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7.1家的意味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导导入新课:7.1家的意味 (二)自主学习:完成教材内容,对知识进行简单标注、勾画。(3分钟) 1.家庭的含义?(P71)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P72相关链接) 3.★家的重要性(作用)?(P72-P74) 4.孝亲敬长原因?(P74) 5.★如何孝亲敬长?(P74-P75) 要求: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 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教师进行指正。 二、互助释疑 (一)师友释疑 (二)教师释疑 目标导学一:生 命 的 居 所 活动一:出示图片,学生回答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形式 学生思考回答:上面的这些家庭是通过什么关系确立的呢? 教师点拨,课堂笔记: 1.家庭的含义?(P71)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P72相关链接) 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结婚) 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生育)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收养) ④随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父母再婚) 活动二:萌萌住在南宁市区,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会计师。小明的父母不仅供小明和弟弟上学,同时还赡养爷爷奶奶。春节的时候,父亲带全家人一起回老家,一大家子人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庆祝团圆。期间,全家人一起走亲戚,一起去爬山。父亲时常教育萌萌和弟弟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 师友讨论: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具有哪些功能呢? 结合自己的体验和萌萌的家庭来分析。 教师点拨:经济功能、生育功能、赡养功能、情感交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见课件) 总结: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课标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核心 素养 教学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家”的内涵与功能,认识到“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培养家国情怀。 【道德修养】: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法治观念】: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健全人格】: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责任意识】:提升对家庭的责任感,自觉分担家庭责任,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教学 重点 尽孝在当下,尽孝见行动。教学 难点 家的含义、作用。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他准备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一、导学自学 家是地域——“我的家在谋省谋县某镇某村。”家是住所——“那座房子就是我的家。” 是一群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们是一家人。”家家是吃饭的地方——“回家吃饭喽!”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家”是什么?(一)新课导入:运用你的经验:出示图片 学生思考回答: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家”是什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活动三:出示材料(见课件) 材料一:一个醉汉躺……” 材料二:小明的爸爸、妈妈进城务工,……” 学生思考:1.为什么说居民明明有家却不想回? (1)小明和妹妹说这才是真正的家了呢? (2)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课堂笔记:3.★家的重要性(作用)?(P72-P74)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③“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目标导学二:中国人的“家” 活动四:出示材料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见课件 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活动五:展示中国家规、家风图片,引出孝亲敬长等这些好家风的内容,都是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六:材料一:材料一 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材料二 孝悌者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就是仁的根本。 教师点拨: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三:出示图片见课件,教师点拨: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课堂笔记:4.孝亲敬长原因?(P74) 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活动七:学生观看视频:《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学生小组思考讨论:孝亲敬长,我们该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 教师点拨,课堂笔记5.★如何孝亲敬长?(P74-P75) 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③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④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三、练习拓展(解牛真题)见课件 1.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95后”女孩小晴为了实现爷爷的愿望,一边陪爷爷旅游,一边用视频记录愿望的实现;妈妈坚持每天给小雅做早餐,只为小雅能够好好成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都是一样的 B.家是我们每个人身心的寄居之所 C.我们对家人有着心心相印的情感 D.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要赡养父母 四、总结提升:师友总结谈收获,教师总结(见板书)。分层作业 全 部:课时练基础题 1——40:课时练全部板书设计反思提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第一框 家 的 意 味教师 :初中道法wjmls温故知新师生交往教学相长亦师亦友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教与学的关系)(P66)2.★教学相长的要求?(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P66-P67)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P67)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P68)5.★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P68-P69)6.★尊重老师的原因?(P68-P69)7.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P69方法与技能)1—7—1 家的意味新课导入说一说:②家是地域——“我的家在谋省谋县某镇某村。”家是住所——“那座房子就是我的家。”家是一群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们是一家人。”家是吃饭的地方——“回家吃饭喽!”……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家”是什么?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第一框 家 的 意 味教师 :初中道法wjmls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家”的内涵与功能,认识到“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培养家国情怀。【道德修养】: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法治观念】: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健全人格】: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责任意识】:提升对家庭的责任感,自觉分担家庭责任,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重难点素养导航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课标依据【教学重点】:尽孝在当下,尽孝见行动。【教学难点】:家的含义、作用。自主学习要求: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教师进行指正。1.家庭的含义?(P71)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P72相关链接)3.★家的重要性(作用)?(P72-P74)4.孝亲敬长原因?(P74)5.★如何孝亲敬长?(P74-P75)教师释疑1师友释疑互助释疑21生 命 的 居 所教师释疑活动一:生命的居所小两口结婚成了家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继子女和继父母也是一家人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形式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下面的这些家庭是通过什么关系确立的呢?