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简介

课时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阐述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格局: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
    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各民族既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2)民族关系:我国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①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      和特别行政区。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    。③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2.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1)民族    :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
(2)民族团结: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    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    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聚居≠居住)
(2)内容:①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    三级。②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③核心内容:    。④前提和基础:    。
(3)原因:①必要性: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各民族“        ”的分布格局以及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②意义: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      ,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4)要求: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       意识。
4.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1)实行      政策。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必须在    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宗教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3)坚持      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    。
1.(2022·江苏省合格考)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西藏的转移支付力度,助力西藏发展,极大改善了西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体现了(  )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B.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特点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2022·山东省合格考)“大网电”点亮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峡谷村庄;独龙江乡大山深处有了5G网络信号;曾靠神灵驱赶疫病的鄂伦春族,现在靠党和政府,走出高寒禁区,有了医疗保障……人口较少民族的生活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我国(  )
①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优先维护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扬州市模拟)“2022佛教论辩会”在杭州佛学院闭幕。本次论辩会以推进佛教中国化为引领,为推动建设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作出了积极探索。材料体现了(  )
A.支持宗教界平等友好的对外交往 B.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C.全面加强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在我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反映出(  )
A.“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B.“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
C.我国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D.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2.(2023·扬州市模拟)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吐鲁番市考察农产品加工企业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材料体现了(  )
A.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基础  B.各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C.依法打击各种分裂势力活动  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3.(2023·盐城市模拟)2022年9月,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促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有利于(  )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④消除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23·新沂市模拟)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经济加快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这说明(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
③我国各民族在发展程度上已无差别④我国各民族拥有相同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2·北京市合格考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始终把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实施一系列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了30个民族自治州全覆盖;中央财政对民族8省区投入近3 000亿元,占全国的45%。上述举措(  )
①是民族自治地方依法管理地方财政的表现  
②为推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强大保障
③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与繁荣发展  
④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2·北京市合格考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下列论据中,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
①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我国法律法规对各民族政治权利的不同规定
③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④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2·广东省合格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好民族工作,必须(  )
①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坚持自治区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③充分尊重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④时刻把民族自治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1·江苏省合格考)2020年7月,一场主题为“京藏携手圆梦小康”的“北京援藏消费扶贫培训”专项电商讲座在拉萨举行。该讲座旨在帮助藏族同胞利用好电商平台,更好地销售高原农特产品。此举有助于(  )
①消除地区贫富差距  ②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促进各民族人民团结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盐城市模拟)近年来,我国佛教道教发展总体平稳,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投资建造、承包经营寺庙宫观等商业化问题最为社会所关注。这警示我们要(  )
A.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D.改变宗教本质以发挥积极作用
10.(2023·安徽模拟)2022年3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发展教徒。这表明我国(  )
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11.现行的《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资产、会计制度,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其监督管理,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据此,正确的解读是(  )
①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  
②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
③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  
④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财政对新疆补助累计超过2.35万亿元。全国各族人民、对口援疆省市无私支援、倾情援助,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团结奋斗,开辟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的伟大历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辉煌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课时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过关】
1.(1)多元一体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①民族自治地方 ②自治权 ③中央政府
2.(1)平等 (2)综合国力 (3)共同繁荣
3.(1)统一 聚居 (2)①自治县 ②人民政府 ③自治权 ④国家统一
(3)①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②国家团结统一 (4)中华民族共同体
4.(1)宗教信仰自由 (2)宪法和法律 (3)独立自主自办 (4)中国化方向
【典型剖析】
1.A 解析:依据材料得知中央政府助力西藏的发展,说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A正确。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而不是高度的自治权,B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民族分布特点、我国的政党制度,CD不选。
2.A 解析:这些变化说明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②③正确。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故“优先维护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的说法错误,④不选。
3.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宗教界平等友好的对外交往,A不选。“2022佛教论辩会”以推进佛教中国化为引领,为推动建设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作出了积极探索,体现了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C不选。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D错误。
【过关精练】
1.B 2.D 3.A 4.A 5.D 6.C 7.A 8.D 9.A 10.D 11.C
12.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②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全国各族人民、对口援疆省市无私支援、倾情援助,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新疆各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