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神奇的眼镜导学案编号: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成绩:(4.6 神奇的眼镜学习目标: 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合作探究,落实目标: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远处物体的像在。2.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1.产生远视眼的原因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近处物体的像成在。2.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使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当堂达标:1.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 D.可用凹透镜纠正2.你观察到光线逐渐增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____,结合瞳孔的位置,你认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____来调节的.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E”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4.物像只有落在__________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_________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5.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设定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6.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7.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8.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___中的那一副。.9。小亮同学将一眼镜片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中心25cm处形成一个亮点,该镜片是 透镜,它的焦距是 ,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老花)镜。用它看近处书上的字,看到的像是像,若用它看远处的树,适当移动镜片直至看到清晰的像,则看到的像是像(选填虚、实)。4.7通过透镜看世界学习目标: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自主学习::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靠近眼睛的是 ,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 和 两组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合作探究】 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__________,能成一个 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能成一个 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 的像。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 的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 的像。 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 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D.以上说法都不对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人对物体看的越清晰。 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决定视角的大小。物体越,离眼越,视角越大。 3: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 ,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 ,因为平面镜成 的像。 4: 小明观察远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两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 ) A.15m远1.7m高的 B.15m远1.5m高的 C.10m远1.7m高的 D.10m远1.5m高的当堂达标: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叫做目镜, 叫做物镜。物镜所成的像是 、 的实像,它离目镜的距离在 。 2、望远镜中被观察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 ,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 。 3、做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的像在屏幕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幕的位置,而打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幕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移。 4、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 ) 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 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 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 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 5、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越近,其视角(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六.课后提高 6、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7、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_组_________组成,并且大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8、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扰。 9、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10、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成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4.8光的色散学习目标: 1.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2. 知道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3. 知道物体颜色的成因自主学习:1、色散:牛顿用把太阳光分解成的现象叫做色散。换句话说,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是(选填 单纯光、复色光)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4、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小结:1、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的现象叫做色散。(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2、色光的三原色:。(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当堂训练: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光的折射现象B、是光的色散现象C、是光的反射现象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A、红 橙 黄B、红 绿 蓝C、黄 红 蓝D、红 白 蓝3、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4、颜料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5、“三基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个性笔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