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 9+1 高中联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技 术信息技术命题:义乌中学 毛辰宇 许亮 审题:长兴中学 张 立 慈溪中学 张佳晨通用技术命题:义乌中学 陈 玫 审题:长兴中学 蒋玲丽 慈溪中学 马功平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那么其承载的信息也会消失B.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载体,但该信息对不同的人有相同的价值C.信息可以被加工处理,加工后信息的价值一定更高D.数字化指的是将不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连续的数字信号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2至 4题:校园智慧食堂系统全面提升食堂的经营管理能力,它包含三个方面:人工智能设备、互联网、信息化。一是用人工智能设备“自选机器人”实现自动结账、无感支付,支付手段可选择刷校园卡付款、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二是互联网实现预订、报餐、点餐;三是简单高效的信息化系统,让厨师轻松完成食堂的进销存、单品管理和日经营管理。2.下列关于该系统功能和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食堂工作效率B.该系统运行需要借助“自选机器人”等硬件,这属于信息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C.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功能D.该信息系统的用户只包括使用系统的厨师和学生3.该系统的下列应用中,关于人工智能技术描述正确的是A.刷校园卡付款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B.刷脸支付可以通过人工分析数据并构建专家系统实现C.付款时通过扫描二维码付款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D.“自选机器人”只能识别设定好的菜品,因此属于跨领域人工智能4.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学生身份信息属于个人一般信息,一旦遭到泄露或修改不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B.系统中使用网上未经授权的菜品图片可能会导致知识产权问题C.系统服务器若安装了杀毒软件就可保证系统不会受到病毒侵害D.系统中学生、厨师和管理员的账号对数据操作的权限相同5.下列关于网络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网络仅通过硬件就可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B.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需要遵循网络协议C.局域网之间相互连接就形成了范围更大的城域网和广域网D.用作服务器的计算机一般比用作客户端的计算机性能更好高三技术试题 第 1页(共 12页)6.某智能手表安装了鸿蒙操作系统,搭载了国产麒麟芯片作为处理器,内置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传感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智能手表处理信息主要包括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四个步骤B.处理器是智能手表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C.鸿蒙操作系统存储在麒麟芯片中D.光电心率传感器属于智能手表中的输入设备7.某种未经压缩的图片格式最多支持 1000种颜色,则存储分辨率为 512*512 的该格式图片时文件大小最少是A.288KB B.320KB C.352KB D.640KB8.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为 ABCEDF,在该二叉树基础上添加一个节点后的中序遍历为 BGCADEF,则添加节点后的后序遍历结果为A.CGBDFEA B.GCBADFE C.CGBEFDA D.GCBDFEA9.栈 s的最大长度为 4,初始已有两个元素在栈内,栈底为 a,栈顶为 b,经过一系列入栈、出栈操作,若元素入栈的顺序是 c,d,e,f,则可能的出栈序列为A.c,a,b,e,f,d B.b,d,f,e,c,a C.a,b,d,c,e,f D.b,e,f,c,d,a10.定义如下函数:def f(s,r):if s-r**2<0 or r==0:return r+1else:return f(s-r**2,r-1)执行语句 k=f(50,5)后,k的值为A.4 B.3 C.2 D.111.列表 q长度为 20,q[0]到 q[7]的值依次为'a','b','c','a','c','d','d','e',执行如下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为head=tail=0for i in range(8):if q[i]==q[head] and head!=tail:tail+=1head=tailelse:tail+=1print(q[head:tail])A.cdde B.acdde C.eddc D.e12.