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婚姻关系想一想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1.家庭的含义?(P71)课堂笔记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结婚)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生育)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收养)④随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父母再婚)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P72相关链接)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结婚)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生育)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收养)④随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父母再婚)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P72相关链接)课堂笔记活动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具有哪些功能呢?结合自己的体验和萌萌的家庭来分析。师友讨论:萌萌住在南宁市区,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会计师。小明的父母不仅供小明和弟弟上学,同时还赡养爷爷奶奶。春节的时候,父亲带全家人一起回老家,一大家子人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庆祝团圆。期间,全家人一起走亲戚,一起去爬山。父亲时常教育萌萌和弟弟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经济功能生育功能赡养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情感交流功能教育功能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活动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认出他是附近的居民。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家 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房子说:“那不是你的家吗 ”醉汉说:“那……是我的房子。”家中没有亲人或者没有亲情,感受不到家的温。房子与家的区别(1)为什么说居民明明有家却不想回?思考:小明的爸爸、妈妈进城务工,他和妹妹跟着奶奶生活。去年春节返乡过年,爸爸、妈妈决定不走了,一是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二是政府出台了很多乡村振兴政策,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他们要在家乡创业。小明和妹妹知道后高兴地蹦了起来,激动地说:“太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家。”有了爸妈的陪伴,体会到亲情的温。思考:(1)小明和妹妹说这才是真正的家了呢?(2)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活动三: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3.★家的重要性(作用)?(P72-P74)课堂笔记2中 国 人 的 “家”教师释疑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活动四:春运拥挤的车站思考:人们渴望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情感。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在外漂泊对家总是有一种牵挂,一种留恋,一种渴盼。家就是与亲人团聚的欢乐,家就是家人之间共同倾听和诉说的放松,家就是父母温暖的唠叨、朴素却又香甜的家常饭,家就是相互之间的嘘寒问暖,家就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回家的感觉就是一种颠簸之后的平静,是一种经过风霜之后的享受和愉悦。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③“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3.★家的重要性(作用)?(P72-P74)课堂笔记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活动五: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家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书》从上述家规家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思考:思考:从上述家规家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文明社会的今天,让我们从继承和培育“好家风”开始,传递家风正能量。像勤劳、勇敢、诚信、友善、俭朴、好学、爱劳动、自立自强、孝亲敬长等这些好家风的内容,都是中华传统美德。材料一 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活动六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材料二 孝悌者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这就是仁的根本。 ——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学而》。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活动六材料三思考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1)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孝亲敬长的故事吗?与同学们分享。卧冰求鲤、扇枕温衾。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4.孝亲敬长原因?(P74)课堂笔记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就用行动表达我们的孝敬之心。孝亲敬长,我们该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思考:活动:《别让等待成为遗憾》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③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④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5.★如何孝亲敬长?(P74-P75)课堂笔记3解 牛 真 题1.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95后”女孩小晴为了实现爷爷的愿望,一边陪爷爷旅游,一边用视频记录愿望的实现;妈妈坚持每天给小雅做早餐,只为小雅能够好好成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都是一样的B.家是我们每个人身心的寄居之所C.我们对家人有着心心相印的情感D.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要赡养父母B真题解牛2.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景观的背后,流淌的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这说明中国人的“家” ( )①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②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能显示出其中的亲情③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④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真题解牛3.有这样一幅公益广告画面: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可是电话中传来的都是儿女不回家的消息。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B.子女只要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就可以了C.子女已成家立业,不再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提供帮助,而且要在精神上给予慰藉D真题解牛总结提升家的意味生命的居所中国人的“家”1.家庭的含义?(P71)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P72相关链接)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结婚)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生育)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收养)④随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父母再婚)3.★家的重要性(作用)?(P72-P74)3.★家的重要性(作用)?(P72-P74)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③“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4.孝亲敬长原因?(P74)5.★如何孝亲敬长?(P74-P75)爸爸的生日__________妈妈的生日__________爸妈最喜欢吃的食物______父亲节____________母亲节____________六月第3个星期日五月第2个星期日生命里那些特殊的日子延时符谢 谢 聆 听!敬 请 批 评 指 正延迟符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家的意味.docx 7.1家的意味.pptx 孝亲敬长.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