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02+地球的面貌(考点串讲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湘教版)(共10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串讲02+地球的面貌(考点串讲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湘教版)(共100张PPT)

资源简介

(共100张PPT)
1
2
3
4
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认识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知道经纬度的划分依据,比较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能够在经纬网上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并能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能说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点,知道自转与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并会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
利用地形图能够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地球的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两极略____,赤道略____的________球体。


不规则
二、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三、地球形状的证据:
①从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见____,后看见____。
②站得高,看得____。
③____食现象。
天圆
地方
桅杆
船身


日月
形状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卫星图片
(最先证明)
(最科学)
2.1 认识地球
1.站在海边看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  )
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海面凹凸不平
C.海岸边海拔更高
D.地球时刻绕太阳公转
A
典型例题
2.(2022.湖南)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①月食现象 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③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④日食现象 ⑤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B
典型例题
地球的大小
2.1 认识地球
平均半径_________千米
最大周长约_______千米
表面积约_______平方千米
6371
4 万
5.1亿
典型例题
1.假如地球需要一件可以将整个地球表面覆盖住的外套,那么所需布料大约是( )
A. 4万平方干米
B. 6371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干米
D. 960万平方千米
C
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概念和作用
1
南极点
北极点
北极星
赤道
地轴
底座
标尺
地球仪
2.1 认识地球
点和线 概 念 图示
地轴 从地球内部穿过 的假想的轴。
赤道 环绕地球一周,到 距离相等的 。
北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点,表示地球的最 。
南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点,表示地球的最 。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 的弧线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 。
地球仪的点和线
2
地心
南北极点
大圆圈
北端
南端
垂直于纬线
圆圈
2.1 认识地球
纬 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为点
东西方向
除南、北极点外,所有纬线都平行
纬线的特点
1
纬线和纬度
2.1 认识地球

20°
40°
60°
90°
90°
60°
40°
20°
展开变形
纬度的划分
2
2.1 认识地球

20°
40°
60°
90°
90°
60°
40°
20°
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
越往北
度数越大
越往北
长度越短
越往南
度数越大
越往南
长度越短
90°纬线:北极点
90°纬线:南极点
N
S
北 纬
南 纬
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纬度的划分
2
2.1 认识地球
66.5°N
北极圈
23.5°N
北回归线
66.5°S
南极圈
23.5°S
南回归线

赤道
特殊的纬线
3
2.1 认识地球
中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30°N
60°N
90°N
90°S
30°S
60°S
高纬度
高纬度

赤道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热带
23.5°N
北回归线
23.5°S
南回归线
66.5°N
北极圈
66.5°S
南极圈
纬度区和五带划分
4
2.1 认识地球
经 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半圆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经线的特点
1
经线和经度
2.1 认识地球
东经(E)
西经(W)
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经度范围0°-180°。
0°和180°经线只有一条,不分东西经。度数相同的经线有两条,一条为东经,一条为西经。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如130°E和50°W组成一个经线圈。
经度的划分
2
2.1 认识地球
典型例题
1.把地球表面看作地球仪一样的光滑球面,某人从赤道上一点出发,先向北前进1000千米,再向西前进1000千米,然后再向南前进1000千米,最后向东前进1000千米,那么他最后的位置应在(  )
A.出发点以东 B.出发点以西
C.回到出发点 D.无法确定
B
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
1
半球的划分
2.1 认识地球
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0°—160°E为东半球,20°W—180°—160°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2
2.1 认识地球
20°W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0o
60o
60o
120o
120o
180o
180o
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西半球连接起来。
15°W 17°E 34°W 150°E 170°E 175°W 180°
东半球
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2
2.1 认识地球
1.四位同学对东、西经度的划分进行总结(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B
典型例题
2.(2021.江西上饶)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B.
C.
D.
A.
典型例题
概念: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作用: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
①直线型经纬网
②侧视型经纬网
③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概念和作用
1
2.1 认识地球
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分类
2
60°
40°
20°

