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基础知识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基础知识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基础知识分项汇编
专题 基础知识
1.(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人间有味是清欢”。②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来则被诠释为对平静、素淡、简朴生活的满足,对各种境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③它___________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玩味,___________一直以来都是高人雅士们的殷殷向往与孜孜追求。④人在清欢的时候,心境恬适,仿佛所有的安排___________最好,___________正合我意,犹如依山就势,顺水行舟,应时而动,自自然然。
(1)第②句横线上的四个词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接纳 直面 顺应 改造
B.直面 接纳 改造 顺应
C.接纳 直面 改造 顺应
D.直面 接纳 顺应 改造
(2)第③④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而且……;不但……还…… B.不仅……而且……;不是……却……
C.虽然……但是……;不但……还…… D.虽然……但是……;不是……却……
2.(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现如今,《太湖美》的歌词也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
②岸线变化比水质改善更明显。
③未来,无锡还将打造出一条环太湖生态绿色走廊。
④沿岸处处皆景,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
⑤经开区的清水河经过综合整治后,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
⑥一曲《太湖美》,唱不尽三万六千顷波涛、七十二峰苍翠的优美风光。
A.⑥①②⑤④③ B.③①②⑤④⑥ C.⑥①⑤②④③ D.③⑥⑤②④①
3.(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汉语标点符号中的问号、叹号、逗号等是从国外引进的,句号、顿号、着重号、专名号、书名号、虚缺号等脱胎于我国传统的句读符号,直行文稿的引号则直接借自日本。1918年,陈望道在《标点之革新》一文中提出,标点可以画龙点睛,让文字更为传神。
(摘自2022年8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摘自鲁迅《故乡》)
【材料三】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摘自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关于汉语标点符号的形成,你能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2)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和省略号是如何让文字表达更传神的?
“啊!闰土哥,——你来了?……”
(3)对于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你有怎样的建议?
4.(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班级举行“热爱与潜能”主题班会,以下是你的演讲片段。
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每个人都拥有一座名为“潜( )能”的金矿,那么“热爱”便是打开金矿的那把钥匙。热爱给你动力,为你fù( )能,吸引着你不断去探寻、 甲 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同样,它也会给你勇气,使你坚定,让你对所有的困难都能无畏无惧,甘之如饴。无论处于何种境地,热爱永远是我们可以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精神力量。找到你所热爱的事, 乙 时间里的每一刻,__________________。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潜 能 fù 能
(2)在文段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探究 享用 B.开掘 享受
C.开掘 享用 D.探究 享受
(3)请在末尾横线处加上一句话,使表达更加完整。
5.(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作答。
第三届“彭城英才荟”组委会发出了《给海内外“徐州人”的一封信》,学校广播站选取了其中一段文字在校园内播放,小语同学边听边记录:
走遍五洲,难忘徐州。这里__________,刘邦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季子挂剑酬心,陶谦三让徐州,崇文尚武、崇德向善的文化基因刻进骨子里,sù( )造着你的性格。这里__________,九里形胜,黄河如带,南秀北雄的山水之间,总有一串属于你的足迹,沿时间之河sù( )流而上,打捞着你的记忆。这里__________,少年玩伴的口袋里,玻璃球正叮当作响,炊烟升起的地方,妈妈正喊你回家吃饭,儿时的画面(A______)成浓浓乡愁,撩拨着你的心弦。这里平生有缘,每一段流经此地的生命历程,都拥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徐州人”,山河万里之外,乡情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游子的指尖。问君何时归故里,相思无尽盼重逢,家乡(B______)的变化,定能慰藉你的牵挂。
(1)小语感到有两个同音字容易写错,就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
sù( )造 sù( )流而上
(2)小语在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帮他选出合适的词语。
A.凝固 凝结 B.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
(3)小语记录横线处三个短语时顺序混乱,请帮他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 )
①巷陌有情 ②山川有忆 ③文脉有承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4)小语不小心把画线句记录成了病句,请帮他修改过来。
(5)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看到这封信后,纷纷在网上留言。小语觉得有一句话不得体,请帮他选出来( )
A.难忘桑梓情,回报故土恩。 B.感谢组委会邀请,我一定光临!
C.重回彭城热土,重燃赤子之情。D.衷心祝愿:徐州的明天会更好!