某对分查找算法的 Python程序如下:#随机产生包含 20个整型元素的升序序列,依次存入数组 a,代码略i=0;j=19;s=""key=int(input())while i<=j:m=(i+j)//2s+=str(m)+","if a[m]>key:j=m-1else:i=m+1执行上述程序并输入待查找数据,程序执行后,s的值不可能为A."9,4,1,0," B."9,4,1,2,3," C."9,4,6,5," D."9,14,11,10,12,"高三技术试题 第 2页(共 12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题,其中第 13题 7分,第 14题 10分,第 15题 9分,共 26分。)13.如果连续数字之间的差严格地在正数和负数之间交替,则该序列称为摆动序列。第一个差(如果存在的话)可能是正数或负数。仅有一个元素或者含两个不等元素的序列也视作摆动序列。对于不是摆动序列的序列,可删除其中的部分元素,剩余元素顺序不变,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摆动子序列。例如,[1,7,4,9,2]是一个摆动序列,因为差值[6,-3,5,-7]为正负交替出现,如图 a 所示。但是[2,4,5,2,5]和[2,5,3,3,4]不是摆动序列,其中[2,4,5,2,5]的前两个差值都为正数,如图 b所示,而[2,5,3,3,4]的倒数第二个差值为 0,如图 c所示。图 b中②-⑤为递增,⑤-⑧不为递减,因此②-⑤-⑧中需要删除一个数,此外图c中⑤-③为递减,③-③不为递增,因此⑤-③-③中需要删除一个元素。编写程序,随机生成 n个元素的序列,输出该序列中删除元素后最长摆动子序列的长度。图 a 图 b 图 c(1)若序列为[3,6,4,4,2,5,7],则该序列删除元素后的最长摆动子序列的长度为 ▲ 。(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import randomn=int(input())a=[]for i in range( ① ):a.append(random.randint(1,10))print(a) #输出随机生成的 n个元素的序列pre=0②for i in range(0,n-1):cur=a[i+1]-a[i]if pre<=0 and cur>0 or ③ :cnt+=1pre=curprint(cnt)14.小兮要搭建电梯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测电梯间温度和湿度,同时通过 LED 灯显示当前停靠楼层。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查看实时监测结果和历史数据。小兮已选择的硬件有:智能终端、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执行器(如蜂鸣器和 LED灯)、服务器等,系统的硬件搭建方式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智能终端,智能终端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系统中,关于浏览器、服务器和数据库之间描述正确的是 ▲ (单选,填字母:A.浏览器直接访问数据库获取数据 / B.浏览器先访问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访问数据库获取数据 / C.浏览器和服务器都可直接访问数据库获取数据)(2)下列关于智能终端和传感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单选,填字母:A.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以长期存储在智能终端中 / B.智能终端和传感器之间可以互传数据 / C.智能终端无法处理浏览器访问请求)(3)小兮基于 Flask Web框架编写服务器端的程序,部分代码如下。编写完成后,若要通过浏览器以“GET”方法传输参数 5(楼层数据)并获取视图函数 get_data()的返回页面,则应访问的 URL是 http:// ▲ 。高三技术试题 第 3页(共 12页)#导入 Flask 框架模块及其他相关模块,代码略app=Flask(__name__)@app.route("/data",methods=['GET'])def get_data():cs=int(request.args.get('cs'))#从数据库读取停靠楼层 cs时的数据,并返回页面,代码略# 服务器其他功能,代码略if __name__=='__main__':app.run(host="192.168.10.2", port=8080)(4)请使用现有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设计一个仅.在.智.能.终.端.上能够实现的功能,请描述该功能所需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名称及实现的功能。(5)小兮将系统中某天 24小时的楼层停靠数据导出,部分数据如图 a所示(时间格式为“时:分:秒”),分析各小时时段停靠次数最多的楼层(1楼不参与统计),柱形图如图 b所示,部分 Python 代码如下,请将其中划线的部分补充完整。图 a 图 bdf=pd.read_csv("data.csv")df.insert(0,"小时","")for i in df.index:t=df.at[i,"时间"]① =int(t[0:2])xs=[]cnt=[]for i in range(24):dft=df[df["小时"]==i]if (len(dft)>0):dfg=dft.groupby( ② ,as_index=False).count()dfg=dfg[dfg["楼层"]!=1]dfg=dfg.sort_values("小时",ascending=False)xs.append(i)cnt.append(dfg["楼层"].values[0]) #获取第 i小时停靠最多的楼层数plt.bar(xs,cnt)#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图 b所示柱形图,代码略15.某仓库有一排连续相邻的货位,现有多批货物需要临时存放,每批货物占用不同长度的相邻货位,其中将未放置货物的连续货位,称为一个“空闲区间”。