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2.6《校园里的号令》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2.6《校园里的号令》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
第1课时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一、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第二条: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在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下,第一学段的分目标是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二、课标分析 1.学生学什么 学习校园里的不同铃声,听铃声行动。 2.学到什么程度 引导学生知道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所代表的含义,能听铃声见行动。进而自觉遵守校园公共生活规则和制度,适应制度化校园新生活。 3.学生怎么学 坚持素养导向,继续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通过情景体验、游戏、模拟活动等方式,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 在这一课,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多种不同校园铃声,能根据不同的铃声做出正确的行动。
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包含单元结构图) 《校园里的号令》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它与《我们的校园》《课间十分钟》和《上课了》同属于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在前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帮助学生熟悉自己学校的基础上,引导其适应学校的公共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一个有序的校园生活环境,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体会规则的重要性,进而引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课时分析 本课时为《校园里的号令》的第一课时,以学校生活的规则意识的建立为重点。本科是侧重了解校园里的各种各样的铃声,知道校园的号令是集体生活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引导学生初步适应学校公共生活的制度化要求。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后,在新的集体生活中,学生可能是被动的,甚至是表现出不适应,比如有的学生每每在上课铃响起的时候,才记起来要去厕所,又如学生在升旗仪式、唱国歌时不知道如何表现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引导。集中这一问题,聚焦这一话题,通过学生的体验,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主动地适应学校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以及基本的行为准则。 2.通过活动体验,了解特殊铃声的特殊意义,能听铃声见行动。 3.自觉遵守校园公共生活规则和制度,适应制度化校园新生活。
评价任务 1.能够说出铃声是校园里的号令,并能分辨出校园里的各种铃声。根据情境模拟表演,总结出不同铃声响后的正确做法。(针对目标1) 2.通过播放安全疏散警铃以及安全疏散演练视频,说出当特殊警铃响起时,应当如何去做;通过模拟演练,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针对目标2) 3.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表以及小游戏,总结出不同铃声响后的正确做法,并实际运用。(针对目标3)
教学重难点 能分辨校园铃声的不同含义,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用具 教师:录制校园音乐铃声,白板课件;学生:预习课本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 小小一个指挥官, 校园生活由他管 上课下课它来定 若不服从秩序乱 预设:谜底是铃声 铃声是学校的“指挥家”,是校园的号令,那你从校园的哪些地方能找到这些“指挥家”? 预设生1:它藏在教师的小广播里,学校操场的大广播里,绿化带的景观音响里。 设计意图:实现由课本到生活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熟悉学校环境的能力和关注细节的态度。
环节一:上课号令我会听 活动一:上课号令我会听 导语:1.同学们,在上课前你们在玩儿什么呀?为什么安静下来了? 预设生1:和小朋友们聊天或者开开心心玩游戏。 预设生2:上课铃响了,所以安静下来 设计意图:生活即资源,生活即课程。有学生课间开心事谈起,亲切自然,顺畅无痕。 2.你来听一听,是不是这段铃声?铃声响起,让我来看看你们的表现! 预设:学生会马上安静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号令下过着新的学校生活,一个多月下来,学生与铃声建立了对应关系,课堂上再现了这一段关系。 3.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观察图片,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并来演一演图片中小朋友行为,并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生1:上课铃声就是号令,它一响,我们要进教室坐好,保持安静。 出示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能够正确判断铃声响后学生的行为能够说出上课铃响后的正确做法得星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在看懂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将画面人物之间可能出现的对话进行展示。演的过程,是建立教材与自我联系的过程,很自然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于其中。
环节二:下课号令我会听 活动二:下课号令我会听 导语:1.请同学们认真听,说一说这是什么铃声?听到铃声后,可以做什么事?(教师播放下课铃声) 预设生1:这是下课铃声。 预设生2:听到下课铃声,可以做好下节课准备,去喝水、上厕所 预设生3:听到下课铃声,可以做游戏、望远、和小伙伴聊天等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较好的把握了前后教材之间的关系。《课间十分钟》一课将对课间生活做细致到位的指导,所以这里只关注“学生课间可以做什么”,不做具体的行为指导,也不探究具体的理由。 评价标准能够分辨出下课铃声能够说出下课铃响后正确的做法得星
环节三:其他号令我会听 活动三:其他号令我会听 导语:1.课程表,学生最为常见,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将这样的资源用到课堂中,是资源的活用,可谓“生活处处是资源” 出示班级课程表,引导学生说出校园里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一点儿也不混乱,最大的功劳就是校园各种铃声。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说一说都有哪些铃声? 预设学生说出上课铃声,下课铃声,做操的音乐,眼保健操的音乐,早晨进校园的音乐,中午和晚上放学的音乐等等。 教师总结:校园里的铃声指挥着我们,保证我们正常地上课、下课、做操、上学、放学,它真是校园里的“指挥官”。 2.小小游戏:猜猜这是啥号令。教师播放学校的不同号令的音乐,学声根据号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预设:播放上课铃声——学生坐好,静等 播放下课铃声——学生起身、活动、喝水、准备 播放广播体操音乐——学生做操 播放眼保健操音乐——学生做眼保健操 播放放学音乐——学生收拾书包,起身打扫卫生 出示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能够说出校园里的各种铃声能够根据不同的铃声做出正确的行为得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适应学校巩固生活的制度化是这节的重点,通过这个游戏,盘点学校中可能出现的号令,建立号令与行为之间的,密切对应关系。 3.安全疏散警铃我会听 播放特殊的安全疏散警铃声,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听到过这样的铃声? 预设生1:在幼儿园进行火灾逃生演练、防震演练时听到过 播放安全疏散小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说一说,当这样的特殊铃声响起时,应如何去做? 预设生1:如果是遇到火灾,我们要快点跑,弯下腰,捂住口鼻 预设生2:安全、有顺序、有秩序的在指挥下离开 教师播放特殊的安全疏散警铃,学生进行演练。 出示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能够说出安全警铃响起的正确做法演练时,能够安全、快速、有序地撤离得星
设计意图: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这一标准所设计。
环节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校园里的号令是一个个有声的指挥官,指挥我们做着不同的事情,有了他,我们的校园更加有序;有了他,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听,又一个号令响起了。(播放下课号令),听到这个号令,我们就要下课了,下课!
板书设计 6.校园里的号令 上课号令 我会听 下课号令 其他号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