(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
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甲】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努力【乙】的宝藏。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wā jué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学界一般认为,战国后期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先秦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古文字”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肇始【丁】中华民族diàn基的关键时期。几千年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fǔ相成,协同发展,互相成就。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字的持续和稳定。
6.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wā jué diàn fǔ
7.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嵌入 【乙】开发 B.【甲】融入 【乙】开发
C.【甲】嵌入 【乙】研发 D.【甲】融入 【乙】研发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划线句中,“记载”“保存”“传承”三个词语的顺序正确。
B.从结构上说,“重要载体”是偏正短语,“记录语言”是动宾短语。
C.【丙】处的关联词语应当是“尽管”。
D.【丁】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
9.(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天空的夜云和太湖的水面,还是连接成一片。云和水都还是同样的颜色,乌蓝乌蓝的,叫人分不清此刻是初更还是深夜。只有专管报时的雄鸡和起惯绝早的农民,才晓得这是早春时节的黎明之前。
春(mián)______的太湖,正沉睡未醒。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点点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云彩的地方,闪闪(zhǎ)______眼。使人很难分得清爽,甲 ,还是湖中的渔火飞上了天。
这时,村边的小河浜里,响起了轻(róu)______的橹声。猎水鸟的小快船和捕春鱼的网船,一条跟着一条,从滨湖的石埠头边摇出港,咿咿唔唔的,一径摇到乌蓝的太湖里去了。湖水已经回暖了,甜了。银鱼、红鱼、鲫鱼,成群结队的,开始浮游到水面上来迎春产卵了。
忽然,缥缈峰下乙 ,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橘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fú)______射到高空的云层上。沙滩边和石岩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冲开早霞,向湖心深处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春(mián) ②(zhǎ) 眼 ③轻(róu) ④(fú) 射
(2)请在文中“甲”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
(3)填入文中“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涛拍岸 B.一声鸡鸣 C.笑语喧哗 D.桨声阵阵
(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亲爱的同学们:
扬州是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古城。
为了让扬州走向更远的世界,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绿杨城郭,生态宜居。“草树知春不久归, ① ”(韩愈《晚春》),是烟花三月园林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 ② ”(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
【甲】______。文化遗产,享誉世界。漆器玉器,刺绣剪纸,名匠倍出。“ ③ , ④ ”(诸葛亮《诫子书》),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
做先贤精神的践行者。苏中古城,人杰地灵。五次东渡空折返,鉴真坚信“ ⑤ , ⑥ ”(李白《行路难》),宏旨精义终得远播;梅花岭上花似雪,“ ⑦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可法精神流芳百世。
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乙】______,“ ⑧ 。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潮平两岸阔。 ⑨ ”(王湾《次北固山下》),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
10.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因水而兴( )
(2)指出画波浪线短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应改为“ ”
(3)联系上下文,在【甲】处补写一句:
11.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12.填入【乙】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唇齿相依 B.息息相关 C.骨肉相连 D.一脉相承
13.(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hàn( )着你,烧灼( )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guǒ( )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和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 )的能量!
