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4.茎和叶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总览新知讲解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07板书设计08作业布置09目录03核心素养目标04新知导入0102单元主题概述单元教学结构图单元主题概述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植物器官;理解它们的作用。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单元教学结构图凤仙花的一生种子萌发种子特征选种播种萌发条件植株生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形态功能生命延续种子传播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1)绘制叶在茎上的分布,描述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分析其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2)基于观察,提出对于茎与叶功能的合理推测。(1)知道茎有运输作用。(2)知道叶有吸收阳光制造养分和蒸腾水分的作用。设计实验,收集证据,探究茎和叶的作用, 认识其在维持植物自身生存中的作用。在实践探究中,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基于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新知导入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凤仙花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凤仙花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新知导入凤仙花在生长的过程中,茎和叶有什么变化?根叶茎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新知导入茎越长越高,叶越长越多新知导入入根固定 运输茎叶茎和叶对植物的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新知讲解活动1: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从小组成员栽培的凤仙花中选择生长状况最好的一株,观察它的形态特征。活动任务新知讲解活动1: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1.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2.数一数一株凤仙花上叶片的数量。3.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情况。4.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活动要求新知讲解活动1: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⑴用卷尺测量时注意将卷尺要拉直。⑵测量凤仙花高度,注意测量从地面到茎的最高点的距离,不要算叶的高度。观察茎的方法与记录方法新知讲解活动1: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1)可以用彩色水笔在叶上做标记。(2)在观察叶在茎上的分布时,侧面观察要与植物水平,不要从上侧面和下侧面观察。(3)从上面观察时可以将植物放置在地面上,垂直从上向下看。(4)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叶片分布,能表示出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叶片数量的观察新知讲解活动1: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凤仙花的茎和叶变化记录刚出土 一周后 两周后 三周后 四周后 ……茎的高度叶片数量我的发现 凤仙花的茎不断长高,叶不断增多,凤仙花在不断生长新知讲解活动1: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画出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叶的生长特点交叉生长平展生长新知讲解活动1: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 最大面积吸收阳光新知讲解活动2:推测茎和叶的作用凤仙花的根有吸收土壤中水分的作用。想一想,土壤中的水分被根吸收后又会怎么样?新知讲解活动2:推测茎和叶的作用茎把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新知讲解活动2:推测茎和叶的作用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想一想,植物吸收阳光有什么作用?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实验材料美工刀透明杯红墨水水滴管凤仙花的茎茎的实验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①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②将凤仙花的茎放入杯中。③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请分组搜集证据凤仙花的茎变红了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茎为什么变红了?解剖实验用小刀将放入红色水中的凤仙花的茎纵向、横向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和横切面有什么特点。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纵切面:有红色线状结构横切面:有红色点状结构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红色部分是透明杯中加入红墨水的水。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叫导管。导管有运输水分的作用,也就是说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实验结论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茎运输水分的方向是怎样的?茎自下而上将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叶的实验实验材料黑色纸回形针透明口袋细绳凤仙花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①在凤仙花植株上选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②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用黑色纸遮住的叶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与没遮住的叶子相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叶子吸收阳光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植物的叶子,为什么要吸收阳光?植物的叶子,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新知讲解活动3: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用塑料袋套住的叶子,塑料袋内壁有什么变化?塑料口袋内壁出现水珠叶子有蒸腾水分,散发热量作用新知讲解活动4:推测植物的生存环境根据根、茎、叶的特征,能推测出适合植物生活的环境吗?新知讲解活动4:推测植物的生存环境植物 推测 依据胡杨树仙人掌浮萍香蕉树适应沙漠、戈壁滩等干旱环境根系发达适应沙漠、戈壁滩等干旱环境叶退化为刺,减弱蒸腾适应生活在水里根短而小适应生活在降水量大的环境叶子很大,能蒸腾大量水分新知讲解拓展1:不同形态的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请你收集植物的叶子,说说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水稻:尖尖的,表面粗糙,种植在水里松树:针状叶,生长在山上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生长在沙漠香蕉树:叶子宽大,适宜高温多雨新知讲解拓展2:不同形态的茎观察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特点?生活在什么环境中?牵牛花西瓜向日葵土豆葡萄新知讲解植物 茎的形态 生长环境牵牛花向日葵土豆西瓜葡萄缠绕茎缠绕在细线、篱笆上块茎生活区域较为广泛直立茎生活土壤里匍匐茎沿着地面爬着生长攀缘茎攀缘在支架篱笆上拓展:不同形态的茎课堂练习1.