在货物存放和搬离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碎片区间”(碎片区间是长度小于等于 10 的连续货位)。为解决上述问题,小辰设计一种货位分配方案,即每次都将新货物存放在满足存放要求且最长的空闲区间的头部(不会出现货物无法存放高三技术试题 第 4页(共 12页)的情况),并在货物搬离后将连续的空闲区间合并。若仓库货位长度 n为 100,按图 a所示的操作顺序执行(操作类型为 0表示存放、1表示搬离),则货物存放和搬离过程如图 b所示,最终货物的存放方案存储在“区间分配表”中,如图 c所示。表中区间按地址顺序存放且货物编号为“0”表示该区间为空闲区间,最终可知该存放方案的碎片区间个数为 1。编写程序,根据分配方案执行货物存放或搬离操作,并统计操作后碎片区间的数量。请回答以下问题:图 a 图 b 图 c 区间分配表 图 d(1)若仓库货位长度 n为 200,需要执行的货物操作流程如图 d所示,则执行完流程后,“区间分配表”中碎片区间的起.始.地.址.和区.间.长.度.分别为 ▲ 。(2)为了能够快速的获取到最长空闲区间的信息,小辰创建了包含所有空闲区间的空闲链表,并在货物放置和搬离过程中保持链表按照区间长度降序。为实现上述功能定义如下 sort(k)函数,参数 k 表示待插入链表的节点地址。函数功能为将新节点插入至空闲链表中并保持降序。链表节点 lst[k]中的地址 k 为区间的起始地址,数据域 lst[k][0]为区间长度,指针域 lst[k][1]、lst[k][2]分别为前驱指针和后继指针,请将以下代码补充完整。def sort(k): #降序链表global head #可以在函数中修改 head变量的值q=-1;p=headwhile p!=-1 and lst[k][0]<=lst[p][0]:q=pp=lst[p][2]if p==head:lst[p][1]=khead=kelif p==-1:lst[q][2]=kelse:lst[q][2]=klst[p][1]=k▲lst[k][2]=p(3)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def delete(k):#从空闲链表中删除地址为 k的节点,同时更新头指针 head,代码略def alloc(num,length):global headfor i in range(len(fq)):if fq[i][0]==head and fq[i][2]==0:break高三技术试题 第 5页(共 12页)fq[i][1]=lengthfq[i][2]=numsy=lst[head][0]-length①delete(head) #删除头节点if sy>0:fq.insert(i+1,[k,sy,0]) #在 i之后添加新的空闲区lst[k]=[sy,-1,-1] #更新空闲区长度sort(k)def releace(num):for i in range(len(fq)):if num==fq[i][2]:break②lst[fq[i][0]]=[fq[i][1],-1,-1]#若区间 fq[i]和 fq[i+1]为相邻空闲区间则合并,并修改“区间分配表”和“空闲链表”,代码略if i!=0 and fq[i-1][2]==0:fq[i-1][1]+=fq[i][1]③delete(fq[i-1][0])fq.pop(i) #删除“区间分配表”索引为 i的区间sort(fq[i-1][0])else:sort(fq[i][0])#按行读取操作流程,并将数据存储值列表 d中,其中 d[i][0]和 d[i][1]分别表示区间 i的货物编号和操作类型,d[i][2]表示存储操作时的货物长度。n=200 #货位长度fq=[[0,n,0]] #区间分配表lst=[[0,-1,-1] for i in range(n)] #空闲链表head=0;lst[head][0]=nfor i in range(len(d)):if d[i][1]=="0":alloc(int(d[i][0]),int(d[i][2]))else:releace(int(d[i][0]))#遍历链表 lst,统计碎片区间数量并输出,代码略高三技术试题 第 6页(共 12页)2023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 9+1 高中联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技术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A D C B A C B D B B A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题,其中第 13题 7分,第 14题 10分,第 15题 9分,共 24分。)13.(1)4 (1分)(2)①n 或其他等价答案(2分) ②cnt=1 (2分) ③pre>=0 and cur<0 (2分)14.(1)B (1分)(2)C (1分)(3)192.168.10.2:8080/data cs=5 (2分)(4)智能终端中可实现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电梯所在的楼层然后控制 LED灯显示对应的楼层数,或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2分)(5)①df.at[i,"小时"] 或其他等价答案(2分) ②"楼层" (2分)15.(1)35 5 (1分)(2)lst[k][1]=q (2分)(3)①k=head+length (2分) ②fq[i][2]=0 (2分) ③lst[fq[i-1][0]][0]+=fq[i][1] (2分)答案分析1.A,选项 A,信息依附于载体而存在,载体损坏信息也会丢失;选项 B,同一信息对于不同人的价值是不同的;选项 C,信息被加工处理后,其价值不一定更高;选项 D,数字化是指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2.D,选项 A,提升工作效率是信息系统功能之一;选项 B,信息系统的局限性是指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借助各类硬件;选项 C,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收集和输入、存储、传输、数据加工处理、输出和查询;选项 D,信息系统的用户包括系统的使用者、计算机和非计算机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员等所有信息系统相关人员。