(摘自刘成章《安塞腰鼓》
1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一首以孙悟空故事为题材的七言绝句,请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所填内容在格律上不作要求)。
无端
何永沂
好自称孤①,说甚齐天堕恶途。
无端压入 ,尽日唐僧咒紧箍。
[注] ①称孤:古代君王自称为孤,诗中指石猴称美猴王一事。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基础知识分项汇编
专题 基础知识
1.(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人间有味是清欢”。②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来则被诠释为对平静、素淡、简朴生活的满足,对各种境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③它___________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玩味,___________一直以来都是高人雅士们的殷殷向往与孜孜追求。④人在清欢的时候,心境恬适,仿佛所有的安排___________最好,___________正合我意,犹如依山就势,顺水行舟,应时而动,自自然然。
(1)第②句横线上的四个词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接纳 直面 顺应 改造
B.直面 接纳 改造 顺应
C.接纳 直面 改造 顺应
D.直面 接纳 顺应 改造
(2)第③④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而且……;不但……还…… B.不仅……而且……;不是……却……
C.虽然……但是……;不但……还…… D.虽然……但是……;不是……却……
【答案】(1)D
(2)B
【解析】(1)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接纳:指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采纳。
直面:面对面,不逃避,去面对。一般用于修饰面对事情的态度。
顺应:顺着某种趋势去适应。
改造:改变事物原有状况,使适合需要。
按照一般逻辑,对各种境遇,先去面对,再接受,然后顺着去适应,适应不太好可以改变某些现状,故依次为:直面、 接纳、 顺应、 改造。
故选D。
(2)本题考查关联词。
结合“它_____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玩味,_____一直以来都是高人雅士们的殷殷向往与孜孜追求”可知应填入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可填入:不仅……而且……;结合“人在清欢的时候,心境恬适,仿佛所有的安排_____最好,_____正合我意,犹如依山就势,顺水行舟,应时而动,自自然然”可知, 此处表示转折关系,应填入“不是……却”。
故选B。
2.(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现如今,《太湖美》的歌词也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
②岸线变化比水质改善更明显。
③未来,无锡还将打造出一条环太湖生态绿色走廊。
④沿岸处处皆景,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
⑤经开区的清水河经过综合整治后,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
⑥一曲《太湖美》,唱不尽三万六千顷波涛、七十二峰苍翠的优美风光。
A.⑥①②⑤④③B.③①②⑤④⑥C.⑥①⑤②④③ D.③⑥⑤②④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通读这⑥句话可知,介绍的是太湖的美。首先确定好首句,根据第⑥句“一曲《太湖美》”可知,用一首歌引出文段的说明对象——太湖,故⑥是首句;
接着根据①句中“《太湖美》的歌词也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则紧紧承接着《太湖美》这首歌,故第二句是①;
再根据②句可知,语段是先叙述了“水质改善”的情况,再转说“岸线变化”,而⑤句“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说的正是“水质改善”,所以⑤句应该在②句之前,而且⑤句还承接着对太湖的具体方面——太湖水的介绍,故第三句是⑤,第四句是②,则是对“岸线”的介绍;
而④句是对现如今的“岸线”的总结,紧紧承接着②,故第五句是④;
③句“未来”可知是对太湖的展望,放在最后一句;
所以正确的语序是:⑥①⑤②④③;
故选C。
3.(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汉语标点符号中的问号、叹号、逗号等是从国外引进的,句号、顿号、着重号、专名号、书名号、虚缺号等脱胎于我国传统的句读符号,直行文稿的引号则直接借自日本。1918年,陈望道在《标点之革新》一文中提出,标点可以画龙点睛,让文字更为传神。
(摘自2022年8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摘自鲁迅《故乡》)
【材料三】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摘自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关于汉语标点符号的形成,你能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2)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和省略号是如何让文字表达更传神的?
“啊!闰土哥,——你来了?……”
(3)对于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你有怎样的建议?
【答案】(1)汉语标点符号是我国传统句读符号和国外标点符号融合的结果。(意思对即可)
(2)破折号表现出“我”一时不知说啥的尴尬(或“表现‘我’下面该说啥的简短思考过程”);省略号则表现“我”有许多话说,却一时说不出来的状态。两个标点生动表现出“我”百感交集、欲言又止的神情。(意思对即可)
(3)要规范(正确)使用标点(或以叶圣陶描标点之事阐述);还可妙用标点,让文字更传神(或以《故乡》中的例子阐述)。(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提炼和概括。
