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32 寻觅社会的真谛,1.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社会历史的本质(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 ,社会意识有时会 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 2.社会历史的发展(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①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如,手推磨产生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国企混改、个税改革、营改增促进经济发展。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如,行政体制、监察体制等改革,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2)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 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3)直接动力: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社会历史的主体(1)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要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首创精神。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1.(2022·江苏省合格考)为适应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订中,增加了“经当事人同意,民事诉讼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这一修订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2.(2023·安徽模拟)2022年,国务院进一步扩大税费减免政策的适用主体范围,将阶段性缓缴保险费政策由5个特困行业扩大到所有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个体户,让中小微企业、个体户赢得发展的大未来。这表明( )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2022·江苏省合格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深情表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人民群众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1.(2023·盐城市模拟)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阐述相比较党的十九大报告发生了很多变化,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总是相互依存的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2023·新沂市模拟)每隔一段时间,网络流行语总以其生机勃勃的姿态,大肆侵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芭比Q了、yyds、emo、绝绝子……”这些词语折射出的是当代人们面临的现实困境。这些流行用语的出现,表明( )A.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3.(2023·扬州市模拟)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党的二十大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这有利于更好发挥党章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规范作用。这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真理在认识中可以不断地超越自身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差异性4.当前,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也是保证农民财产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这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5.(2023·连云港市模拟)世界历史表明,现代化进程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或多或少推动所在国家的民主发展,导致公民政治参与逐步扩大。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过:“政治参与的扩大,更多的是作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副产品。”这说明了(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6.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这段话揭示了( )A.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多变的 B.社会历史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C.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D.人类社会的矛盾永远不会解决7.(2023·扬州市模拟)2022年9月16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总结暨第二批试点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发展道路总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让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C.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D.群众观点是辩证法的根本观点9.(2023·新沂市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 )A.生产方式中最革命的因素 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10.近年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适时修订,事关“一老一小”的法律政策日趋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有力促进了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我国法律政策的日趋完善体现了(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经济基础变化要求上层建筑与之适应 ④不迷信权威,敢于破除一切成规陈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漫画《蜻蜓点水》反映了部分领导干部( )①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②没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形式主义严重③未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未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发展的动力④缺少一切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纵观人类历史,新兴产业的发展总是不断挑战现有的法律,进而成为法治建设的助推器。如随着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关自动驾驶的立法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势在必行。 问题一:车辆数据的所有权、处分权,数据的保存、调用以及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问题二:道路交通安全规范的完善以及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责任认定和保险赔付等。 问题三:驾驶人的资格认定以及与车主的权利义务关系、乘客的隐私保护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为什么势在必行。课时32 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过关】1.(1)实践 (2)①决定 ②相对独立性 落后于2.(1)①决定 ②反作用 (2)总趋势 (3)阶级斗争 改革3.(1)人民群众 决定力量 (2)①为人民服务 ②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典型剖析】1.A 解析:为适应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修订完善了法律,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正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材料的指向是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不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C不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根本变革,D错误。2.A 解析:税费减免、缓缴保险费,这些反映的是分配关系的调整,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其目的是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①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未涉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②排除。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以便让中小微企业、个体户赢得发展的大未来,这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③正确。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错误。3.A 解析:“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正确。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C不选。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D错误。【过关精练】1.C 2.D 3.B 4.C 5.A 6.C 7.D 8.B 9.D 10.C 11.C1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关自动驾驶的立法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势在必行。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有利于解决自动驾驶中存在的交通问题。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调整了上层建筑,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