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3 空气的“力量”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3 空气的“力量”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8.3 空气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产生原因,方向、应用。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核心素养
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2.通过探究性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提高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概念的教学和将大气压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分析玻璃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蔚蓝色的星球上,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富饶的土地。虽然我们平时看不到空气,但我们一刻也离不开它。
在地球强大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十到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据科学家估算,大气质量约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和尘埃等
问题:空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吗?
二、新课讲解
纸片不掉下来是什么原因?
1、将杯子倒满水
2、盖上硬纸片
3、倒过来,纸片没有掉下来
硬纸片和水受重力作用没下落→必受向上的力且该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大气存在压强
大气压强产生原因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那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大气具有流动性,那么大气是否受到重力呢?
了解一下“大气的重”
地球大气层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吨,
即5136000000000000吨
约5座喜马拉雅山脉
人类证明大气压力的存在的实验
1654年,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听到托里拆利的事,又听说还有许多人不相信大气压强;还听到有少数人在嘲笑托里拆利。他为托里拆利抱不平,设计这个实验。
定义及产生原因
定义:空气内部各个方向存在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原因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那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大气具有流动性,那么大气是否受到重力呢?
大气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1)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高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654年,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听到托里拆利的事,又听说还有许多人不相信大气压强;还听到有少数人在嘲笑托里拆利。他为托里拆利抱不平,设计这个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解释
球体内部没有气体,也就没有向外的压强(压力),外部有大气,对半球的四周表面有压强,所以是大气压强(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存在压强并且很大。
大气压的变化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x10Pa 或760mm汞柱
2、大气压随高度上升而减小
3、液面上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大气压的应用:
测量大气压仪器——气压计
携带不方便,用于气象站和实验室
原理:托里拆利实验
金属盒气压计(又称无液气压计)
携带方便,用于登山,也可改装成高度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