3.C,选项 A,刷校园卡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选项 B,刷卡支付不属于符号主义人工智能;选项 C,扫描二维码属于数据的解码;选项 D,跨领域人工智能是指人工智能系统能够从一个领域快速跨越到另一个领域。4.B,选项 A,一般信息是指一旦遭到泄露或修改会对信息主体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选项 B,使用他人作品进行商业行为需要得到他人授权;选项 C,安装了杀毒软件之后还需经常对其进行升级,此外杀毒软件并不能防范所有病毒;选项 D,学生、厨师和管理员的操作权限是不同的。5.A,选项 A,网络由计算机系统、数据据通信系统以及网络软件和网络协议组成;选项 B,网络协议是实现网络不同终端、不同网络之间相互识别和正确通信的一组标准及规则;选项 C,局域网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规模更大的网络;选项 D,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和网络控制,并构成网络的主要资源。6.C,选项 A,计算机处理信息组要包括输入、输出、存储和输出四个步骤;选项 B,智能手表的中央处理器也是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选项 C,操作系统存储在存储器中;选项 D,传感器输出输入设备。7.B,未压缩的图片中 1000种颜色所需的颜色深度最少为 10,计算文件大小为 512*512*10/8/1024,结果为 320KB。8.D,根据前序遍历确定根节点为 A,左子树为 BC,左子树根为 B,右子树为 EDF,右子树根为 E,新增1节点 G为节点 C的左孩子,最终后续遍结果为 GCBDFEA。9.B,选项 A和选项 C都出现了 a在 b前面出栈的情况,因此选项错误;选项 D,f出栈时栈内的元素为(栈底)c,d(栈顶),因此不可能 c出栈,选项错误。10.B,分析程序段可知,函数 f(s,r)为递归函数,因此 f(50,5)=f(25,4)=f(9,3)=f(0,2)=3。11.A,分析程序段可知,该程序段实现的是一种消消乐游戏,即若新遍历到的元素和队首的元素不同或者队列为空,则将新元素入队。若新遍历到的元素和队首的元素相同,则将所有队列中的元素清空。因此队列中最后剩余的元素为 c,d,d,e。12.D,分析程序可知,s为二分过程中生成中值 m的顺序,该顺序应是二分找找判定树中的一部分,四个选项的部分判定树如下所示。其中选项 D中的节点 12不应在节点 11的左侧,因此选项 D错误。13.(1)4,可绘制图示如下所示,其中 6-4-4-2是一个下降区间,只能保留两个元素。2-5-7 是一个上升区间,只能保留两个元素。因此该序列的最长摆动子序列长度为 4。(2)①n,用于随机生成 n个元素,需要将 for循环执行 n次;②cnt=1,首个元素一定保留,因此 cnt的初值为 1;③pre>=0 and cur<0,只有当当前段的的单调性 cur和上一段的单调性 pre 不同时,才可确定增加了一个“摆动”。14.(1)B,在信息系统中,先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再由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最后由服务器将响应结果发送给浏览器,因此浏览器和数据库之间不能直接访问或传递数据。(2)C,选项 A,智能终端中只能通过“烧录”存储代码;选项 B,智能终端只能从传感器获取数据,不能传递数据至传感器。(3)192.168.10.2:8080/data cs=5,结合题干和语句“request.args.get('cs')”可知,路由“/data”需要通过“GET”方式传递一个名叫“cs”的参数 5。(4)智能终端中可实现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电梯所在的楼层然后控制 LED灯显示对的楼层数,能够表达清楚所需的传感器和所实现的功能即可。(5)①df.at[i,"小时"],用于分割 df“时间”列中的小时数,便于之后分类汇总;②“楼层”,用于统计各楼层停靠的次数,其中 1楼的数据已被删除。15.(1)35 5,本题使用了一种称为“最坏适配”的算法,即每次都从剩余空闲区间中选择最大的区间用于分配,这样的算法能够使空闲区间的大小趋于均匀,尽量避免出先无法使用的碎片区间。(2)lst[k][1]=q,将地址为 k的节点降序连接至双向链表 lst中。(3)①k=head+length;②fq[i][2]=0;③lst[fq[i-1][0]][0]+=fq[i][1]。本题的核心问题在于分配和释放区间的过程中,需要同时维护好“区间分配表”fq和“空闲链表”lst。为实现快速的区间分配和合并,空闲链表 lst 的节点的地址为区间分配表 fq中空闲区间的起始地址。函数 alloc(num,length)中,需要从 lst 的头2节点中分配出一个长度为 length的区域。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先将 lst中的头节点删除,在 fq中修改好分区后,再将剩余空闲区间重新连接至降序双向链表 lst中。函数 release(num),则用于将编号为 num的区间删除,即释放 num区间并转换为空闲区间。新增的空闲区间需要和前后区间进行对比,若前后存在空闲区间,则需与新空闲区间进行合并。上述的区间的释放与更新都需要修改 fq和 lst中的区间。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11 9+1联盟-信息技术卷.pdf 信息技术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