填空题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到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同时起到_______作用;植物的茎除了支撑,还起到_________作用;植物的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所需的养料。水分固定运输吸收阳光课堂练习2.判断题(1)茎都处于植株的底部。( )(2)植物叶的分布,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得到光照。( )(3)将放入红色水中的凤仙花的茎横切时,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小红点。( )(4)凤仙花体内,从根到茎到叶子,一定有一些“管子”是相连通的。( ) √√√课堂练习选择题(1)( )的茎细软,不能直立,匍匐于地面生长,向四面八方蔓延。A.蒲公英 B.车前草 C.草莓(2)下列植物形态特征和环境相符的是( )。A.浮萍水中-根很粗大B.仙人掌-沙漠-叶退化成刺C.西瓜--沙地-直立茎CB课堂练习(3)如下图,将这盆凤仙花放在阳光下,小科用黑色纸将其中一片新叶包起来,一周后拿开黑纸,叶片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变黑了B.比其他叶片颜色淡C.比其他叶片颜色深B课堂练习(4)下图是松树的叶,根据叶的形状可以推测松树一般生活在( )的环境中。A.高温多雨B.炎热干旱C.寒冷少雨C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植物的茎和叶的形态各不相同,与生长的环境有关。茎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叶能蒸腾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发热量;同时吸收阳光,制造养料。板书设计茎:运输水分叶:吸收阳光 蒸腾水分茎和叶作业布置收集更多奇特的茎和叶的图片,了解这些植物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植物的生长变化主题概述 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植物器官;理解它们的作用。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2)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4)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5)技术、工程与社会 二、学习内容: 5.2.4说出植物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5.4.5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5.6.8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6.1.1描述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1.2描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7.1.1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8.1.1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举例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8.1.2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繁殖后代。 8.1.3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的实例。 12.2.3尝试设计和制作某种产品的简化实物模型,并反映其中的部分科学原理。 三、学业要求: ●能概括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能设计简单方案,探究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能设计简单方案并实施操作,搜集植物生存、生长所需条件的证据。 ●能说出植物有基本生存需要,认识到植物某些结构具有帮助其维持自身生存相应功能。 ●认识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特点。 ●能分析不同环境中植物的不同外部形态特点对维持其生存的作用。 ●能收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信息。 ●认识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 ●能分析植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 ●能记录、整理和描述常见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对栽培植物以及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产生兴趣。 ●教师引导下,用常用工具制作某种产品简化实物模型,能反映其中部分科学原理。教材分析 如同动物具有生命周期现象一样,植物也具有生命周期现象。它们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使得它们的种族得以延续。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繁殖后代的,种子如何发育成一株植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 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生存、繁殖后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生命周期的认识。 本单元共8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 第1~2课,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在实际种植中体会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 第3~7课,主要涉及植物的根、茎和叶、花、果实和种子及种子传播的学习,其中第3-6课是引导学生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植物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在此基础上研究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知道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作用有关,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第5课和第6课是重点关注传粉现象及种子的传播,引导学生理解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特点,意识到植物能适应周围的环境。 第8课,是对凤仙花一生生长变化的总结,也是对整个单元学生亲历的科学实践过程的总结。学情分析 植物会长高、长大,许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开花结果,这样一些事实,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但还不曾去深入地探究。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生命世界的认识。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乐意通过动手,了解大自然,对各种不同的植物更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欲望和好奇心。美丽的凤仙花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大多数学生的种植经验不足,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教师要给予关注和指导,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种植成就感,为接下来对植物的研究奠定基础。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1.正确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通常经历的生命周期,能用植物生命周期的知识解释生命的延续。 2.识别植物的营养器官及其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 3.总结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的基本条件。 4.理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理解植物能适应周围的环境。 二、科学思维 1.