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简介

课时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2.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
1.科学立法
(1)内涵: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科学立法就是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    ,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要求
①推进科学立法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    。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符合国情和实际,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②要做到    。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③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    ,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④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地确认和保护,做到    相统一、相对应。
2.严格执法
(1)内涵: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2)意义: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有助于实现社会    ,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彰显公平,伸张正义;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彰显国家法治文明,推进法治中国。
(3)要求
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    、法无授权    。
②坚持规范执法。要完善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③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    ,不同情况    。
④坚持文明执法。执法部门要坚持文明执法,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公正司法
(1)内涵: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司法活动的       和      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2)体现:司法程序公正是实现司法结果公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司法结果公正是司法程序公正的    。
(3)要求
①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    行使。
②坚持以    为根据、以    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③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    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④加强人权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4.全民守法
(1)内涵: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要求:
①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      ,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②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022·江苏省合格考)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汇集民意民智的“直通车”。截至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征集到对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的意见建议7 800余条。这是为了(  )
A.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B.使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C.健全矛盾化解机制  D.提升人大的监督水平
2.(2022·江苏省合格考)某地积极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这有利于促进政府(  )
A.科学决策,简政放权  B.公正司法,司法为民
C.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D.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3.(2022·江苏省合格考)漫画《问题凸显》意在提醒人们要(  )
积极参政议政  B.规范权力运行  
C.增强法治观念  D.推进政务公开
1.(2023·安徽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该法进一步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边界,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可以说,这部法律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这体现了我国在立法过程中(  )
①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
③科学合理地设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合理规范国家执法机关的权力和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和“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共同强调的是(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3.(2022·湖南省合格考)近年来,国家检察机关加强监督纠错,认真办理涉刑立案和侦查活动的申诉案件,加强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精准监督,以严肃追责促进司法责任制落实。国家检察机关加强监督纠错有利于(  )
A.推进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B.推进严格执法,保障群众权益
C.推进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D.推进法治教育,形成守法氛围
4.(2022·北京市合格考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告诉我们(  )
A.要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B.要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C.司法活动必须要坚持公平正义  
D.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
5.(2022·北京市合格考二)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洁不廉洁。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这句话说明(  )
A.守护公平正义必须由行政机关来保障
B.良法之治需要通过科学立法来实现
C.只要程序公正就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
D.法律的公平正义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判决实现的
6.(2022·山东省合格考)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人民法院坚持公正司法要做到(  )
①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②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监督
③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  ④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扬州市模拟)近年来,秉承“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让法官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司法服务理念,不少地区建立了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草原法庭”“马背法庭”“海上法庭”“田间法庭”……深入农村及偏远地区开展巡回审判,方便群众就近参加诉讼。材料表明(  )
A.我国致力于实现人民法院司法服务全覆盖
B.宪法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C.我国人民法庭是服务基层社会的唯一载体
D.我国人民法院以满足基层诉讼为工作中心
8.(2022·山东省合格考)由信“访”不信“法”,到遇事找法,是全民守法不断深入的社会信号。这一转变说明(  )
A.全民法治观念日益增强  B.信访不再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方式
C.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每一个公民都是法律的自觉遵守者
9.(2023·盐城市模拟)中国裁判文书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在互联网上建立的集权威、规范、便捷于一体的全国法院规范、统一的裁判文书专业网站。建立该网站(  )
A.目的在于纠正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  
B.树立了立法机关科学立法的形象
C.有利于推进公正司法,推动全民守法  
D.有利于鼓励群众参与司法审判工作
10.纵观人类历史,新兴产业的发展总是不断挑战现有的法律,进而成为法治建设的助推器。如随着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关自动驾驶的立法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势在必行。
  问题一:车辆数据的所有权、处分权,数据的保存、调用以及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问题二:道路交通安全规范的完善以及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责任认定和保险赔付等。   问题三:驾驶人的资格认定以及与车主的权利义务关系、乘客的隐私保护等。
从《政治与法治》的角度,说明应如何做到对自动驾驶的科学立法。
课时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考点过关】
1.(1)客观规律
(2)①客观规律 ②依法立法 ③民主立法 ④权利与义务
2.(1)行政机关 (2)公平正义
(3)①必须为 不可为 ②执法程序 ③平等对待 差别对待
3.(1)过程 结果 (2)最终目的
(3)①依法独立 ②事实 法律 ③人民 ④司法保障
4.(1)法律
(2)①全民法治观念 ②依法治国实践 ③公民道德建设
【典型剖析】
1.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立法,不是法律实施,A不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立法的相关建议,是为了使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矛盾化解机制,C不选。题干涉及的是立法,不是监督,D不选。
2.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科学决策,简政放权,A不选。该地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措施,有利于促进政府规范执法,文明执法,C正确。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司法为民,B错误。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D错误。
3.C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直播打赏中的各种问题,提醒人们要增强法治观念,C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参政议政、规范权力运行、政务公开,ABD不选。
【过关精练】
1.C 2.B 3.C 4.C 5.D 6.C 7.A 8.A 9.C
10.①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科学立法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要符合国情和实际,立良善之法、管用之法,要根据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修改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②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对自动驾驶的立法要以宪法和立法法为依据,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③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对自动驾驶立法要广泛征求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凝聚社会共识。
④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对自动驾驶立法要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