20°
40°
60°
80°
60°
40°
20°

20°
40°
60°
80°
A
B

向北增大为北纬
向南增大为南纬

向西增大为西经
向东增大为东经
②侧视图经纬网图定位方法同直线型经纬网图
2.1 认识地球
经纬网的应用
3
③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定位
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型经纬网,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增加)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
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2.1 认识地球
③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定位
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型经纬网,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增加)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
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2.1 认识地球
求A、B两点的地理坐标:
A点: 。
B点: 。

180°
N
A
B
E
W
(45°N,135°W)
(0°,90°E)
典型例题
2.1 认识地球
经纬网定向
经纬网的应用
3
②在坐标系中标注方向
①画方向坐标系
N
E
W
S
③将画好的方向坐标系中对应的方向抄下来
直线型经纬网
①A在B的 方向
弧线型经纬网
②b在a的 方向
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③甲在乙的 方向
西北
东南
正西
2.1 认识地球
地轴
北极星
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1. 地球的自转基本特征
2.1 认识地球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
绕转中心
周期
方向
产生的意义
地轴
一天(24小时)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差
1. 地球的自转基本特征
2.1 认识地球
夜半球
昼半球
晨 线
昏 线
1)昼夜更替
(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2)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2.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2.1 认识地球
2)时差
12:00
24:00
6:00
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早,先看到日出
同一经线上的点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
2.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2.1 认识地球
东西十二区
西十一区
西十区
西九区
西八区
西七区
西六区
西五区
西四区
西三区
西二区
西一区
中时区
东一区
东二区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十一区
东西十二区
西时区
东时区
180°
90°E
7.5°E
7.5°W

90°W
180°
区时的换算:向东(西)过几个时区,时刻加(减)几个小时。
2)时差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
例:已知西一区的地方时是4月8号8:00,求东八区的地方时?
4月8号17:00
2.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2.1 认识地球
1. 地球的公转基本特征
定义: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2.1 认识地球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绕转中心
周期
方向
产生的意义
太阳
一年
自西向东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1. 地球的公转基本特征
2.1 认识地球
前年冬至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赤道
23.5°N
23.5°S
次年春分
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1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每年直射2次;
其余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2.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约为23°26’
2.1 认识地球
甲节气: 日期: 前后 太阳直射: 昼夜状况:昼夜 。
丙节气: 日期: 前后 太阳直射: 昼夜状况:昼夜 。
乙节气: 。
日期: 前后
太阳直射: 。
昼夜状况:昼最 ,夜最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半球相反。。
丁节气: 。
日期: 前后
太阳直射: 。
昼夜状况:昼最 ,夜最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南半球相反。。
春分
平分
3.21
赤道
秋分
平分
9.23
赤道
夏至
6.22
23.5°N

