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5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35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复习学案(含答案)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政治考试

资源简介

课时35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1.文化具有民族性
(1)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
(2)    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2.文化具有多样性
(1)意义: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发展    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要求: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    本民族文化,又要    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1)文化交流: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    。要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世界文化才能万紫千红。
(2)文化交融:文化因交融而丰富,文化交融    文化的发展。文化交融既能促进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又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要推进人类文化交融,增强文化自尊、自信、自立。
4.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    、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    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1.(2021·江苏省合格考)中国原创歌剧《鉴真东渡》,以西方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理念,使得观众沉醉在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当中,久久不愿离场。这体现出(  )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有
C.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趋同  
D.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有优劣
2.(2022·江苏省合格考)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说明(  )
A.应全盘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  B.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C.文化交流应坚持“古为今用”  D.要弘扬我国的革命文化
3.(2022·山东省合格考)16世纪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后,广交仁人志士,了解中国文化,传播西方文明。他与徐光启一同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对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②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要坚持相互认同的原则
④推动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023·盐城市模拟)最近,一个灵巧可爱的“小家伙”,受到了世界众多网友的喜爱,它就是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拉伊卜”。“拉伊卜”的含义是技艺高超的球员,其设计灵感来自于卡塔尔人的传统服饰,它鼓励人们相信自己,也寓意着它将带领所有人享受足球的快乐。由此可见(  )
A.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B.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要尊重和认同其他各民族文化  D.文化创新来自于人的灵感
2.(2023·新沂二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
A.价值观  B.人生观
C.世界观  D.民族节日
3.(2023·扬州市模拟)《孤勇者》响彻卡塔尔世界杯的半决赛场域。从最初的动画主题曲、孩子接头暗号、“全民儿歌”到如今跨国界而奏的世界杯“战歌”,《孤勇者》的一次次出圈说明(  )
①不同文化在交流中趋同
②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2年孔子学院日,主题为“孔子学院,你身边的好伙伴”。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国中文学习爱好者和民众感受中文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精彩。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能用到的最合适的一组关键词是(  )
A.消弭隔阂 文化融合  B.尊重差异 文化趋同
C.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平等 求同存异
5.儒家本是中国的学问,但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这表明(  )
①中华人文精神涵养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华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欣赏和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沈绣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等技法用于刺绣技法中,使得绣品立体感强,生动逼真。这表明(  )
A.文化因交融而趋同  B.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C.文化因交融而发展  D.文化发展要敢于认同外来文化
7.(2022·湖南省合格考)2021年9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艺术节的举办有利于弘扬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为各国人民交流对话搭建桥梁,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织就纽带。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  )
①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消除不同文化的差异  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随着外来文化快速涌入我国,部分人出现了在思想观念、民族节日等方面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这说明,中外文化交流(  )
A.必须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B.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
C.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必须抵制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9.越来越多的国产综艺节目以更流行通俗的表达将文化自信融入人们的一茶一饭、一物一景当中,在平实的细节里、易见的差异中呈现文化的深度与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样做有利于(  )
①展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  
②增强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感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唐宫夜宴》是以唐三彩伎乐女俑的形象为基础创作的古典舞,它吸纳西方歌舞剧表现手段,将《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名画融入场景,在舞者的举手投足中展现了大唐风华,一经亮相便好评无数。这启示对待外来文化应(  )
①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坚持文化复古主义,反对封闭主义
③基于国情进行学习借鉴  ④坚持“中为洋用”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文明是包容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不同文明的互动与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历史趋势始终浩荡向前。
结合材料,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实现文明和谐。
课时35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考点过关】
1.(1)独特标识 精神根基 (2)价值观
2.(1)本民族文化 (2)认同 尊重
3.(1)重要动力 (2)推动
4.(1)有益经验 积极成果 (2)具体国情 中华文化立场
【典型剖析】
1.A 解析:材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传播现象,而不是文化交流,且“为我所有”说法错误,B不选。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会因交流而趋同,C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优劣之分,D错误。
2.B 解析:北京冬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体现了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B正确。A错在“全盘吸收”上。文化传承应坚持“古为今用”,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文化,D不选。
3.C 解析: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一律平等,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①错误。意大利人利玛窦了解中国文化,传播西方文明。他与徐光启一同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对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对我们的启示是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推动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必由之路,②④正确。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相互认同”,③错误。
【过关精练】
1.B 2.A 3.D 4.D 5.A 6.C 7.C 8.C 9.C 10.C 11.B
12.①实现文明和谐,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鉴,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实现文明和谐,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实现文明和谐,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