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1课《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课题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二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碳排放的概念和影响。 道德修养:掌握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和技巧。 法治观念:通过自身体验、观察和思考、资料搜集、算一算、出点子、制定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阅读感悟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尝试去改变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过绿色低碳的生活。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责任和行动。重点 改变不合理生活方式,以行动践行低碳生活,参与碳补偿活动。难点 提升对碳补偿的认知,激发学生参与碳补偿活动的积极性。课前导入播放视频:中国减少3500亿碳排放。说一说:从我国交出的这份减排答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回答:我国致力于节能减排。想一想,说一说:我国努力减少碳排放,作为公民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警句:中研普华研究员覃崇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我国人口基数大,在节能减排方面,每个人节能一点点,都将节约可观的能源。减排也是同样的道理。”思考: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小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是减排的主力,每人减少一点点碳排放,14亿中国人将会减少许多的碳排放。新知讲解很多同学认为碳排放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又不焚烧秸秆,又不开汽车,又不开工厂,碳排放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大家这样想就错了,其实碳排放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大家仔细想一下,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碳排放呢?了解碳排放的定义:“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碳排放”。人均呼吸释放1140克/天;电脑平均间接排放约10.5千克/年,汽车一台发动机每燃烧一升燃料约排放2.5千克,冰箱间接排放大约6.3千克/年,电视间接排放大约1.7千克/年。你知道家里一个月要用多少度电吗?每个月所用电的碳排放量是多少?根据家庭的用电量算一算碳排放量。碳排放计算:家庭用电:消耗量(度)×0.785=?千克全班用电:?千克×全班人数=?千克如以普通家庭夏季用电量作为参考数据:600(度)×0.785=471千克全班人数以50人计算,50个家庭总碳排量为:471千克×50=2355千克通过计算统计、阅读资料,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你的感受。资料链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湖南省有1993万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每个月在用电上的碳排放量是100千克,感受一下这个碳排放量有多下!阅读教材第93页《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思考以下问题。(1)衣服等用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碳排放”吗?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量相当于一棵树要吸8天半的二氧化碳。(2)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碳排放”?(一般来说,生产过程复杂,能源 消耗高的物品,碳排放量就比较高。)你的衣柜里有多少件衣服?估算一下产生的碳排量,说说你的感受。小组汇报:很多“碳排放”容易被人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请汇报一下你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听了同学们搜集的“碳排放”资料,你的感受是?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会做哪些改变?原来生产一个饮料瓶的“碳排量”那么大!以后我要随身带水瓶,做小小改变就能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减碳排放小窍门夏天可以开几个小时的空调后,再开风扇,可以节省50%的电。蒸米饭时,把大米浸泡20分钟再煮,可以节省时间和用电量。平时尽量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坐公交和地铁。手机也要养成晚上关机的好习惯;少买多余的衣服和学习用品。我们要善于发现减碳排放小窍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起帮地球降温。低碳生活不光要从你我做起,我们也要去影响周围的人。请大家围绕家庭生活和我们刚才一起分享过的减碳小技巧,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让全家人都行动起来吧!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衣——食——住——行——碳补偿指的是通过推动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等方式,来实现碳中和。在上节课中,我们曾提到乱砍乱伐危害大,而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超强的,所以植树造林,认养树木,保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等等都是一些有效的碳补偿的活动。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我们一起“碳补偿”。三、课堂总结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给地球“降温”已经迫在眉睫。让我们开启绿色低碳生活,积极开展碳补偿活动,从你我做起,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课后活动你有参加过绿化活动吗?说一说你自己或者认识的人曾经参加过的为地球降温的绿化活动吧!可以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