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①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②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来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把实际电路简化为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三、教学分析通过前3节的学习,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对于怎么样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还欠缺经验,对于一些复杂的电路,不知该如何下手,本节课的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仍需要以一些感性知识作为依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来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2.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1)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推出: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阻之和;在串联电路中 R=R1+R2电阻的并联二、例题分析例题1 如图所示,电阻R1为2Ω,电源两端电压为12V.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为1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4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 ′ ;由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各分电阻之和.另外还可以看出,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改变. 很多实际电路都利用了串联电路的这一特点.例题2 如图所示,电阻R1为10Ω,电源两端电压为10V.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为2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电路的总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5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和电路的总电流I′ .由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的电流也会变化,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采用并联形式连接到电源上,就是利用了并联电路的这一特点五、课堂小结求解电路计算题的步骤(1)根据题意分析各电路状态下电阻之间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2)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3)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 写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出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