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专项练习--课内阅读(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专项练习--课内阅读(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04 课内阅读
复习要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2.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交流。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读题审题,明确考的是什么题型和原文的位置。
3.认真看分值答题,按分值答要点。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课内阅读。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这段话从   、   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了“我”被鹅追赶时   的情境。
(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批注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句话为后文“我”被鹅捉住作铺垫。
   
②“跑了过来”“赶上”“张开”“咬住”“拉住”等词语是对鹅的动作描写。
   
③“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写出了“我”在慌忙逃窜中的狼狈不堪。
   
④“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写出了“我”极度恐慌。   
(3)如果让你给这段文字作批注,你会有哪些疑问、体会或启发?写一写。
   
2.先按原文填空,再完成练习。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   上了我,嘎嘎,它   开嘴,一口就   住了我当胸的衣襟,   住我不放。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   我,   我,扇动翅膀来   我。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嘎嘎大叫着助威。
(1)这两个自然段通过对人物的   、   、   、   的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我”的   ;通过对鹅的   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出了鹅的   。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3.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    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
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他小呀!”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g    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    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    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根据拼音把生字写在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皮     束缚     答应     欺负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缘无故:   
(4)“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表现了什么?
(5)用“ ”画出金奎叔说的话,并说说你的理解。
4.课内阅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批注: 画线句子描写了“我”   的动作,体现了“我”   的心情。
(1)根据提示完成右栏针对文章写法的批注。请你针对选文作一个疑问类的批注,并作出解答。
①我的疑问:   
②我的解答:   
(2)“脸上一阵热”写出了“我”当时的   ,其原因是“   ”,这足以说明“我”的表演很   。
(3)从本段文字来看,“我”的心情经历了如下变化:   →   。
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批注1:一连用了三个“到了”,我体会到   】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②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批注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大家“哄堂大笑”的原因是   】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③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批注3:因为   ,所以演完后“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1)读句子①,将方框里的批注1补充完整。
(2)读句子②,将方框里的批注2补充完整
(3)读句子③,将方框里的批注3补充完整
(4)这个语段主要写了   。
A.排练演出时,老虎没演成功
B.正式演出时,老虎没演成功
C.寻找扮演老虎失败的根源
(5)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么开导“我”?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在 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②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lòu lù)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③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wō wē)囊,连豁(huō hōu)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把我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④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⑤我套上老虎皮,(带 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hōng hǒng)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zhuó zhuō)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横线上。
困难     放松     糊涂     灵巧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窝囊:   
将就:   
(4)第    自然段段写的是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
(5)“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哄堂大笑”的原因可能是:   
A.“我”的动作很笨拙,让人发笑。
B.“我”的动作很有趣,让大家感到很有趣。
7.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出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 bù lún bù lèi    ,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 yì sī yì háo    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然而世间许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追求“和平”只是我的个人愿望,小伙伴们不甘寂寞,一个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傲慢地向我 tiǎo xìn    。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 bú dòng shēng sè    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词语。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岳家军”是指    的军队,“岳家军”的故事发生的朝代是    。
(4)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8.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叔叔的礼物不错!
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出来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然而世间许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追求“和平”只是我的个人愿望,小伙伴们不甘寂寞,一个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傲慢地向我挑衅。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①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    
②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③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2)从得到陀螺、遭受嘲笑到战斗胜利,“我”的心情与感受有哪些变化?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吗?
得到陀螺    →遭受嘲笑    →战斗胜利    
(3)短文第五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作者具体从“   ”“找到支撑点旋转”“   ”等方面来表现陀螺的“   ”。
(4)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牛与鹅》一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课文中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解答】(1)考查了描写方法的辨析。结合文中语句具体进行分析。“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为动作描写。“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为心理描写;“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为语言描写。通过对“我”动作、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将“我”被鹅追赶时“害怕”的心情写的真实而具体。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找到原文中的句子并具体分析判断正误即可。
(3)考查了学生做批注的能力,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画出有疑问或感兴趣的句子写批注。批注:由鹅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我感觉到鹅十分骄傲,神气十足。
故答案为:
(1)动作 语言 狼狈不堪;
(2)①√;
②√;
③√;
④√。
(3)由鹅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我感觉到鹅十分骄傲,神气十足。
【分析】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分析】语段选自《牛和鹅》。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解答】考查了按原文填空。结合积累作答。
(1)考查了对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从“掉、脱、哭、叫”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从“我想……”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从“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从“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我”的惊慌失措、狼狈不堪。从“赶、张、咬、拉、拖、啄、扑打”等词语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出了鹅神气十足、胆大妄为。