极昼
冬至
12.22
23.5°S

极夜
2)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


昼变长
昼变短
昼变长
昼变短
口诀:
赤道地区永远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就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就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南半球
昼长夜短
北半球
昼短夜长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大则影子短
太阳高度角小则影子长
太阳直射则影子长度为0
一年中,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冬季较小,影子较长;夏季较大。
2.1 认识地球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秋季
夏季
冬季
春季
4)四季更替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热量状况反差大,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2.1 认识地球
00 ~ 23.50
23.50 ~ 66.50
66.50 ~ 900
有太阳直射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5)五带的划分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各纬度存在热量差异,形成五带。
2.1 认识地球
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年 6月 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图1),完成1~2题。
1.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 )
A.31°S,80°W B.31°N,80°W C.31°S,80°E D.31°N,80°E
B
D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她”未来漫长的工作之旅。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时,地球位于图中哪一点附近( )
A.甲 B.乙 C.丙 D.丁
4.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表面当日,北京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B
A
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陆比例
2、海陆分布特点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西半球
东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
(2)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 面积大于 面积。
海洋
陆地
A
B
C
D
E
F
A、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
B、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C、岛屿:散步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
D、海:海洋的边缘部分。
E、洋:海洋的主体部分。
F、大陆:面积广大陆地。
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
大洲与大洋
1.大洲、大洋和洲界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面积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
1
非洲
2
北美洲
3
南美洲
4
南极洲
5
欧洲
6
大洋洲
7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七大洲
1
1
亚洲和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
2
亚洲和北美洲
3
南美洲和北美洲
4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和南极洲
5
德雷克海峡
欧洲和非洲
6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大洲界限
2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太平洋
北冰洋
四大洋
3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四大洋的位置及特点
面积最大
面积第二,形状呈S型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欧洲
四大洋
3
四大洋的位置及特点
全部在东半球
面积最小、纬度最高
跨经度最广
亚洲
非洲
南极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亚洲
欧洲
四大洋
3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1.(2020广东中考)第题
(1)TCL波兰工厂原料运输的海运路线从深圳港出发,沿途依次经过南海、 海峡(图中 A处)、印度洋、红海、 运河(图中 B处)、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洋(图中 C处)、英吉利海峡、北海,到达德国汉堡港。2016年后,波兰工厂原料运输的铁路路线由成都始发,途经哈萨克斯坦、 (图中甲处)、白俄罗斯等国家,直达波兰。
马六甲
苏伊士
大西
俄罗斯
典型例题
1、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海拔:500米
海拔:1000米
相对高度:500米
海平面
海平面
2.3 世界的地形
海拔和相对高度
1
原理: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
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特点
同线等高,同幅等距
曲线闭合, 线重必崖
等高线和等高距
2
1、地形图的判读
2.3 世界的地形
根据等高线上的数值及等高线的特点,判读某地海拔的高低。
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
2.3 世界的地形
山峰A的高度:300m≤h<400
A
山峰的高度范围:
临近的等高线数值≤h<临近等高线 等高距

