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为九年级下册“与世界共发展”第一框内容。本框内容与“世界共发展”在全书中的逻辑定位是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即承接了“我们的共同世界”,也为“未来的我们”做好了铺垫。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发展阶段,需要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中国新的发展,并且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的前进。即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携手促进发展→为世界带来美好。本框主要包括“新的发展契机”和“新风险新挑战”两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九上“踏上强国之路”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中国腾飞的表现”,且在九下“开放互动的世界”中对“为孩子找水杯”的课例印象深刻,明确中国在制造业等领域发展迅速,因此学生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有了一定认识,较容易接受本框知识,学生在相关国情的新闻报道中也会遇到很多与课本有关的客观形势的判断,对于我国的发展中的契机形成一定认知。认知局限:九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涉猎的领域不断拓展,但生活阅历相对不足。对于国家面临的形势,能直观的感受到国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对于面临的困难与危机的理解不是很透彻。正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该如何看待、评价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学生在了解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之后,又特别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立场,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怀疑。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国家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2)道德修养: 以民族复兴为使命。
(3)健全人格:养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法治观念:增强规则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有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勇于挑战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六、【设计理念】
以视频《世界各国高铁里程排名》为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高铁从一穷二白跻身世界第一,通过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推进和拓展,分析我国面临的发展契机,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高铁若想更好的“走出去”,就必须沉着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险所惧,勇敢面对挑战。
本课遵循在议中学,议中悟,议中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构建知识。其次,要根植社会热点,以链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用教材观点透析社会现象,锻炼学生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甄别、选择等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七、【教学过程】
1.导入:观看视频《世界各国高铁里程排名》
同学观看视频,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们国家的高铁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对,我国高铁还在积极的“走出去。”今天我们就通过中国高铁一起走进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这个话题。(板书)
2.新课过程:
议学环节一:机遇派——看见机会抓不抓?
议学情境:中国高铁发展历程(观看视频)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全面掌握高铁完整技术的国家之一,积累了高铁运营管理的丰富经验。在技术方面,我国已掌握通信信号、工务工程、牵引供电、机车客车制造乃至运营管理等全领域全链条技术,成为全球第一大铁路技术来源国。当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高速铁路规划和建设热潮,以“高效、低碳、节约”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对高速铁路的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设想和规划。中国高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走出国门、进军海外的机会。
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现在可以进军海外,中国高铁的发展得益于哪些契机?
学生回答略。
议学提示:
首先,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其次,国际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
议学小结
一、新的发展契机
1. 我国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国内+国际)
国内: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
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③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议学环节二:挑战派——面对困难怕不怕?
议学情境: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困难
接万隆和雅加达的万隆高铁于近日顺利开通运营,这一项目获得了包括印尼总统在内的各方一致认可。高铁的最高时速超过350公里,标志着东南亚地区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高铁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处于领先位置,并且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寻求“走出去”的机会。然而,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菲律宾方面曾以技术或质量不符合标准为由取消与中国签署的高铁合作合同,不过菲律宾从我国引进的只是列车,而不是整个铁路建设项目。
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有哪些原因导致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较大的挑战?
议学提示: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议学小结
二、新风险 新挑战
1.我国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有哪些?
(1)国内: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
②“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议学活动:有人认为既然我们的高铁“走出去”面临较大的挑战,那干嘛还要“走出去”呢,在自己国家发展就好了?请你辨析此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
(1)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2)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
(3)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议学环节三:行动派——勇抓机遇敢于挑战
议学延伸: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在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这个时代,明确自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现请你谈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该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中国犹如一艘巨轮,在世界发展的汪洋大海里破浪远航。而今,我们已驶到“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关键时刻,越是面对困难和挑战,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目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只要紧跟党的领航指引,鼓足志在必得的自信风帆,凝聚众志成城的实干伟力。中国号必将无惧狂风骤雨,无畏汹涌波涛,驶过急滩险流,顺利抵达民族复兴的胜利彼岸!最后,祝愿同学们能够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