结合材料一“汉语标点符号中的问号、叹号、逗号等是从国外引进的,句号、顿号、着重号、专名号、书名号、虚缺号等脱胎于我国传统的句读符号”可得出:绝大部分汉语标点符号出自我国传统句读符号;结合材料一“直行文稿的引号则直接借自日本”可得出:部分汉语标点符号出自国外标点符号。综合两则结论内容可得出:汉语标点符号是我国传统句读符号和国外标点符号融合的结果。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把握。
结合材料二“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可知,破折号表现出“我”面对儿时的伙伴,既兴奋又激动,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略显尴尬;
结合材料二“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可知,省略号则表现“我”见闰土后内心有说不完的话,但是没有讲,想吐出但又吐不出口。
总体上,两处标点都生动地突出“我”当时内心的复杂,想说又停止不说的神态。
(3)本题考查提建议、看法。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结合材料一“标点可以画龙点睛,让文字更为传神”和材料二对破折号和省略号的赏析可知,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可以妙用标点符号。
结合材料三“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可知,我们要规范、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不能草率了事。
4.(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班级举行“热爱与潜能”主题班会,以下是你的演讲片段。
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每个人都拥有一座名为“潜( )能”的金矿,那么“热爱”便是打开金矿的那把钥匙。热爱给你动力,为你fù( )能,吸引着你不断去探寻、 甲 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同样,它也会给你勇气,使你坚定,让你对所有的困难都能无畏无惧,甘之如饴。无论处于何种境地,热爱永远是我们可以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精神力量。找到你所热爱的事, 乙 时间里的每一刻,__________________。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潜 能 fù 能
(2)在文段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探究 享用 B.开掘 享受
C.开掘 享用 D.探究 享受
(3)请在末尾横线处加上一句话,使表达更加完整。
【答案】(1) qián 赋
(2)B
(3)示例一: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示例二:未来才会可期。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第一空。潜能(qián néng):潜在的能量;尚未发挥的潜在能力。
第二空。赋能(fù néng):给予他人能量。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探究:反复深入地探讨研究。开掘:比喻把埋藏在深处的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结合语段中“金矿”“探寻”,可知甲处填“开掘”。
享用:使用某种东西以满足精神或物质上的欲望。享受:享有受用,指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享用”除了有“享受”还有“使用”的意思,结合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精神力量”等内容,可知乙处填“享受”。
(3)本题考查补写。
结合上文可知,横线上应该填一句总结性的句子,内容上是“找到你所热爱的事”后的好处。
示例:就是对漫长岁月最好的珍重和回馈。
5.(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作答。
第三届“彭城英才荟”组委会发出了《给海内外“徐州人”的一封信》,学校广播站选取了其中一段文字在校园内播放,小语同学边听边记录:
走遍五洲,难忘徐州。这里__________,刘邦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季子挂剑酬心,陶谦三让徐州,崇文尚武、崇德向善的文化基因刻进骨子里,sù( )造着你的性格。这里__________,九里形胜,黄河如带,南秀北雄的山水之间,总有一串属于你的足迹,沿时间之河sù( )流而上,打捞着你的记忆。这里__________,少年玩伴的口袋里,玻璃球正叮当作响,炊烟升起的地方,妈妈正喊你回家吃饭,儿时的画面(A______)成浓浓乡愁,撩拨着你的心弦。这里平生有缘,每一段流经此地的生命历程,都拥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徐州人”,山河万里之外,乡情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游子的指尖。问君何时归故里,相思无尽盼重逢,家乡(B______)的变化,定能慰藉你的牵挂。
(1)小语感到有两个同音字容易写错,就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写出正确的汉字。
sù( )造 sù( )流而上
(2)小语在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帮他选出合适的词语。
A.凝固 凝结 B.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
(3)小语记录横线处三个短语时顺序混乱,请帮他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 )
①巷陌有情 ②山川有忆 ③文脉有承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4)小语不小心把画线句记录成了病句,请帮他修改过来。
(5)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看到这封信后,纷纷在网上留言。小语觉得有一句话不得体,请帮他选出来( )
A.难忘桑梓情,回报故土恩。 B.感谢组委会邀请,我一定光临!
C.重回彭城热土,重燃赤子之情。 D.衷心祝愿:徐州的明天会更好!
