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有许多优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磁铁可以控制磁性的强弱
B.电磁铁可以控制磁极的方向
C.电磁铁可以全面取代普通磁铁
2.如果我们去南极考察,最适宜选择北半球在( )。
A.春秋季 B.夏天 C.冬天
3.关于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通常用( )给洋葱表皮染上颜色。
A.碘酒 B.酒精 C.盐水
5.把印有很小的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
A.p B.q C.d
6.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个位置的示意图,这时北半球是(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7.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鱼缸里的水 B.矿泉水 C.池塘水
8.用下图所示放大镜的镜片观察同一物体时,获得的视野最大的镜片是( )。
A. B. C.
9. “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景海鹏、( )、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
A.聂海胜 B.费俊龙 C.朱杨柱
10.地球的结构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 )是三者中厚度最厚的。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1.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 、 、 、 。
12.霉变的食物对身体 ,保持 可以防霉。
13.电动机是用 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时都是用 产生磁,再利用 的相互作用而转动起来的,从而把电能转化为 能。
14.斜面省力多少与斜面坡度的大小有关。斜面坡度越大,沿斜面提升物体越 斜面坡度越小,沿斜面提升物体越 。
15.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向 运动。坐在逆时针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的景物在 运动。
16.做一个简易的显微镜,要把两个 组合起来。
17.如图,闭合开关K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增大,这说明电磁铁A通电后产生了 ,钉尖为 极,如果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那么弹簧测力计读数将 。
18.夏至到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 ,春分与秋分,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 。
19.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 、 、 等。
20.我们可以用 、 、 、 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放大镜。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放大镜。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21.指甲剪和剪刀一样都是组合工具。( )
22.字数较少时,手抄比活字印刷更方便。( )
23.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我们的身体也是由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 )
24.石头从山顶滚下来时,它不需要任何能量。( )
25.书本和电脑相比,它们提供的信息的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
四、连线题(共8分)
26.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塔吊 斜面
汽车方向盘 省力杠杆
起钉锤 费力杠杆
盘山公路 轮轴
筷子 滑轮组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27.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座城市先迎来黎明?你是如何知道的?
28.放大镜镜片有什么特点?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29.什么是机械?机械有什么作用?
30.面包发霉是大量霉菌造成的,新冠疫情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霉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小科认为微生物都是有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六、实验题(共10分)
31.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看图回答。
(1)这是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关系的实验,设计A、B两个组的目的是( )。
(2)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 。
(3)图( )的电磁铁磁力强,因为( )。
(4)电磁铁磁力的强弱还与( )有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2.C
【详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我们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最好选在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因为这时候是南极气候相对来说比较温和的一段时期,南极点附近是极昼现象,南极洲昼长夜短,有利于科学考察的进行我们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最好选择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
3.B
【详解】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还会使人们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是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B是正确的选项。
4.A
【详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易观察到结构细胞的各个结构。因此要对洋葱鳞片叶玻片标本进行染色。通常用碘酒给洋葱表皮染色。染色后会发现细胞核着色最深,观察最清楚。可见A符合题意。
5.B
【详解】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把印有很小的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q,所以B符合题意。
6.B
【详解】地球围绕太阳在公转的同时又在自转。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便有了白天和黑夜,地球的公转带来了四季的更替。上图所示的是地球运行的位置的示意图,这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
7.B
【详解】微小生物与常见生物一样,生长需要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鱼缸里的水和池塘水符合自然水域里的水,适合培养微小生物。矿泉水是人工处理过可饮用的水,不含有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或很少,不适合培养微小生物。
【点睛】掌握适合培养微小生物的水是自然水域里的水。
8.B
【详解】凸透镜也叫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形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凸透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读图可知,图中A、B、C三个凸透镜,凸度最小的是B,视野范围最大。故B正确。
9.C
【详解】神舟十六号,是中国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六艘飞船。“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
10.A
【详解】地球由地表到地心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厚约2900千米。这一层的温度约为1000℃~3000℃,内部压力很大。地幔下面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为3400多千米,温度约为4700℃。所以地球的结构中最厚的是地核。
11. 生长 繁殖 衰老 死亡
【详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进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12. 有害 干燥低温
【详解】霉菌发霉的条件有:适宜的环境即营养、水、适宜温度、空气等,要掌握防霉的方法。要防止物品发霉,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
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保持干燥低温可以防霉。
13. 电 电 磁极 动(机械)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时都是用电产生磁,再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而转动起来的,从而把电能转化为动能。增强电流的强度,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14. 费力 省力
【详解】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省力多少与斜面坡度的大小有关。斜面坡度越大,沿斜面提升物体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沿斜面提升物体越省力。
15. 后 顺时针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以树木为参照物,树木向后运动;坐在逆时针转动的转椅上观察,以转椅为参照物,周围的景物在顺时针运动。
16.放大镜
【详解】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17. 磁性 S 减小
【详解】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增大说明异极磁铁相互吸引,磁铁的下端是N极,所以钉尖为S极;如果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那么电磁铁的磁极也会改变,此时钉尖为N极,同极磁铁会相互排斥,弹簧测力计读数将减小。
18. 逐渐变长 适中
【详解】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
19. 细菌 霉菌 病毒
【详解】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0. 烧杯 烧瓶 玻璃瓶 矿泉水瓶
【详解】放大镜的镜片属于凸透镜,具有中间厚两边薄、透明的结构特点,可以放大物体。我们可以用烧杯、烧瓶、玻璃杯、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放大镜。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放大镜。
21.√
【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指甲剪和剪刀一样都是组合工具,都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22.√
【详解】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都是传统的印刷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手工抄写是指通过人工用笔书写来复制文字的方法,而活字印刷则是通过使用活字(或活版)来印刷文字的方法。字数校多时用活字印刷比较方便,字数较少时用手工抄写更方便快捷。
23.√
【详解】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所以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我们的身体也是由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
24.×
【详解】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所以石头从山顶滚下来时,也是需要能量的。
25.×
【详解】书本提供的信息只有文字、图像、符合和色彩。书本传播信息优点是获取信息的速度比较快、可以及时标注重点信息;缺点是文字抽象不直观,难以理解。电脑提供的信息形式多样,有文字、图像、符合、色彩、视频、音频等。电脑传播信息优点是详细、直观、生动;缺点是获取信息的时间长,速度慢。
26.
【详解】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塔吊利用滑轮组,它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省力;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有: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门锁把手、电风扇等;用锤子起钉子时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它是省力杠杆的应用;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有:车上的螺丝钉、斧头、刀刃、楼梯、盘山公路等;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比如:镊子、筷子、钓鱼竿等。
27.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28.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起有关,中央凸起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
【详解】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起有关,中央凸起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大,看到的范围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象小,看到的范围大。
29.机械是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机械能帮助人们更省力或更方便地完成工作。
【详解】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叫做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等。
30.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酿酒、制醋、做酱油是细菌和真菌共同发酵的结果,可口的泡菜是细菌加工的产品,松软的馒头、面包是酵母菌的功劳,蘑菇、猴头、木耳、都是真菌的菌丝体。
【详解】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1.(1) 线圈圈数 进行对比
(2)线圈圈数
(3) B 电流一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
(4)电流大小
【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小,则磁性弱;电流大,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详解】(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相同。AB两组的线圈圈数不同,电流大小相同,这是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实验,设计A、B两个组的目的是进行对比。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
(3)图B的电磁铁磁力强,因为电流一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