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探界者”钟扬
导入新课
他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他有一个矢志不渝的目标,为每个少数民族至少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他留给父母、妻子以及双胞胎儿子的时间,远不及他留给学生和大山的时间长……他,就是植物学家钟扬。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创作背景及人物事迹。
2、研读文章,分析概括人物主要事迹;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写人手法。
3、体会钟扬在科学上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工作上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所表现出的崇高美。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叶雨婷,中国青年报网站“中青在线”的记者。
作者信息
人物简介
钟扬——新宁人的骄傲
 钟扬(1964.5—2017.9.25),湖南邵阳新宁人。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对钟扬的介绍:
【人物事迹】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词
写作背景
2018年3月29日,中宣部面向全社会宣传钟扬同志的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然而,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中共党员,优秀的植物研究学者,不惧艰苦的援疆干部,于2017年9月25日凌晨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年仅53岁。钟扬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许多学者和记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撰文纪念这位良师益友。本文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
读准字音
拟南芥(jiè) 戛然而止(jiá)
鼎鼎大名(dǐng) 毛坯房(pī)
悲怆(chuàng) 兜底(dōu)
撰写(zhuàn) 贡嘎(gā)
屋脊(jǐ) 调侃(kǎn)
疆域(jiāng) 奇葩 (pā)
积累词语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
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
雷厉风行: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有目共睹: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
烫手山芋:比喻有好处而想得到、但又有麻烦不好处理的事物。
文题解说:
“探界者”即“探寻生命边界的人”。作者以此评价钟扬在科学研究上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工作上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景仰。
1、本文共六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概述每部分的内容。
(1)开头部分:
开头用拟南芥引出钟扬的作用:
结构上,从与人物一生主要贡献相关的植物入手,引出主人公;
内容上,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主题上,用拟南芥象征并赞扬钟扬的普通、质朴、顽强
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2)“英雄”少年
写了钟扬考入中科大,进入中科院工作,“胁迫”妻子结婚。
“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贬词褒用,点明他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进取,也照应作者给予他的“探索者”的评价。对母亲、妻子的回忆从侧面烘托钟扬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特点。穿插钟扬与妻子的婚事的描写使人物形象真实的立在读者面前,也突出了人物的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又照应上文“不安分的人生”。
(3)种子达人:
写了钟扬不讲究住房,致力于采集种子。
对生活品质的“不讲究”与对工作的“不将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作为一个植物学家……”一段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他的工作热情,又展示出他性格的幽默风趣的一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惊险和惊喜并存”:惊险,指工作环境,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惊喜,指工作有收获,能采集到珍贵的种子样本。采集到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的典型事例,表现了他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艰辛、不懈努力。
(4)科学队长:
写了钟扬热爱科普。
一开头直接引用钟扬的语言“生命诞生以来……”,表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语言与他的身份相符合,科学而严谨。钟扬对建自博馆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文章引用设计部主任的话,从侧面表现了钟扬对自然科学普及所做的贡献,体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跟上海科技馆合作,有很多身份,都体现出对科普工作的火一样的热情,突出他对科普事业的热爱。从上海实验学校一位学生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钟扬在科普工作中什么都干,什么都做得令人肃然起敬,并归结到钟扬的育人上,从侧面突出他的工作上的热情和才华以及对人的影响。
(5)“接盘”导师:
写了钟扬敢于接收转导师学生。
负责接收“转导师学生”,表明他的质朴、仁爱、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引用钟扬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就像我们……”,把培养学生比喻为采集种子,表现对教育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博士生的回忆,表明钟扬对学生的关爱,不怕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努力帮助学生成长。钟扬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而且“各显神通”,再次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学生的成功烘托钟扬教育的成功。
(6)生命延续
①学生延续探索之路;②种子某一天会生根发芽。
线虫的实验证明,改变基因是可以控制生命的长短的,但代价是丧失生育能力。钟扬的回答表明,如果要放弃工作来实现长寿,那对他来说,这样的长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此引出钟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用钟扬自己的话进一步阐述了他眼中的生命的意义就是奉献自我。西藏大学老师展示的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表现了钟扬对待工作的“时不我待”的拼命精神。钟扬的愿望很多,他感觉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在他心目中,工作、愿望比生命更重要。结尾呼应文章开头,对钟扬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2、全文从哪些方面展现了钟扬的形象?其时代价值、意义是什么?