【答案】(1) 塑 溯
(2) 凝固 翻天覆地
(3)C
(4)乡情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连接着游子的指尖,共振着你的脉搏。
(5)B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①sù zào:塑造。指用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描写人物形象,亦指用石膏、黏土等做成人或物的形象。因此①空填“塑”。
②sù liú ér shàng:溯流而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进。因此②空填“溯”。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凝固:(动)①液体变成固体。②固定不变:事物是会变化的。凝结:凝聚、集结。
根据A处的语境是指儿时的画面变成了成浓浓的乡愁,因此此空应填“凝固”。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根据B处的语境“问君何时归故里,相思无尽盼重逢”可推断是指家乡的变化巨大,因此此空应填“翻天覆地”。
(3)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结合“刘邦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季子挂剑酬心,陶谦三让徐州,崇文尚武、崇德向善的文化基因刻进骨子里”可知此处讲述文化的传承,因此应选择③文脉有承;
结合“九里形胜,黄河如带,南秀北雄的山水之间,总有一串属于你的足迹”,“打捞着你的记忆”可知此处是指踏遍山川,留有足迹与记忆。因此应选择②山川有忆;
结合“少年玩伴的口袋里,玻璃球正叮当作响,炊烟升起的地方,妈妈正喊你回家吃饭”应选择①巷陌有情;
故选C。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乡情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你的指尖”中“共振着你的脉搏,连接着你的指尖”语序不当,应改为“乡情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连接着游子的指尖,共振着你的脉搏”。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B.不得体,结合此处的语境“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看到这封信后,纷纷在网上留言”可知,海内外的许多“徐州人”的留言应该要用谦辞。而“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的敬辞;也有君临、荣誉所及的意思。用在此不贴切。
故选B。
(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
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甲】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预示着每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努力【乙】的宝藏。加强汉字阐释工作,深入wā jué汉字背后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提炼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学界一般认为,战国后期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先秦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古文字”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肇始【丁】中华民族diàn基的关键时期。几千年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fǔ相成,协同发展,互相成就。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根本上保障了汉字的持续和稳定。
6.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wā jué diàn fǔ
7.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嵌入 【乙】开发 B.【甲】融入 【乙】开发
C.【甲】嵌入 【乙】研发 D.【甲】融入 【乙】研发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划线句中,“记载”“保存”“传承”三个词语的顺序正确。
B.从结构上说,“重要载体”是偏正短语,“记录语言”是动宾短语。
C.【丙】处的关联词语应当是“尽管”。
D.【丁】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
【答案】6.挖掘 奠 辅 7.B 8.C
【解析】6.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挖掘:wā jué;挖,掏;引申为深入开发,探求;
奠基:diàn jī;打下建筑物的地基;比喻某一事物的产生或确立;
相辅相成:xiāng fǔ xiāng chéng;指两者相互辅助、相互促进。
7.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嵌入:牢固地或深深地固定或树立。
融入:融合;混入、混合。
表达的句意应为汉字已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相融合,选“融入”恰当。
开发:开拓;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研发:研究开发、研究与开发、研究发展,是指各种研究机构、企业或个人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
表达的句意应为汉字需要我们努力开拓,选“开发”恰当。
故选B。
8.本题考查病句、短语、关联词和标点符号。
C.“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仅……也……”。
故选C。
9.(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天空的夜云和太湖的水面,还是连接成一片。云和水都还是同样的颜色,乌蓝乌蓝的,叫人分不清此刻是初更还是深夜。只有专管报时的雄鸡和起惯绝早的农民,才晓得这是早春时节的黎明之前。
春(mián)______的太湖,正沉睡未醒。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点点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云彩的地方,闪闪(zhǎ)______眼。使人很难分得清爽,甲 ,还是湖中的渔火飞上了天。
这时,村边的小河浜里,响起了轻(róu)______的橹声。猎水鸟的小快船和捕春鱼的网船,一条跟着一条,从滨湖的石埠头边摇出港,咿咿唔唔的,一径摇到乌蓝的太湖里去了。湖水已经回暖了,甜了。银鱼、红鱼、鲫鱼,成群结队的,开始浮游到水面上来迎春产卵了。
忽然,缥缈峰下乙 ,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橘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fú)______射到高空的云层上。沙滩边和石岩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冲开早霞,向湖心深处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春(mián) ②(zhǎ) 眼 ③轻(róu) ④(fú) 射
(2)请在文中“甲”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
(3)填入文中“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涛拍岸 B.一声鸡鸣 C.笑语喧哗 D.桨声阵阵
【答案】(1) 眠 眨 柔 辐
(2)是天上的繁星落进了湖中
(3)B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春眠,chūn mián,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
②眨眼,zhǎ yǎn,是一种快速的闭眼动作,也用来比喻时间极短眨眼间就飞走了。
③轻柔,qīng róu,意思是轻而柔和。
