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案

资源简介

8. 国家利益至上
8.1 国家好 大家才好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主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增强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懂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增强责任意识。
2.通过本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面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学会矛盾分析的方法,提高价值判断的能力,增强社会参与能力。
3.通过本框,引导学生明确要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必须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理解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着眼长远顺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重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突破策略:充分的课堂讨论。在讲授该重点内容的时候,预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教材上所列“你如何评价陆之方一家两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事迹?”“我们应该从以上事例中吸取什么教训?”“如何正确表达爱国情感?”等问题,均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归纳小结,得出趋于一致的观点与结论。
二、教学难点
1.难点: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2.突破策略:精选恰当的素材,在情境中展开讨论交流,将学科知识根植于生活,与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或者情境密切结合,凸显情境的渲染作用,将知识生活化,易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创设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引导学生相互教育、共同成长。针对某些话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明晰核心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 尖峰岭哨所陆兰军
视频播放《陆兰军一家两代守边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陆兰军深情地说:“是祖国养育了我,那么为她奉献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怕有一天我会老死在自己的岗哨上,我问问自己的心,它会说这是值得的。”
1.思考:你如何评价陆兰军一家两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事迹?
2.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3.思考:思考:这些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物的共同情感因素是什么?
教师总结:陆家拥有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把成边的使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哨所环境条件艰苦,他们扎根哨所,以哨为家不放弃;面对各种诱惑,他们甘守清贫,守边为业不动摇;执勤任务繁重,他们恪尽职守,攻难克险不畏惧。这种坚守是崇高的,令人敬佩。舍小家为大家、坚守信念、成边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国家利益至上的最好诠释,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设计意图:本活动设计通过对陆之方一家三代人接力守边疆的感人事迹的评析,帮助学生体会陆家人坚定的信念、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戍边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二、新课讲授
(一)环节一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活动一 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调查
问卷说明:亲爱的同学,这张调查问卷主要是想了解你平时上网时在安全方面的意识与施。问卷采取匿名形式,请如实回答,说出你的真实想法,我们会为你保密的!
1.你通常采用哪种方法设置登录密码?(多选)
000000或111111等重复数字
数字、字母、标点等多种字符复杂组合
使用生日、电话号码或姓名全拼等
□123456或abcabc等简单的数字或字母
□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
2.你会更换自己的密码吗?(单选)
○定期更换
○遇到安全问题时才更换
○从来不更换
3.使用电脑时,你是否有过以下行为?(多选)
不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
很少升级杀毒软件并定期查杀
离开时不锁定计算机
不及时给操作系统打补丁
不设置开机密码
不备份个人重要文件
使用移动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前不进行病毒扫描
都没有过
4.上网时,你是否有过以下行为?(多选)
打开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文件
随意下载手机应用程序
□连接公共场所的无线网以便使用
填写、提交个人信息以获得积分
□扫描二维码以得到小礼品
□都没有过
5.网上支付时,你是否有过以下行为?(多选)
□没有仔细辨别支付页面的网址
□点开不明第三方发送的支付链接
□向他人透露支付验证码
使用无密码的wifi进行网络支付
使用公共计算机进行网络支付后没有消除上网痕迹
□以上都没有
6.你在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发现免费wifi时,你一般怎样做?(单选)
○从不连接
○连接,只进行网页浏览等简单活动
○连接,浏览网页,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
○连接,浏览网页,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网购或网银交易
7.看到广告宣传中有二维码,你会怎么做?(单选)
○经常扫,不考虑是否安全
○偶尔扫,担心不安全,但不知道怎么确认安全
○从来不扫,认为不安全
8.你能否分辨出钓鱼网站?(钓鱼网站是指欺骗用户的虚假网站。钓鱼网站的界面与
真实网站界面基本一致,欺骗消费者或者窃取访问者提交的账号和密码信息)(单选) O能
○不能
○偶尔能
9.你是否熟悉我国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单选)
○熟悉
○了解一点
○不了解
10.对于自己用过的旧手机、旧电脑,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法?(多选)
格式化设备后,将设备转送给亲朋好友
格式化设备后,转卖到二手市场
取出电话卡,然后作为废品处理
存放在家中,过段时间再丢弃
视频播放《发朋友圈可能泄漏国家机密》
1.思考:从问卷和视频当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教师总结: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正日益凸显,迫切需要网络参与者提高认识,加强防护。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在平时就要注意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做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同时,我们也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设计意图:本活动设计通过学情调研问卷,了解学生对于“维护国家利益”的原有认知。问卷中涉及学生参与网络生活时的自我防范小技巧,学生作答情况比较理想,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懂得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但学生较少将个人的“小事”与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更不知道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国家整体的利益。调研问卷中的结果与数据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与学生分析、探讨。)
活动二 钓鱼岛事件
钓鱼岛事件激起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日本的“购岛闹剧”也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格外愤怒。然而,在这种爱国情怀和愤怒之心的驱使下,打着“爱国”旗号的各类暴力事件也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1.思考:结合教材P92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在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上。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的力量之于国家太微弱,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正直的、尽责的人。我们勤勤恳恳在社会上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不做坏事,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恪尽职守,其实就是努力爱着我们的祖国。在多元的社会氛围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不要急于下结论或是对其观点进行分析,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后再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表达,有所争锋,才能将真理辨识清晰。)
(二)环节二 捍卫国家利益
活动 东北抗联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中共满洲省委相继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共产党员深入义勇军队伍,组织工农游击队,领导东北人民武装抗日。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在苍茫的东北大地上,无数抗日将士为保家卫国挑战人类生存的极限,英勇打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这首东北抗日联军的《露营之歌》传唱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1.思考: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抗联将士们又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
2.思考:你从抗联将士身上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气概?
3.思考:作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如何捍卫国家尊严?
教师总结: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东北抗日联军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抗击日本法西斯,在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中,所铸就的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我们应该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遵守道徳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要居安思危增强国防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设计意图:本活动设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东北抗日联军的精神,引导学生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深刻思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浓厚的家国情怀,激励着代代中国人奋勇抗争,建设祖国。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这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也成为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教师引导学生着重体会东北抗日联军将士身上为了国家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的牺牲精神,探讨在新的和平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通过问题的追问和探究,将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激发出来,增强他们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课堂总结
在本框教学中,通过对英雄人物(榜样人物)事迹的分析,澄清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引领学生回到自己身上,回到真实生活情境中,思考个人行为担当。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报效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