(2)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结合内容理解,从“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解释说明被拖倒的原因。
故答案为:
赶 张 咬 拉 拖 啄 扑打;
(1)动作 心理 语言 外貌 惊慌失措、狼狈不堪 动作 神气十足、胆大妄为;
(2)解释说明。
【分析】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3.【分析】短文选自《牛和鹅》,主要讲了金奎叔制服了老雄鹅,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的事。作者通过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对于敌人,只要你不怕,他就奈何不了你的道理。
【解答】(1)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注意声韵调的掌握。
(2)考查了写近义词,注意理解词义,“顽皮”爱玩爱闹,不听劝导,近义词“调皮”;“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近义词“约束”;“答应”应允;同意,近义词“允许”;“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近义词“欺侮”。
(3)考查了词语的理解,先理解词义,再结合课文分析,“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文中指我也不再找理由欺负他了。
(4)考查了词语的理解,结合句子: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生动地写出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表现了雄鹅对金奎叔的畏惧。
(5)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金奎叔说的话:“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甩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看出鹅没什么可怕的,不要站在鹅的角度看自己,不要怕鹅。金奎也是在教育“我”,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自己,对于别人无理欺负自己的行为要奋力反抗。
故答案为:
(1)握 凭 掐 甩。
(2)调皮 约束 允许 欺侮。
(3)文中指我也不再找理由欺负他了。
(4)表现了雄鹅对金奎叔的畏惧。
(5)“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甩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不要怕鹅,金奎也是在教育“我”,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对于别人无理欺负自己的行为要奋力反抗。
【分析】阅读分析是语文常见的题目类型,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掌握。涉及到内容理解、主旨分析等题目,考查的能力比较全面。
4.【分析】语段选自《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我”回忆上小学时扮演一只大老虎上台参加文艺表演,结果演砸锅了的故事。课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解答】(1)考查了做批注的能力。选文对划线句子“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做了批注,主要分析了划线句子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以及对语段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阅读划线句子可知,这句话主要描写了“我”扮演老虎的动作,体现了“我”羞愧的心情。①针对选文内容,我的疑问是:当“我”进行表演时,台下为什么会传来一阵哄堂大笑?②我的解答是:因为我的表演很笨拙。
(2)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情况。语段中“脸上一阵热”写出了“我”当时的羞愧心情,从文中句子“台下一阵哄堂大笑”可以说明“我”的表演很笨拙。
(3)考查了对语段中人物的心情变化的掌握情况。从本段文字来看,“我”在上台表演之前心情是非常紧张的,在台上表演时,听到台下老师和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我的心情变得非常羞愧,因为“我”知道自己演砸了。
故答案为:
(1)扮演老虎 羞愧 ①当“我”进行表演时,台下为什么会传来一阵哄堂大笑?②因为我的表演很笨拙。
(2)羞愧心情 台下一阵哄堂大笑 笨拙;
(3)紧张 羞愧。
【分析】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重点语句,仔细体会文段中作者的心理变化特点。
5.【分析】语段选自《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我”上小学时扮演一只大老虎上台参加文艺表演,结果演砸锅了的故事。
【解答】(1)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从终于和三个“到了”让我们体会到“我”对正式演出期盼已久。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从“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可知答案。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从“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可知答案。
(4)考查了对语段的概括。从“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可知答案为B。
(5)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谈即可。
故答案为:
(1)“我”对正式演出期盼已久。
(2)“我”的表演笨拙。
(3)“我”表演时十分紧张。
(4)B;
(5)不窝囊,第一次上台表演没有经验,紧张是很正常的,不必太在意。
【分析】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6.【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反复品读语段,认真揣摩,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答】(1)考查了选字填空和汉字读音。在:存,居。再: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根据语义应选“再”。
“露”读lòu时意思是用于一些口语词语;读lù时意思是表现,显现。根据词义应选“lòu”。
窝读“wō”;“豁”读huō;戴: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带: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根据语义应选“戴”。
“哄”读hōng时意思是好多人同时发声;读hǒng时意思是说假话骗人。根据词义应选“hōng”。
“拙”读zhuō。
(2)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困难:处境艰难。故反义词为“容易”。
放松:控制或注意力由紧变松而松弛,松懈或轻松。故反义词为“紧张”。
糊涂: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事物混乱不清。故反义词为“明白”。
灵巧:灵活巧妙。故反义词为“笨拙”。
(3)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窝囊:懦弱;没本事;将就:对事物不太满意,勉强适应。
(4)考查了文段内容的归纳和描写方法的认识。熟读文段内容,第⑤自然段写的是我表演老虎的过程。其中“套”“戴”“弯”“叫”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句子。所以此段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5)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读结尾句“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可知,因为“我”的动作很笨拙,让人发笑,所以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故选A。
故答案为:
(1)再 lòu wō huō 戴 hōng
(2)容易 紧张 明白 笨拙
(3)懦弱;没本事;对事物不太满意,勉强适应。
(4)⑤动作 心理
(5)A。
【分析】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7.【分析】语段选自课文《陀螺》,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时候“我”很爱玩陀螺,却做不好。后来,叔叔帮“我”做了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小伙伴都嘲笑“我”的陀螺,但“我”的陀螺十分顽强,打败了其他伙伴的陀螺。这件事令“我”终身难忘。
【解答】(1)考查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不伦不类”的读音是“bù lún bù lèi”。“一丝一毫”的读音为“yì sī yì háo”。“挑衅”的读音是“tiǎo xìn”。“不动声色”的读音是“bú dòng shēng sè”。
(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一句谚语,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夫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
(3)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岳家军”是指岳飞的军队,“岳家军”的故事发生的朝代是南宋。
(4)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文章主要通过回忆童年时“我”用小陀螺战胜大陀螺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故答案为:
(1)不伦不类 一丝一毫 挑衅 不动声色;
(2)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3)岳飞 南宋;
(4)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分析】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8.【分析】语段选自课文《陀螺》,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时候“我”很爱玩陀螺,却做不好。后来,叔叔帮“我”做了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小伙伴都嘲笑“我”的陀螺,但“我”的陀螺十分顽强,打败了其他伙伴的陀螺。这件事令“我”终身难忘。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①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②不伦不类: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③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2)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理解。阅读句子“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可知,从得到陀螺、遭受嘲笑到战斗胜利,“我”的心情与感受为:得到陀螺手舞足蹈→遭受嘲笑士气大减→战斗胜利陶醉许久。
(3)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阅读第五自然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故中心句为: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作者具体从“被大陀螺撞翻又起”“找到支撑点旋转”“战胜大陀螺”等方面来表现陀螺的顽强。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①手舞足蹈 ②不伦不类 ③不动声色;
(2)手舞足蹈 士气大减 陶醉许久;
(3)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被大陀螺撞翻又起 战胜大陀螺 顽强;
(4)因为虽然这个胜利小如微尘,但对作者这样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
【分析】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