④辐射,fú shè,光或热由一点向四周直线发散出去,也指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开放性试题,根据上下文,补充符合语境的句子即可。根据前文“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点点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云彩的地方”“使人很难分得清爽”可知,此处补充内容应围绕这让人分不清楚的亮光组织答案,联系后句“还是湖中的渔火飞上了天”可知,横线上补充的内容应指高处的亮光落入湖中,据此拟写答案即可。
示例:不知是云里的群星坠入湖中。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A.惊涛拍岸:指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河岸。文段表现的太湖是轻柔地,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根据短文第一段“只有专管报时的雄鸡和起惯绝早的农民,才晓得这是早春时节的黎明之前”,以及短文第四段的“忽然,缥缈峰下 ,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可知,此处应指鸡鸣声叫醒了湖和山,选项符合语境;
C.笑语喧哗:说话和欢笑的声音很大,很杂乱。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谈笑时心情很好,气氛很热烈。文中并无对人物的描写,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D.桨声阵阵:指船桨拨动水浪的声音一阵阵传来。文章并无对划船的描写,联系“忽然”一词可知,“桨声”也不应该是忽然响起的,不合语境;
故选B。
(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亲爱的同学们:
扬州是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古城。
为了让扬州走向更远的世界,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绿杨城郭,生态宜居。“草树知春不久归, ① ”(韩愈《晚春》),是烟花三月园林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 ② ”(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
【甲】______。文化遗产,享誉世界。漆器玉器,刺绣剪纸,名匠倍出。“ ③ , ④ ”(诸葛亮《诫子书》),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
做先贤精神的践行者。苏中古城,人杰地灵。五次东渡空折返,鉴真坚信“ ⑤ , ⑥ ”(李白《行路难》),宏旨精义终得远播;梅花岭上花似雪,“ ⑦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可法精神流芳百世。
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乙】______,“ ⑧ 。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潮平两岸阔。 ⑨ ”(王湾《次北固山下》),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
10.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因水而兴( )
(2)指出画波浪线短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 ”应改为“ ”
(3)联系上下文,在【甲】处补写一句:
11.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12.填入【乙】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唇齿相依B.息息相关 C.骨肉相连 D.一脉相承
【答案】10. xīng 倍 辈 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11.①百般红紫斗芳菲
②何似在人间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⑥直挂云帆济沧海
⑦零落成泥碾作尘
⑧千古兴亡多少事
⑨风正一帆悬
12.B
【解析】10.(1)考查字音。
兴——xīng,意思是流行、盛行;昌盛、旺盛。
(2)考查字形。
名匠倍出——名匠辈出,意思是有才能有才华的匠人不断涌现。
(3)考查补写语句。补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点,补写的句子内容来源于文本,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补写句子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过渡);既要内容上符合语言环境,也要句式上符合语言特征。
结合“文化遗产,享誉世界。……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的内容可知,本段主要围绕传承文化遗产进行叙述,仿照“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做先贤精神的践行者”的句式可补写为: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11.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般、紫、挂、海、零、碾、悬”等字的写法。
12.考查成语运用。
A.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B.息息相关: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C.骨肉相连: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D.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结合“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的内容和语境可知,此处指的是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的关系十分密切,应选择“息息相关”;
故选B。
13.(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hàn( )着你,烧灼( )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guǒ( )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和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 )的能量!
(摘自刘成章《安塞腰鼓》
【答案】撼 zhuó 裹 bó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
震撼:zhèn hàn,意思是指土地剧烈摇动(这层意思多指自然灾害)。
烧灼:shāo zhuó,是指高温炙烫。
包裹:bāo guǒ ,有包容、包围、 包扎、包装的含义。
磅礴:páng bó,形容词, 意思是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
1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一首以孙悟空故事为题材的七言绝句,请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所填内容在格律上不作要求)。
无端
何永沂
好自称孤①,说甚齐天堕恶途。
无端压入 ,尽日唐僧咒紧箍。
[注] ①称孤:古代君王自称为孤,诗中指石猴称美猴王一事。
【答案】 水帘洞(花果山) 如来掌(五行山)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的能力。
①空,依据注释和《西游记》第一回内容可知,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顶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与众猴打赌,看谁最先寻到所居的地方常年流淌的涧水的源头,就拥立他为王。结果石猴第一个寻到一处名为“水帘洞”的石洞,它就是涧水的源头。所以,他被群猴拥戴为王。水帘洞就是后来所说的花果山。据此填写“水帘洞”(或“花果山”)。
②空,依据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之后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佛一手化作的五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据此,本空应填写“五行山(或(如来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