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4 时代精神的精华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24 时代精神的精华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简介

课时24 时代精神的精华
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的起源
哲学就是    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活动。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    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    的学问。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3)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    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    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    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    的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②思维和存在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    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    意识。
(3)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     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    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
(1)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    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    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    的统一。
(2)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    。
(3)核心观点: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022·江苏省合格考)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领域的规律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2.(2022·北京市合格考一)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共同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问题  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问题
3.(2022·江苏省合格考)据研究,《尚书·洪范》最早记载“五行”:水、火、木、金、土是世界本原;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又以“相克”和“相生”揭示了“五行”之间的关系(如图)。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
①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②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③含有形而上学思想
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023·扬州市模拟)神舟十四号任务圆满收官,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天宫号”迈向应用发展新阶段。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测世界奥秘,求索万物本源,试图解开“我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天问”,凡此种种,触及哲学问题。这表明(  )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不要轻视观念的影响力,教授在沉静的研究中所培育出来的哲学概念可能摧毁一个文明。”哲学对每个人都是必需的,《哲学与人生》一书指出: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这说明(  )
A.哲学总是自觉地影响着生活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智慧源于人的生活实践  D.哲学对生活实践具有指导功能
3.(2016·江苏省合格考)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反映出(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世界观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概括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2020·江苏省合格考)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总和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5.(2022·山东省合格考)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B.哲学的性质与方向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与形式上学的关系问题
6.(2022·湖南省合格考)在古代社会,人们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这种认识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属于(  )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7.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下列观点中,与其持相同立场的是(  )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8.(2023·新沂市模拟)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悲伤和孤独能加速衰老。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无疑才是最好的选择。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这主要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9.(2023·盐城市模拟)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比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大20倍。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系统。这说明(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C.人们能够发现创造新物质  D.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10.(2022·北京市合格考一)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它(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是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
③给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
A.物质观点  B.实践观点  C.自然观  D.社会历史观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②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扬州市模拟)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有(  )
A.科学性,是“科学之科学”  
B.开放性,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系统性,是完整的理论体系  
D.实践性,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课时24 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点过关】
1.智慧 实践
2.(1)整个世界 (2)世界观 (3)决定
3.(1)最一般 (2)推动
4.(1)思维和存在 ①何者是本原 ②有没有同一性 (2)基本性质和方向
5.(1)本原 (2)决定 (3)依赖于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客观
6.(1)辩证法 历史观 革命性 (2)解放 (3)实践观点 (4)中国化时代化
【典型剖析】
1.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A不选。题干没有说明具体科学的研究领域,也没有体现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BD不选。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体现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正确。
2.B 解析:实际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共同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符合题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等不涉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必然和偶然的关系问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问题,ACD与题意不符。
3.B 解析: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①正确。“五行”之间存在“相克”和“相生”的关系,体现了辩证法思想,④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反映是辩证法,不是形而上学,②③错误。
【过关精练】
1.C 2.D 3.A 4.C 5.C 6.A 7.D 8.D 9.A 10.B 11.B 12.D 13.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