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课题 以礼待人 计划课时 一课时
理论指导 本教学设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于教材,以实实在在的学情分析为起点,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礼为目标进行编写。
教材分析 《以礼待人》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的第二框题,本框题的教学内容编排由浅到深,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本课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规则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道德中的文明有礼、学习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礼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缺乏深入的理解,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方面有错而不自知,尤其在礼的践行方面较为薄弱。现阶段的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礼。
教学目标 1 通过体悟情景“《买书》、公交车被踩脚、《中国之美》”,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及国家的价值。引导让学生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从而规范自身言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文明有礼意识和爱国情怀。
2 通过“借种树工具”,认识礼的含义及表现。懂得什么是礼,鼓励学生检视自己的言行,敢于正视与纠错,形成健全的人格。
3 通过活动让“文明礼仪树”常青。引导学生从语言、仪表、举止等方面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并能在实践中主动践行礼,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明有礼的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教学方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体验法、归纳总结法。
教法 讨论法、情景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1.钻研好教材,明确任务,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2.分析学情,选择学法教法;3.编写教案和准备教具;4.划分学习小组,做好课前预习提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展示“文明礼仪树”设问:大家种过树吗?学生:......教师:大家有一定种树的经验,请运用经验与老师一起培育一棵与众不同的树:“文明礼仪树”!(展示树)今天我们就围绕如何“培育”文明礼仪树“这个总议题展开探究学习。 明确本课的目的种一棵“文明礼仪之树。”
讲解新课 议题一:孕苗 【活动一】情景《借种树工具》设问1:请你对该同学的言行进行评价?学生:......设问2:请勾画出该同学的哪些行为不恰当?并帮忙纠正。 通过分析情景中的言行,认识礼的本质及表现。并对照检视自己的语言、仪表、举止是否有礼。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讲解新课 学生:......教师:该同学的行为没有尊重他人,欠缺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同时也看到一个人是否有礼貌可以通过他的语言、仪表、举止表现出来。请同学们检视自己的言行,是否有礼?小结:礼的本质: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学生:各小组为“文明礼仪树”增添叶子。过渡:刚刚有学生就问:“老师,世界上有那么多树,为什么我们偏偏种“文明礼仪树”?我说:“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们共同探讨”。议题二:护苗 ①个人层面: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活动二】分析情景《买书》设问:假如你是销售员,请你对A、B两位同学的言行进行评价?学生:.......教师: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买书》这个情景印证了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呈现知识点。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生活实际入手,讨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感受礼对个人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讲解新课 ②社会层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活动三】请你参演---《乘公交车被踩到脚》1.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情景表演。2.设问:两个情景你喜欢哪一个,请被踩的同学谈感受?学生:......教师: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因不文明导致的社会矛盾有很多,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反之,在社会中得理让人。失礼道歉,一句对不起可以化解剑拔弩张的矛盾,一句没关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见文明礼仪促进社会和谐。③国家层面:文明礼仪体现国家形象。【活动四】中国之美《冬奥会志愿者》设问:志愿者为什么要进行礼仪培训?学生:......教师:我们伟大的祖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 通过情景表演,体会文明与否的结果,认识到受礼对社会的重要性。运用冬奥会志愿者,从个人上升到国家,感受文明有礼体现国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讲解新课 早已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流淌几千年,志愿者规范的言行,不仅仅呈现的是“中国之美”,更是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彰显一个礼仪大国的国家形象,当今的中国繁荣富强,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备受瞩目,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在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出国旅游时,应做传递文明礼仪的“小使者”,号召身边的人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向世界呈现“中国之美”。 小结:①个人层面: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社会层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国家层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学生:各小组为“文明礼仪树”增添叶子。过渡: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文明礼仪树”在茁壮成长,要让它枝繁叶茂,还需我们在生活中不断为它添加“养料”,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议题三:育苗 【活动五】讨论探究——让“文明礼仪之树”常青请各小组结合议题1-2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让“文明礼仪树”常青?为“文明礼仪树”寻找“养料”。学生:各小组为“文明礼仪”树增添叶子。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我们为“文明有礼之树”添加了很多“养料”,但做文明有礼的还要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无论你在哪,请保持礼貌。就像看电影的时候,保持安静;对服务员,说声谢谢;银行取钱,自觉排队;别输入密码时,转过身去;当情绪上来了,不要吼对方等等。不仅是学习社交礼仪、餐桌礼仪等,还要学习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小结: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呈现知识点。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此活动,突出难点,使学生从言行举止等方面了解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呈现知识点。
课堂总结 【活动六】我是小小解说员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还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学生解说自己的“文明礼仪树”,老师揭题:以礼待人) 回顾本课要点,提升主题思想。
课堂拓展 【课堂练习】收获我们正在创建文明城市,请结合本课所学,设计一条关于文明有礼的宣传标语! 将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课堂升华 【视频欣赏】生活中的文明礼仪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视频《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视频结束:同学们,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要肩负传承文明有礼的使命,课堂结束了,但文明礼仪从未结束,还请大家在生活中做到以礼待人。(行拱手礼) 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并自觉践行礼。
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我为创文献力量 请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号召身边的人共同参与到创文行动中!在今后的生活中明礼于心,践礼于行。 让学生带动身边的人做到文明有礼。
教学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采取尊重,鼓励为主的评价体系,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感染其他同学共同参与。
设计特色 1.本教学设计以“一棵树”展开,先播下文明礼仪的种子(育苗),然后为什么种“文明礼仪树”(护苗),最后做文明有礼的人(壮苗)让“树”常青。2.本教学设计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逻辑清晰,由浅入深,科学合理,具有科操作性。3.课堂活动设计新颖有趣,贴近生活,尤其是文明礼仪之树长青的活动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态度谦和
用语文明
仪表整洁
举止端庄
国家形象
社会和谐
立身处世
举止文明
仪表端庄
语言文明
文明礼仪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