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句子练习我们说话、造句或作文,要把句子写得完整通顺,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使我们的句子更生动、形象,使语言更富有变化,使感情更真切,就要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复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2.扩句和缩句。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5.进行句式变换。1.句子练习。(1)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2)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摘抄课文中描写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句子,注意书写工整。2.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1)改为陈述句: (2)改为反问句: 3.按要求写句子。(1)风摇撼着梧桐树。(扩句) (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可怜的小麻雀。(缩句) (3)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着小翅膀。(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4.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 “被”字句: 5.读句子,完成练习。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 用翅膀飞, 用双脚走。(1)在句子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你能用所填的关联词再写一句话吗?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多么 !(2)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面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叽叽喳喳的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过去。①仿写“叽叽喳喳”式词语: ②“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它形象地表现出了老麻雀飞落时 。7.句子品析。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 比作 ,写出了“我”爬天都峰的样子。全句是从 的方面来写爬山过程的。(填序号)A.怎么想B.怎么做C.怎么说(2)试着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8.请你给下列情景设计一段对话,表达遵守交通规则的主题。 上学的路上,流云和你在路口遇上了红灯,流云见四周既无车辆也没有交警,便叫你一起闯红灯。面对这种情况,你既不愿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也不想闯红灯,你该如何劝说流云呢?请你设计一段对话,劝说流云不要闯红灯。流云:现在没有车辆,也没有交警,要不我们一起闯红灯吧?我: 9.望天都峰。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用横线画出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2)“我爬得上去吗?”是 句,说明我”在爬天都峰时产生了 心理,从侧面衬托了天都峰的“险”。10.按要求写句子。(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峰顶这么高,我爬得上去吗?(改成陈述句) (3)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11.请你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注意语气哟!语文单元测试卷发下来后,你的成绩很不好。回家后,你想把测验的成绩告诉爸爸,想想你该怎么说,爸爸又会怎么说。我回到家, 地说:“ ”爸爸 地说:“ ”我 地说:“ ”12.按要求写句子。(1)陈明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改为感叹句) (3)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缩句) (4)我们都爬上了天都峰顶。(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13.回忆生活中的小事,然后写一写。(1)早晨,我走进教室,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2)上课铃响了,老师抱着一叠试卷出现在教室门口。只见她 。我 。(试着写一写老师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你的心理活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写字规范、造句,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解答】(1)考查了仿写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像……似的……”仿写比喻句子。(2)考查了造句。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3)考查了抄写句子。摘抄课文中描写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句子,注意书写工整。故答案为:(1)天上的白云像一只只绵羊似的。(2)我无可奈何地走向考场。(3)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分析】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2.【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要求改写的句子,明确其内容结构及改写要求,然后改写。【解答】“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是一个感叹句。(1)改为陈述句:将“多么”改为“非常”,删去“啊”,将“!”改为“?”。(2)改为反问句:将“是个多么”改为“难道不是个”,“啊”改为“吗”,“!”改为“?”。故答案为:(1)在它看来,猎狗是个非常庞大的怪物。(2)在它看来,猎狗难道不是个庞大的怪物吗?【分析】在改写后,要注意将改写后的句子读一遍,看是否合适,通顺。3.【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解答】(1)扩写句子,添加修饰语“猛烈地、路旁的”。(2)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用自己的身躯、可怜的”。(3)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故答案为:(1)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2)老麻雀掩护着小麻雀。(3)隔壁爷爷竟然玩起了直播,家里人也是无可奈何。【分析】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4.【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解答】考查了改为“把”字句,句式是“谁把谁怎么样”,考虑“风”把“路旁的梧桐树”怎么样。考查了改为“被”字句,句式是“谁被谁怎么样”,考虑“路旁的梧桐树”被“风”怎么样。故答案为:“把”字句:风把路旁的梧桐树猛烈地摇撼着。“被”字句:路旁的梧桐树被风猛烈地摇撼着。【分析】“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5.