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4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34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简介

课时34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文化的内涵
(1)文化的内涵: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    、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2)文化与经济、政治
①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    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    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③世界观、人生观、    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    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②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文化要通过    呈现出来。
2.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作用:文化具有    、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文化对人的作用:
①文化可以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    。
②文化可以    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可以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    。
(3)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①文化可以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②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    、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2)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    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多优秀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    、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6.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爱国主义是    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3)作用: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      。
1.(2022·北京市合格考二)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与脚下的土地疏离,甚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不知家乡名字的来历”。讲北京老字号的故事、为玉河曲桥设计改造方案、化身胡同宣传“小导游”……某校开设的“故土乡情”课程令人眼前一亮,深受学生喜欢,这种做法(  )
①能增进学生对脚下土地的热爱  
②能创造学校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
③让学生在亲近家乡风物中体认归属  
④让学生在探访体验中感受真善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江苏省合格考)太极拳既是强身拳,讲求意气相通、身心合一;又是人生拳、文化拳和哲学拳,追求阴阳中庸、内外兼修。太极拳的丰厚意蕴体现了中华文化(  )
A.博大精深  B.具有传承性  C.源远流长  D.具有区域性
3.(2022·江苏省合格考)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  )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B.中华文化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表现  D.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1.(2023·连云港市模拟)“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饮茶和品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传统茶艺及其相关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这说明(  )
A.茶承载、表达和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内容  
B.茶艺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C.中国传统茶艺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D.茶艺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2022·广东省合格考)下列对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近年来,新疆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各族群众迸发出更深沉更持久的爱国爱疆之情,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是基于(  )
A.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B.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决定国家的兴衰和命运
C.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4.从红色景区景点到各类博物馆、美术馆,从影院剧场到郊区乡村,从数字文博到线上演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室内户外、线上线下感悟红色历史,品味红色文化。积极参与这些活动的意义是(  )
A.塑造健全人格  B.传播传统文化
C.丰富文化景观  D.创造新时代文化
5.(2022·北京市合格考一)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航天站叫“天宫”,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叫“北斗”,全球低轨道卫星系统叫“鸿雁”,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这些取自于中国传统神话的名字,让标志着中国航天人奋斗史的大国重器具有了浪漫的色彩。这些令人遐想的命名(  )
①说明了我国自古就是航天科技强国  
②表明传统神话是航天科技创新的源泉
③为航天事业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意蕴  
④引发了社会大众关注航天科技的热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起源于2 500多年前的河北定州丝产品,深受人们的青睐。“一寸绰丝一寸金”,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价值,被称为“织中之圣”,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
A.纺织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  
B.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包容性
C.丝织品是中华文明的集中表现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7.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面继承  ②批判继承  ③推陈出新  ④完全抛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2022·山东省合格考)100多年前,优美古朴、图案绚丽的彩陶在仰韶村遗址破土而出,将一段距今5 000年至7 000年的灿烂史前文明画卷逐渐铺陈在世人面前,中国现代考古学也由此发轫。仰韶文化(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风采
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连云港市模拟)一些现代工业设计中体现的追求简洁精致的美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大道至简、少即是多的思想不谋而合。这启示我们要(  )
A.批判继承文化复古主义  B.维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D.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0.(2023·扬州市模拟)《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近年来,“和而不同”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A.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B.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条件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思想
11.(2023·扬州市模拟)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空间站,三十载砥砺奋进,中国航天在时光长河中不断以崭新成果突破人们的想象,创造新的奇迹。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长期奋斗中,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个非凡业绩。“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引领着全体航天人砥砺奋进、一往无前。
伟大事业凝聚崇高精神,崇高精神铸就伟大事业。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课时34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点过关】
1.(1)经济 (2)①经济 ②反作用 ③价值观 (3)①开化状态 ②人 (4)载体
2.(1)引领风尚 (2)①文明素养 ②教化 ③精神食粮 (3)②血脉和灵魂
3.(1)讲仁爱 (2)博大精深
4.(1)本来 (2)价值观 (3)借鉴 (4)求同存异
5.(1)创造性转化 (2)创新性发展
6.(1)爱国主义 (2)中华民族 (3)精神火炬 强大精神动力
【典型剖析】
1.C 解析:某校开设的“故土乡情”课程,通过讲北京老字号的故事、为玉河曲桥设计改造方案、化身胡同宣传“小导游”等,令人眼前一亮,深受学生喜欢,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在探访体验中感受真善美,能增进学生对脚下土地的热爱,让学生在亲近家乡风物中体认归属,①③④正确。学校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是客观存在的,该课程的开设并不能创造学校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②排除。
2.A 解析:太极拳的丰厚意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没有涉及传承性、区域性,BCD不选。
3.C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表现,C正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错误。文化遗产是文化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B错误。汉字、史书典籍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D错误。
【过关精练】
1.A 2.B 3.A 4.A 5.D 6.D 7.C 8.D 9.C 10.A
11.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两弹一星”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突出体现和生动诠释。
③弘扬航天精神能引领全体航天人砥砺奋进、一往无前,激励鼓舞中华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