H
H
H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120
160
200
80
200
160
120
80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2)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读坡度的陡缓
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
2.3 世界的地形
陡 崖
等高线重叠
鞍 部
相邻山峰间
的低地
山 峰
中间高
四周低
山 脊
凸低为脊
山 谷
凸高为谷
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
2.3 世界的地形
100
200
300
400
500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A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B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C
鞍部
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
D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
E
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
2.3 世界的地形
高原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海拔 >500m >500m <200m 无固定 200m-500m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边缘密集,内部稀疏
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密集曲折 等高线
稀疏平直 等高线边缘密集,内部稀疏
四周高,
中间低 等高线较为密集,略有弯曲
4)根据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
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
2.3 世界的地形
高原
丘陵
平原
山地
盆地
2、等高线地形图与判断
世界最大高原: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长山脉:
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大盆地:
刚果盆地
世界最高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2.3 世界的地形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世界两大山脉带:
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特拉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特拉斯山脉
2.3 世界的地形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高度范围,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势起伏。
设色原则:
绿色——平原(绿色越深,海拔越低)
黄色——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高山
白色——山地雪线以上部分
蓝色——海洋(蓝色越深,深度越深)
颜色越单一,表示海拔变化小,即地表平缓
3、分层设色地形图
2.3 世界的地形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是沿着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4、地形剖面图
2.3 世界的地形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不能观察整体地势起伏状况。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洋盆
5、海底地形
2.3 世界的地形
大陆架
原因 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证据 1.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2.东非大裂谷不断地扩张,将形成海洋。
3.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等。
4.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5.荷兰围海造陆。
1.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2.4 海陆变迁
2、大陆漂移学说
古生物化石相似,活生物相同。
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地层一致;
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煤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红海在扩张、地中海在缩小、大西洋在扩张等
3)证据:
1)创立者:
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_____,它的周围是一片______。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基本论点:
大陆
海洋
2.4 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分别是: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南极洲
美洲
地球表层不只是由六大板块组成,还包括有若干小板块。
2.4 海陆变迁
板块的划分
1
板块碰撞挤压
板块张裂拉伸
根据箭头方向判读
①箭头相对:         ;
在陆地形成山脉,在海洋形成岛屿。
②箭头相离:         ;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两板块作碰撞运动
两板块作张裂运动
3)各大板块是不断   的。
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交界处
运动
海洋
裂谷
山脉
2.4 海陆变迁
板块的运动方式
2
运动方式 结果 举例 成因
张裂
碰撞
挤压
形成裂谷或海洋
在陆地上常形成山脉;在海洋上则形成岛弧链或海沟
红海面积扩大
地中海面积缩小
日本岛弧链的形成
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3、板块构造学说
2.4 海陆变迁
板块的运动方式
2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或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4 海陆变迁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3
3、板块构造学说
名称 主要板块交界处 举例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3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日本、智利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多地震;马来群岛多火山
我国西南及青藏地区、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多地震;地中海沿岸国家多火山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及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3、板块构造学说
2.4 海陆变迁
(2022 北京)下图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2021 年 6 月—2022 年 5 月,7 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 )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西岸
2.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
C.位于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
D.位于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C
A
典型例题
纬 线 经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数量
相互关系
东西
圆圈
从赤道向两极缩短
无数条
平行
半圆
相等
无数条
南北
相交
纬 度 经 度
起始线
范围
变化规律
区分
半球划分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赤道(0°纬线)
0°-90°
南纬(S)北纬(N)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本初子午线(0°经线)
0°-180°
东经(E)西经(W)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递增
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1)普通经纬网
纬度值向北增大为北纬,纬度值向南增大为南纬。即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经度值向东增大为东经,经度值向西增大为西经。即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①以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以0°经线为界,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如图甲)
②以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以0°经线为界,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如图乙)
(2)极地经纬网
1.(2022,辽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丙两点的经纬度:
甲 ,丙 。
(2)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
(3)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丙地位于甲地的_________方向。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600S,1700W
700S,1700E
乙、丁
丙、丁
正东
西南
小于
典型例题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约为24小时) 一年
现象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东早西晚)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和五带划分
判断依据:①直射点纬度 ②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A
N
S
A
A






23.5°N
N
S
N
S
23.5°S
66.5°S
66.5°N
23.5°N
23.5°S
66.5°S
66.5°N
23.5°N
23.5°S
66.5°S
66.5°N



夏至日
冬至日
春秋分
分布特点 大洲名称
被赤道穿过
被北回归线穿过
被南回归线穿过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跨纬度最广
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南极洲
亚洲、大洋洲
亚洲
直布罗陀海峡
德雷克海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
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知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数值大,即海拔 ,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 ,地势低。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 ;等高线稀疏,坡度 。




示意图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值为山谷 两座山顶之间过渡部分 等高线重合处
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150
300
900<山顶<1050
B-A=150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山 脊
山 谷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分水岭
河流
TIPS
★考点:河流流向的判断
① 山谷形成河流
② 凸高为谷,河流由高向低流,标出流向。
1.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C
典型例题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
B
典型例题
哪高哪低
起伏状况
海拔高低
区域地形特征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单一或以某种地形为主)
地形类型
按照方位描述地形类型的分布
地形分布
地势
答法:地形复杂多样/单一,以.....(地形类型)为主
答法: :xx(方位词)高xx低
遵循水自流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
库址应建在有利于积水的盆地;坝址应建在工程量较小、坝长最短和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尽量少淹没良田,少迁居民,避开断层等。(原因:盆地或峡谷处集水面积大,库容量大,工程量小)
水库修建
引水渠
道路建设
铁路公路选线应尽量选在坡度较缓的地方,避开陡崖、陡坡。通往山顶或高原顶部的公路,要盘山而建。
(四川 内江)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1题。
A. 乙处 B. 丙处
C. 丁处 D. 戊处
1、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坝址为( )
D
典型例题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分析判断:假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
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C.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D.位于河谷,山势险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D
典型例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