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案 2023-2024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案 2023-2024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8.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道实像与虚像的概念,能区分物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2.学习用“等效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会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3.会用对称图形的方法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教学难点
1、学习用“等效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会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会用对称图形的方法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问题
(1) 为什么很难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 为什么找不到像的位置?
(3) 如果镜子是透明的,能否找到像的位置呢?
(4) 怎么让镜子变成透明的?
(5) 找到像后,如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提示
(1)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像与物的大小、正倒、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2)如果将像与物连线,会发现什么特点?
(3)综合各组的数据,可能会发现物距与像距并不完全相等,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玻璃板厚度的影响、像的位置是否找准、像点和物点是否完全对应)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器材的准备
①选用的玻璃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②为便于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可使用记录纸,提前画好坐标。
③如果没有蜡烛,也可以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来研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④做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左右关系的实验时,可以使用教材中介绍的两个相同的三角板,为了区分左右关系,尺上要分别贴上b、d两个字母。如果没有也可以用火柴棍组成不同的图形如“L、E”来代替。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为便于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时玻璃板可放在记录纸的中央,物体放置在记录纸上便于读数的位置。
②观察要点:实验时,要找准像点,即从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到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
③实验中要多次改变物体位置,记录时为便于区分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所成像的位置,可在物的位置旁用字母或数字标记,像用对应的字母或数字记录好,便于实验后进一步观察、分析。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有两个作用:
一是改变光路;二是成虚像
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可概括为: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果沿镜面对折,像和物完全重叠。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即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是相对实像来说,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
眼睛为什么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如何用光路图表示这个过程呢?
为了简化问题,先选择发光点S的两条入射光线
说明人眼是根据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来判断物体位置的
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感觉光线从哪里来?
逆向观察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就是人眼感觉到的发光点。
再任意增加发光点S发出的入射光线,用数学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分析,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然交于S′点。所以任意选定两条入射光线就可以确定像点。
该像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并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因此称为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
(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二、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