【分析】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能力,“关联词语填空”学习方法: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及与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解答】(1)句子间是并列关系,表示肯定的是“用双脚走”,否定“用翅膀飞”,可用“不是…而是…”(2)考查了关联词的造句,造句时注意是并列关系,表示前一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句肯定另一种意思,可造句:橙子不是北方的水果,而是南方的水果.故答案为:(1)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不是用翅膀飞,而是用双脚走.(2)橙子不是北方的水果,而是南方的水果.【分析】并列关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6.【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词语的仿写与修辞,句子的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词语的仿写,注意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词语的形式来仿写,注意词语的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引用、对比、借代等。【解答】(1)句子的形式是什么怎么样,可在“多么”前后加修饰词。(2)①“叽叽喳喳”词语的形式是AABB,以此形式来写。②这句话把“老麻雀”比作“石头”,是比喻句,生动形象得写出了老麻雀飞落时动作之快。故答案为:(1)这件衣服 漂亮啊(2)①模模糊糊;②比喻 动作之快。【分析】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仿写词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子的词语的形式。比喻句,就要看有没有把什么比作什么,有本体和喻体,和比喻词“好像,犹如”等,本体和喻体具有相同的特点。7.【分析】出自《爬天都峰》,课文写了“我”在一位老爷爷的带动下,爬上了天都峰。短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解答】(1)考查了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把“我”比作小猴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描写了“我”爬天都峰的样子。句子中的“奋力向峰顶爬去”“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努力爬山的样子,表现了“我”勇往直前的精神。(2)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形式为“一会儿……一会儿……”,用此句式写一个句子即可。故答案为:(1)比喻“我”“小猴子”B;(2)窗外下起了雨,一会儿淅淅沥沥,一会儿滴滴答答,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分析】完成此类题目要细心,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读懂它的意思,句子的深刻含义也就一目了然了。8.【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的口语交际。【解答】与人交际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得体,并尽量使用礼貌用语。如:在上学的路上,流云和你在路口遇上了红灯,流云见四周既无车辆也没有交警,便叫你一起闯红灯。这时你可以这样劝说流云:交通规则是为了人们的出行安全而制定的,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遵守的,即使没有交警,也没有车辆通过,我们也要自觉遵守。我们还是等一等吧,安全是第一位的。【分析】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训练的要求与落实,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9.【分析】语段选自《爬天都峰》,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解答】(1)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可知答案。(2)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我爬得上去吗?”是疑问句,说明我”在爬天都峰时产生了不自信心理,从侧面衬托了天都峰的“险”。故答案为:(1)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2)疑问 不自信。【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10.【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遣词造句、改写句子及仿写句子的能力,造句时要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意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语言实践造句。【解答】(1)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并列关系。(2)考查了反问句变陈述句,把“爬得上去”改为“爬不上去”,去掉“吗”,问号变句号。(3)考查了夸张修辞,如:桂花香飘十里。故答案为:(1)小明一会儿打篮球,一会儿踢足球。(2)峰顶这么高,我爬不上去。(3)桂花香飘十里。【分析】句子要通顺,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通顺,是指要符合语法、逻辑,意思要表达得完整、合乎事理、不能有残缺。11.【分析】考查情景对话。情景对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解答】根据所给内容,补充表示神态的词语和对话的内容。故答案为:无精打采 爸爸,我的语文单元测试卷发下来了,考……考了70分。笑眯眯 孩子,能知道自己考得不好,也是进步。爸爸相信你,下次能考好。高兴 谢谢你,爸爸。【分析】情景对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考查情景写话。12.【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式转换、缩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解答】(1)考查了“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的形式为:主动者(陈明)+把+施动者(一只精致的小木船)+其他成分。被字句的形式为:施动者(一只精致的小木船)+被+主动者(陈明)+其他成分。(2)考查了改写句子。句末加上感叹词“啊”,句号变感叹号。(3)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不能安然地,高高的没有危险的”,留下主干,即:它站在树枝上。(4)本题考查的是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句号改为问号;第二步:把疑问词加上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肯定改为否定。句子中加上“难道没有、吗”。故答案为:(1)陈明把一只精致的小木船从裤兜里掏出来。一只精致的小木船被陈明从裤兜里掏出来。(2)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啊!(3)它站在树枝上。(4)我们难道没有爬上了天都峰顶吗?【分析】缩句口诀:“的”“地”去前“得”去后,数词量词也要去。“着”“了”“过”要保留,专有名词不能缩。13.【分析】本题考查了实践作业。做本题要掌握句子概念与结构情况,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解答】(1)本题中“先”“接着”“然后”是先后顺序,因此我们造句时根据这一点进行思考,组织语言。注意动作的先后性和连贯性。(2)本题需要写出老师的动作神态和我对此的反应及心理活动。故答案为:(1)放下书包 坐在椅子上 拿出书 打开书读课文;(2)脸上挂着几丝愤怒,放下试卷,怒吼一声:“课前都怎么复习的?”很害怕。【分析】做好本题的关键首先要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联系,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组织语言后再进行补充句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