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基本 信息 课题 6.1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师 学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1.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在本教材的结构和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内容的综合课程。教材包含四个单元,主题分别为:社会、规则、责任和国家。教材意图是学生能够完成从少年梦到中国梦的转变,从具备担当意识到拥有家国情怀。本单元主题为责任,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并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在整个教材中,本单元是实现学生由被动接纳转变为主动承担,再到最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这一目标的关键过渡。 2.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在本单元的结构和地位 第三单元包含两课,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六课主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责任的内涵和来源,做到对自己负责。在此基础上,认识到无数人在我们承担着责任,学会感恩和对他人负责。最后,在评估过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之后,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第六课旨在引导学生首先做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承担的责任负责。在第六课基础上,再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对社会负责,实现公共参与。因此,第六课为第七课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情感基调,使学生能够顺理成章的完成向承担社会责任的转变。 二、学情分析 1.已知点:对责任有基本了解,知道承担相应责任,但认为需要自己承担的比较少。对于简单易实现的,有意愿和主动性承担。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了解较多,但是回报的思考不够深入。 2.困惑点:对责任了解不全面,知道父母、老师为自己成长承担了责任,但对社会中的其他人所承担的责任没有关注。责任意识不强,对于复杂或有难度的责任,或主观上拒绝,或被动接受。 3.发展点:引导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价值,全面认识应承担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三、课标依据 1.健全人格核心素养: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 2.道德修养核心素养:个人品德与社会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优良品性。 3.责任意识核心素养:主人翁意识与担当精神。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学 目标 1.识责任:通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事,认识哪些是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归纳出责任的内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探究并自主概括出责任的来源。 2.析责任:通过讨论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提示学生对自己负责,引出生活中无数人为我们负责,懂得感恩和为他人负责。通过讨论周四的劳动教育课到底值不值的问题,理解主动承担责任,是自我成长的表现。 3.践责任:通过小组思考和讨论,制作责任我践行海报,并进行小组展示,明确在日常生活中我能主动承担的责任,践行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践行责任意识 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最终是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重点突破:通过以组为单位,从子女、学生、公民的角度,制定“责任我践行”倡议书,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承担责任的原因 确立依据:从学情出发,很多学生承担责任时态度是消极和被动的,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承担。 难点突破:通过案例引出,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以及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为我们承担着责任,因此应懂得感恩,学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讨论分析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归纳法 设计原则:以学生为主体
思路 环节 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一: 责任 是什么 以下是同学们的一天中可能发生的事件,请你判断每一事件中,主人公是否应该承担这一责任。 事件一:我准时到达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听课,当我提出疑问时,老师耐心回答了我的问题。 事件二:放学后,保洁阿姨将楼道打扫的一尘不染。 事件三:回到班里,看到地面上有个纸团,我顺手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 事件四:晚饭后,我主动收拾饭桌,洗碗,妈妈慈爱地说我长大了。 事件五:我答应朋友今晚帮他讲数学题。 思考: 1.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一件什么事? 教师总结: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小组讨论:2.他们分别承担着哪些责任?这些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什么责任责任来源我认真学习、维护班级、承担家务规则、法律、道德、对他人的承诺老师关心学生,教书育人法律规定、道德规范、职业要求妈妈抚养教育子女道德规定、法律规范保洁阿姨认真干净 做好卫生职业要求、道德规定
教师总结:责任来源于法律、道德、对职业要求、对他人的承诺。 教师引导:角色不同,责任不同,无论哪种角色,我们都应该积极承担责任,如果没有承担责任,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来看小A的一天。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认真思考,从活动中归纳出责任的内涵。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逐渐概括出责任的来源。 通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事,使学生初步认识哪些是应该承担的责任,不同角色承担的责任不同,进而归纳出责任的内涵与来源
环节二:责任 应该担 早上到校交作业,小A有几科作业没有上交,他说早上走的着急,作业本忘记带到学校。小A就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在工作期间向领导请假,才把作业送到学校。老师知道后对小A进行教育,自己的作业应该提前整理好。 小组讨论:请你结合责任,谈一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教师总结: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管理好自己,才能真正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国家使命。 教师总结:从小到大,有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有的离我们很近,有的离我们很远,我们甚至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正因为有他们的各尽其责,才能构建和谐社会,让我们健康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尝试去发现周围人的付出。 通过讨论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提示学生对自己负责。 通过讨论妈妈、老师为小A承担的责任,引出生活中无数人为我们负责,懂得感恩和为他人负责。
环节三: 责任 主动担 教师引导:通过我们的讨论,希望小A能认识到,对于责任,我们应该承担。那么对于不是自愿承担的责任,我们如何做呢? 学校利用劳动教育课布置社会考试的考场,安排我们进行学校大扫除,有时打扫操场、橱窗,有时整理闲置教室,有时清除楼道墙壁污渍。 今天又要上劳动教育课了,对于这一节课程安排,小A同学不愿意,也有一些同学应付了事,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总结:对于承担责任,有付出,有回报,但是我们不应计较代价与回报,注重精神层面的回报,而是要责任当成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对于不是自愿承担的责任,我们可以改变自身态度,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好。我们将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真正做到我承担 我无悔。 教师升华: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社会、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膺担当,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更好的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精神,消防战士们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服务社会,热爱祖国的表现,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主动承担国家、社会的责任。 学生认真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就观点碰撞之处展开讨论。 选取学生有亲身感受的劳动教育课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谈自己的付出和回报。 采用有价值冲突的思辨题目,使学生理解主动承担责任,是自我成长的表现,从而使学生完成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
环节四:责任 我践行 教师引导:通过我们对责任的分析与澄清,懂得我们应该承担责任,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现在,我们就要真正践行责任。 活动规则:每组从子女、学生、公民三个身份中进行选择,探讨自我反思和自己发现的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此后,以月为单位,对自己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监督,并将落实情况写在每月空格处。 教师总结: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的使命,激扬青春,勇担责任。 学生以组为单位,经过思考和讨论,将倡议书制作成海报,并进行小组展示。 任务指向明确,学生知道从何做起,有利于责任意识的践行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课堂小结 基础作业:在一周内完成第六课的知识结构图。 拓展作业:每月进行小组汇报,对“责任我践行”情况进行总结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