熟练掌握推理、建模等方法研究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作用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2.逐渐形成推理论证意识。 三、探究实践 1.熟练掌握解剖、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作用,合理使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2.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研究植物体的形态特征,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地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及规律。 四、态度责任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持续保持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探究兴趣。 2.能与多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活动,能够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接纳他人的观点,面对有力证据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单元结构化活动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制定观察凤仙花生长计划。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 (一般1-2个)达成评价1实 验 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了解蚕豆种子构造和胚的作用。1实验课种植凤仙花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条件。1.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如何观察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和温度等条件。 能合理使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植物生长变化。1实验课种子长出了根①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②认识根的形态和功能。①种子发芽的过程是怎样的? ②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知道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根有输送和固定作用。1实验课茎和叶①观察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作用。 ②实验观察茎叶作用。 ④推测根茎叶特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茎叶对植物的生存分别起什么作用?①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②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③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④根茎叶特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1实验课凤仙花开花了①观察花的结构。 ②观察雄蕊和雌蕊特点,分析其作用。凤仙花的花是什么样的?①知道花的结构一般包括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②雄蕊和雌蕊是花主要结构。雄蕊上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上,雌蕊可发育成果实和种子。1实验课果实和种子①了解果实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②会区分果实和种子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知道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果皮起保护作用,种子繁衍生命。1实验课种子的传播①了解植物传播种子方式及意义。 ②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植物的种子是怎么传播出去的?①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②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有着直接联系。1实验课凤仙花的一生知道什么是生命周期。 从凤仙花的一生观察中,我们获得哪些收获?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先种子萌发,再长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最后死亡。整个生长过程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4《茎和叶》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科学观念:(1)知道茎有运输作用。(2)知道叶有吸收阳光制造养分和蒸腾水分的作用。2.科学思维:(1)绘制叶在茎上的分布,描述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分析其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2)基于观察,提出对于茎与叶功能的合理推测。3.探究实践:设计实验,收集证据,探究茎和叶的作用, 认识其在维持植物自身生存中的作用。4.态度责任:在实践探究中,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基于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知道茎和叶的作用。教学难点: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茎与叶的功能,认识到植物的茎和叶形态各种各样,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三、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 掌握观察茎叶形态特征方法 能 基本能 不能能说出叶在茎上分布特点及作用 能 基本能 不能推测茎和叶的作用 基于观察,提出对于茎与叶功能的合理推测 能 基本能 不能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 能设计实验,验证茎的运输作用 能 基本能 不能能设计实验,验证叶的吸收阳光、蒸腾水分作用 能 基本能 不能推测植物生存环境 能根据根茎叶特点推测植物的生存环境 能 基本能 不能学习收获四、教学过程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一)情境导入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凤仙花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 明确:凤仙花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 2. 凤仙花在生长的过程中,茎和叶有什么变化? 提示:茎是连接根和叶的部分。 明确:茎越长越高,叶越长越多。 3.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株、运输水分的作用,茎和叶对植物的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 复习上一节内容,聚焦问题,导入新课,知识衔接紧密。 关注学生对茎和叶的了解情况。(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特征 1.活动任务 从小组成员栽培的凤仙花中选择生长状况最好的一株,观察它的形态特征。 2.活动要求 (1)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2)数一数一株凤仙花上叶片的数量。 (3)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情况。 (4)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 3.温馨提示 (一)观察茎的方法与记录方法 (1)用卷尺测量时注意将卷尺要拉直。 (2)测量凤仙花高度,注意测量从地面到茎的最高点的距离,不要算叶的高度。 (二)叶片数量的观察 (1)可以用彩色水笔在叶上做标记。 (2)在观察叶在茎上的分布时,侧面观察要与植物水平,不要从上侧面和下侧面观察。 (3)从上面观察时可以将植物放置在地面上,垂直从上向下看。 (4)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叶片分布,能表示出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 4. 凤仙花的茎和叶变化记录 刚出土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茎的高度叶片数量我的发现凤仙花的茎不断长高,叶不断增多,凤仙花在不断生长5. 画出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 从侧面看从上面看叶的生长特点交叉生长平展生长6.观察讨论 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 明确:最大面积吸收阳光。 评价活动二:推测茎和叶的作用 1.凤仙花的根有吸收土壤中水分的作用。想一想,土壤中的水分被根吸收后又会怎么样? 预设:茎把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2. 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想一想,植物吸收阳光有什么作用? 预设: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评价活动三:茎和叶作用实验设计 (一)茎的实验 1.实验材料 透明杯、红墨水、水、滴管、凤仙花的茎、美工刀等。 2.实验方法 ①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 ②将凤仙花的茎放入杯中。 ③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 温馨提示:分组收集数据。 3.实验现象 凤仙花的茎变红了。 4.实验讨论 茎为什么变红了? 学生自由回答。 5.解剖实验 用小刀将放入红色水中的凤仙花的茎纵向、横向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和横切面有什么特点。 (1)实验现象 纵切面:有红色线状结构 横切面:有红色点状结构 (2)实验结论 红色部分是透明杯中加入红墨水的水。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叫导管。导管有运输水分的作用,也就是说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3)讨论 茎运输水分的方向是怎样的? 明确:茎自下而上将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二)叶的实验 1.实验材料 黑色纸、回形针、透明口袋、细绳、凤仙花。 2.实验过程 ①在凤仙花植株上选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3.实验现象 (1)用黑色纸遮住的叶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与没遮住的叶子相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叶子吸收阳光。 追问:植物的叶子,为什么要吸收阳光? 明确:植物的叶子,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用塑料袋套住的叶子,塑料袋内壁有什么变化? 明确:塑料口袋内壁出现水珠 教师:叶子有蒸腾水分,散发热量作用。 四、评价活动四:推测植物的生存环境 根据根、茎、叶的特征,能推测出适合植物生活的环境吗? 植物推测依据胡杨树适应沙漠、戈壁滩等干旱环境根系发达仙人掌适应沙漠、戈壁滩等干旱环境叶退化为刺,减弱蒸腾浮萍适应生活在水里根短而小香蕉树适应生活在降水量大的环境叶子很大,能蒸腾大量水分活动一:绘制叶在茎上的分布,描述叶在茎上的生长方式,分析其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活动二:基于观察,提出对于茎与叶功能的合理推测,为后面的实验验证做铺垫。 活动三:设计实验,探究叶和茎的作用,验证自己的猜测。 活动四:观察植物根茎叶特点推测植物的生长环境。 活动一:知道叶在茎上交叉且平展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阳光。 活动二:对学生合理科学的猜测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活动三:知道茎有运输作用,叶有吸收阳光、蒸腾水分作用。 活动四:能根据典型的植物根茎叶特点,说出与其相适应的生长环境。(三)拓展 1.拓展1:不同形态的叶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请你收集植物的叶子,说说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 水稻:尖尖的,表面粗糙,种植在水里。 松树:针状叶,生长在山上。 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生长在沙漠。 香蕉树:叶子宽大,适宜高温多雨。 2.拓展2:不同形态的茎 观察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特点?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明确: 植物茎的形态生长环境牵牛花缠绕茎缠绕在细线、篱笆上向日葵直立茎生活区域较为广泛土豆块茎生活土壤里西瓜匍匐茎沿着地面爬着生长葡萄攀缘茎攀缘在支架篱笆上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 对于学生的分析及时肯定。(四)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五、成果集成知道茎有运输作用,叶有吸收阳光制造养分和蒸腾水分的作用。六、作业设计【知识技能类作业】1、填空题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到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同时起到_______作用;植物的茎除了支撑,还起到_________作用;植物的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所需的养料。2、判断题(1)茎都处于植株的底部。( )(2)植物叶的分布,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得到光照。( )(3)将放入红色水中的凤仙花的茎横切时,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小红点。( )(4)凤仙花体内,从根到茎到叶子,一定有一些“管子”是相连通的。( )3、选择题(1)( )的茎细软,不能直立,匍匐于地面生长,向四面八方蔓延。A.蒲公英 B.车前草 C.草莓(2)下列植物形态特征和环境相符的是( )。A.浮萍水中-根很粗大B.仙人掌-沙漠-叶退化成刺C.西瓜--沙地-直立茎(3)如下图,将这盆凤仙花放在阳光下,小科用黑色纸将其中一片新叶包起来,一周后拿开黑纸,叶片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变黑了B.比其他叶片颜色淡C.比其他叶片颜色深(4)下图是松树的叶,根据叶的形状可以推测松树一般生活在( )的环境中。A.高温多雨 B.炎热干旱 C.寒冷少雨【综合实践类作业】收集更多奇特的茎和叶的图片,了解这些植物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参考答案1、水分 固定 运输 吸收阳光2.(1) (2)√ (3)√ (4)√3.(1)C (2)B (3)B (4)C七、板书设计茎和叶 茎:运输水分 叶:吸收阳光 蒸腾水分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一路伴随着学生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而来,学生对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茎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茎由下至上将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叶及由上至下将叶子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可能知之甚少。学生对于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是植物的食物加工厂,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养料也有些许认识,而对植物叶还具有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及植物叶的另外一个功能是蒸腾作用可能缺少清晰的了解。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用实验让学生清晰地感受茎和叶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教学设计】1.4《茎和叶》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大单元教学设计】1.4《茎和叶》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规划.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