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深刻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善用法律》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设计理念 依据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及理程内容要求,突出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刻课堂”和“大单元”教育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在教学中真正的落实。课标要求 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知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 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养成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 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八年级上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本场域,以社会生活、社会规则、责任奉献和家国情怀为主题,四个单元的层次循序渐进。“善用法律”所在第二单元从社会规则的功能入手,引导学生懂得社会规则对个人、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理解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其落脚点在于增强学生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和本领。课时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权,但对于怎样依法维权、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却比较模糊的,对学习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但法律知识比较匮乏。八年级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存在两种普遍的情形:一是胆怯,另一是鲁莽,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方法还比较欠缺。课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依据:八年级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存在两种普遍的情形:一是胆怯,另一是鲁莽,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方法还比较欠缺。懂得依法维权,但对于怎样依法维权、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却比较模糊的,对学习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但法律知识比较匮乏。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课时学习 目标 1.通过情境探究教学,明白到违法犯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政治认同) 2.通过感知李文与自己在社会生活的中的情节对比,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加强自身修养,严于律已。(道德修养) 3.通过情景剧表演,理解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法治观念)同时认识到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责任意识)评价内容 能够运用实际案例说明与生活相关的法律规定,能够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学会有勇有谋地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习活动设计 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和教学需要,充分利用新课标以及多媒体资源进行了四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分别是“情境感悟导入环节”,“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以聚焦问题教学环节呈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以思辨释疑环节呈现”、以及“反思内化总结”四个环节。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实施环节一 情境感悟 播放视频:李文的迷茫 八年级的学生李文父母离异,各自成立家庭,她跟着奶奶一起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她该如何维权呢? 学生思考 预设情景,突出核心素养环节二 聚焦问题 学习任务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探究一:遇侵害,知维权 面对家庭的变故,李文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她只喜欢画画。班里同学看到她的画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就嘲笑她、孤立她。更有甚者往她的画上泼水,画册被损坏;有的同学往她身上倒颜料,导致她不敢回家...... 小组讨论: 1.校园欺凌有什么样的危害? 2.面对校园欺凌,李文该怎么做? 探究二:求助维权 李文的奶奶发现李文在学校被欺凌,联系了老师以及对方的家长,协商无果。李文的奶奶去法律服务站咨询,工作人员建议要求对方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在公证处对医院开具的医疗证明进行公证。欺凌李文的同学拒绝进行精神赔偿,工作人员建议去律师事务所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又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律师费,在律师的提醒下,她申请法律援助。 思考:李文寻求哪些法律帮助来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服务站: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我们出主意,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 律师事务所:回答法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 公证处: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真实性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探究三:依法维权 在此期间,李文回到学校上课,几位同学又把她的画册抢走了。李文孤身一人去拿画册,在校外发生冲突。李文的奶奶得知后联系了李文的老师,报了警。 受到非法侵害,我们还可以怎样做?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诉讼: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讼诉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智慧锦囊一 遇到侵害,怎样依法维权? 1.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站、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2.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 3.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情境运用 李文在超市买了一瓶洗发水,结果回到家发现洗发水过期了。找商家退货退款,但被商家拒绝。 请你告诉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 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政府服务热线进行投诉;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消费投诉平台投诉;寻求律师的帮助,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总结和归纳,深化学生思维水平。教师适时引导,启发,升华。 评价说明: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思维的碰撞,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充分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环节三 思辨释疑 学习任务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探究四:智慧维权 一天,李文与同学孙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两位高年级的学生正在堵着一位学生索要钱财...... 如果你是李文和孙月,你会怎样正确应对。请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剧本、排练一个情景短剧。 智慧锦囊二 青少年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公民责任: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见义勇为: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ー条第一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探究五:品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旧版:40、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法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 新版:40、弘扬正气,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学会自护自救,保护自身安全。 思考:为什么《规范》中删掉了“见义勇为”? 智慧锦囊三 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遇到以下情境,你会怎样做? 情境一:在放学路上,遇到小混混问你要钱...... 情境二:公交车上看到有小偷偷东西...... 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1.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者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2.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3.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4.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5.保护好作案现场。 学生演员表演情景剧,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总结和归纳,深化学生思维水平。教师适时引导,启发,升华。 评价说明: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思维的碰撞,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充分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环节四 反思内化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依法维权的途径及应如何应对违法犯罪行为。我们知道了遇到侵害,要依法求助,同时要有勇有谋,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思考: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不仅需要党和国家的努力,更需要每个公民积极践行法治,请同学们思考建设法治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分享心得。 设计意图: 通过分享、归纳总结和时政问题思考,了解学生在这节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评价说明:通过倾听学生分享、归纳总结、了解学生本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评价和反馈。板书设计(思维导图)作业设计1.面对上海迪士尼禁止游客自带食物入园的霸王条款,华东政法大学四名学生没有沉默,而是选择了“较真”,勇敢站出来说“不”,对上海迪士尼提起司法诉讼,2019年9月6日,上海迪士尼被迫做出更改,除个别种类外,允许游客自带食物入园。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A.要主动以法治行动,维护合法权益 B.要善于给霸王条款制造舆论压力 C.司法诉讼是依法维权的唯一途径 D.要自觉遵守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2.陈女士在一家健身房花费5000元办理了一张年卡,不久健身房便倒闭关门,陈女士打电话给健身房负责人,要求退还所剩费用,对方拒绝退款,对此,陈女士可以( A.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自认倒霉,以免引发矛盾冲突 C.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D.寻求公安等执法部门的帮助 3.小华爸爸想把几次欠他钱的老赖的资料发布到网上,包括其姓名、照片、欠债金额、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和事件详情,小华认为他爸爸的想法不妥,并提出若干理由,其中正确的是( ) ①任何合法权利都有其边界 ②应用合法手段维护其合法权利 ③必须充分协商,之后再诉讼 ④应向公安机关申请强制执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安全记心中,法律伴我行。(情景探究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小云家的摩托车被楼上住户高空抛物砸坏了,由于找不到肇事者,楼上住户和小区物业都拒绝赔偿。于是,小云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1)请结合漫画,谈谈骑乘摩托车为什么要佩戴安全头盔。 (2)小云爸爸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