(1)“英雄”少年——不安分(坚定乐观)
(2)种子达人——“钟大胆”(爱岗敬业)
(3)科学队长——愿意教人(热心科普)
(4)“接盘”导师——“暖”(担当关爱)
(5)生命延续——先锋者(牺牲忘我)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究人物精神品质:
3、 题目“探界者”在文中有哪些丰富的意义?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境界?
(1)探学习工作之界
(2)探植物学之界
(3)探科普之界
(4)探教书育人之界
(5)探生命之界
这些充分体现了钟扬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4、钟扬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钟扬一直探索自己的边界;在科学研究领域,孜孜不倦地追求,是一个执着探索生命的边界的先锋者。
钟扬热爱科学事业,不追求物质生活品质,致力于种子事业和科普工作;具有忘我的牺牲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身体不适也不放松工作;理想崇高,有远见,心怀祖国和人民;有责任,有担当,勇挑重担不图回报,关心热爱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5、作者怎样表现人物,让人物立体丰满的?
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正侧结合的描写手法。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探界者”钟扬》课件26张
6、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
本文围绕钟扬为科学而探索的精神,选取了从求学少年,到采集种子、研究种子,担任科学队长,并做导师带学生,直到为科学而献身的各种经历素材,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行文的。
7、如何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
文章先介绍钟扬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索自己的边界,构建文章的总分结构。然后以“‘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作为小标题,大致以钟扬的一生为经线,撷取钟扬一生中的朵朵浪花,来分别表现钟扬在不同领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文章的五个小标题中,前四个小标题构成并列,最后一个小标题实际上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与总结,并照应文章的标题。所以文章采取的是纵横交错的结构。
概括文章主题:
思考: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通过叙述(植物学家钟扬对植物收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表现了(钟扬的责任与担当),高度赞扬了(他忠于祖国、无私奉献、不计得失、执着敬业、不懈探索追求的优秀品质)。
特色赏析:
本文有怎样的写作特点?
(1)善于用事实说话。
文章除了直接评价赞美,更多的是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比如用他的婚事表现他的雷厉风行,用他的小纸条上的工作安排表现他的忘我精神和忙碌劳累等。
(2)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
(3)作者在刻画钟扬时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
①正面刻画:a.刻画人物语言。文章每一部分都有直接引用的钟扬的话,它们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b.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
②侧面刻画:a. 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讲述钟扬的事迹,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b.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写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
(4)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多次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对钟扬的推崇之情。如文中对其衣着的细节描写:“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将其勤俭朴实的形象刻画了出来。
(5)小标题的结构:
小标题是每部分的纲领,围绕小标题选材组材,使人物形象特点突出,形象更鲜明、更生动,事迹更典型、更感人。
拓展延伸:
课内素材:
钟扬作为植物学家,作为耸立在雪城高原上的精神坐标,在植物学研究、科普工作、教书育人、科技援疆等方面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用有限的生命,实践着伟大的目标和理想。钟扬对国家、对事业、对科学深沉的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他在工作中勇于开拓、勤于耕耘、甘于奉献的精神,必将作为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激励前行道路上的每一位“探界者”。
适用角度: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勇于开拓。
作为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钟扬教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坚持梦想,不忘初心。不是杰出者善梦,而是善梦者杰出。钟扬教授正是怀着追梦的赤子心,正是有着为国家和人类留下丰富“基因”宝藏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有十几年如一日,在雪域高原上艰苦跋涉,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颗种子。
②艰苦奋斗,坚持不懈。钟扬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填补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历经辛苦,始终坚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心有大爱,以身许国。我们要学习他坚定不移的报国情怀。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民科学家,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情怀。国家,国家,无国便无家,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奋斗,祖国的强大也必定是每个人的福泽。
④不畏困难,脚踏实地。我们要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决心。要实现梦想必然要经过无数艰难险阻,越是艰难越是要锤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钟扬所说:“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脚踏实地,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课堂小结
这篇报道多方面、多渠道搜集材料,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人物。文章从植物学家、科普达人等角度,选取钟扬的典型事例,既介绍他少年时的经历,有展现他工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选择的众多人物中,有张扬的亲人、同事、朋友、学生等;描写的角度有钟扬工作方面的,有生活细节方面的。文章所记事件虽然很多,而且看起来有点“乱”,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讴歌钟扬的爱岗敬业、牺牲奉献精神)来安排的,所以又散儿不乱,多而集中。
总结人物通讯的一般写法:
根据《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课文,总结人物通讯的一般写法。
(1)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人物新近的行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主旨或时代价值意义)
(2)人物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形象特点)
(3)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手法技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