材
第八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在集体生活中,不仅要了解个人如何依靠和运用集体的力量获得成长,也要认识到良好的集体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这既强调了本单元的主题,又关联了八年级“社会生活”的内容。
本框内容分为两个目题,第一个目题“在共建中尽责”,是在前一框学生对美好集体的憧憬基础上,对学生如何与集体共成长进行指导。第二个目题“在担当中成长”,是教会学生在集体中学会承担责任,如何共建美好集体。教材通过“共同确定愿景、共同商定集体规则与制度、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良好集体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缺乏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忽略甚至是放弃了个人应该在集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忽略甚至是放弃了个人再集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一部分学生也是需要教师关注并及时引导的。要让学生意识到,个人与集体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的优秀离不开强大的集体。为了创设美好集体,在集体中发展自我,我们需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集体的行为规范,明确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最终上升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说目标
在教育目标方面,本课设置了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集体观念,激发集体荣誉感;培养主人翁意识,感受承担责任为集体付出的快乐。
能力目标:形成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美好集体的建设和维护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知道可以在哪些方面、如何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理解自己在承担责任中有付出,也会获得成
长。
核心素养:本课在引导学生主动关心集体同时,注重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培养。
教学重点:理解学生“自治”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主动在集体中承担责任,享受快乐。
说设计
环节一:集体生活、齐参与
观看获奖视频——年级韵律操,导入新课,在观看视频的情境中开展合作探究、共商班级跳韵律操相关事宜。
设计意图: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中,让大家明确共同目标和愿景,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通过小组合作、上台分享并展示怎样跳的好,才能做到整齐划一,从而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环节二:集体事务、共尽责
教师提问学生你的班级是怎样的?班级积极向上,团结友善,互帮互助、心往一处想,然而刚开始就是这样的吗?回忆近一年来的点滴,我们是如何由互不认识的陌生人变成一个集体的?分析一年来的相处有喜悦也有矛盾,是什么让我们获得“优秀班集体”荣誉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班级成员相互团结,共同遵守规则,共同发挥集体智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勇于分担,共同维护集体荣誉,变成有组织的集体。
环节三:集体建设,勇担当
展示学生跳韵律操参与集体活动的情景,派学生上台进行情景解读配对。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进一步感受集体生活人人有责、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集体责任,也会给我们带来收获,有利于在集体中营造主动承担责任的良好氛围。
环节四:集体成长、系家国
作业拓展:每位同学设计一份未来两年发展的个人规划。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组,例如我与班级共成长的图片组,我与学校共成长的图片组,《盛放、中国青年》视频。
设计意图:使学生领悟到我与集体共成长的过程中,青年一代也在与国家共成长、共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勇担责任,丰盈自身,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拓展作业作为本节课对学生情感的升华和情感的影响。
五、说特色
1.多维活动,逐层递进:从韵律操导入、回忆班级生活、连连看游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担当中成长,在集体中尽责,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2.挖掘教学资源,实现课堂延展:以学生真是体验讲述,使使同学们置身其中,
更容易理解本框知识;游戏环节和拓展作业,有趣生动,与课堂积极地互动。
3.评价运用,注重能力培养:将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构建游戏和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培养集体责任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教学目标完成较好。课上放得开,收得拢,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较高。
2.在教学目标上,强调集体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重点、难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启发诱导。
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游戏环节新颖、构思巧妙、科学严谨的多媒体课件,对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效益,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缺点:
1.学生虽然互动,但是课堂可以更加积极活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