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5.1《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一框《根本政治制度》。依据的课标内容是“国情教育”板块。主要内容包括两目,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目主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展开。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目主要围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展开。为后面的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构地职权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从冲动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幼稚性向成熟性过渡,八年级是过渡的关键期。八年级下学期对学生进行法治专题教育,让他们了解宪法,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适应了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对帮助他们作出正确判断、自觉行动、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很多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他们开始刨根问底,琢磨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比如,在学生生活的小区或者乡镇里,有的人是人大代表,与普通老百姓相比,人大代表有什么特殊的权利与义务?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内容的。本框讲述了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了这些制度,学生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和认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
三、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法治观念: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做法。
责任意识: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猜字谜 谜面:老虎头上躲苍蝇(打一字)
思考:你会用这个字组一个什么词语呢?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发言)
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用什么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的,这个制度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来了解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从中寻找问题答案并做好标注,初步感知本课的知识要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基本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
2、人大代表的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4、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点)
合作探究板块
目标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探究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活动1、图片展示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
思考1:从议程中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
教师点拨: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活动2、动态展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过程
思考2: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产生的呢?
教师点拨:②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活动3、动图展示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思考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点拨: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活动4、材料分析:
《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最终定稿要经过多道程序,其中要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这4次重要会议审核。在此过程中有一次大范围的征求意见,还要经过若干次的民主党派、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思考:《政府工作报告》的制定和通过过程体现了什么?
教师点拨: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教师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探究二:人大代表的职权
活动1、展示图片,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出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
活动2、案例分析——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为例,学生讨论;总结出人大代表的职权——表决权;
活动3、案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陈玮建议:创造条件让学生午休躺睡;学生讨论;
总结出人大代表的职权提案权
活动4、视频播放质询和询问的区别
学生讨论,总结出人大代表的职权质询权
教师知识点强调:人大代表的职权(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探究三:人大代表的义务
活动1、案例分析人大代表扎西江村的履职故事
思考:这说明了人大代表需要履行什么义务?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上的文字找到答案,举手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
补充:如何找到身边的人大代表p64
过渡: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内容以及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知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好制度,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这个制度呢?
目标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活动1、图片展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走过的69年风雨历程;
图片展示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构成
思考:从上述两幅图片来看,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优越性?
学生分组讨论,举手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2、探究与分享
结合《民法典》制定过程讨论如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生结合教材分组讨论,举手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游戏“我画你猜”
课堂总结:
播种就会收获,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刻,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本课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谈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课堂检测
展示检测题,抽学生点评答案,教师适当点播。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是让他们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是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做法。在此基础之上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立志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中突出了问题和活动的设计。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设计以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为主,适当开展了一些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活动中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开放的学习空间,宽松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基本能面向全体学生,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分析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学环节的衔接上有待于提升,语言表达上要再精练些,学生讨论、展示的不够尽兴,学生对课本重要知识的识记时间不足,留给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太少等,故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整合教材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生活资源,将知识生活化,做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教法上灵活多变,打造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