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5.3 滑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二)过程与方法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教学难点重点: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学会组装滑轮以及滑轮组。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理解定、动滑轮的实质。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力臂的画法?杠杆平衡的原理是什么?杠杆的分类?各类杠杆力臂的关系?复习引入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凹槽轴轮子探究新知思考: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呢?1.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定义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轴和重物一起移动。探究定滑轮特点思考:1、如何判断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2、如何判断使用定滑轮是否省距离?设计实验: 定滑轮的特点注意:1.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参照导学案的表格1完成实验过程,填写实验数据,归纳结论进行实验: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次数 物重G/N 拉 力 F/N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cm大小 方向123结论 使用定滑轮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______省不省力?______ 省不省距离?______1.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2.不省力3.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S=h结论:定滑轮的特点定滑轮的实质F1F2OL1=L2F2F1OL1=L2L1L2L1L2可看做是一个等臂杠杆注意:1.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完成实验过程,填写实验数据,归纳结论进行实验: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次数 物重G/N 拉 力 F/N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cm大小 方向123结论 使用动滑轮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______省不省力?______ 省不省距离?______1.不改变拉力的方向3. 费2倍的距离 S=2h结论:动滑轮的特点2.省一半的力滑轮组滑轮组同时具备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 轮 组实验探究:滑轮组的特点FFGG实验结论:12F=G13F=G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n=2n=3甲乙1nF=G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磨擦不计,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起物体,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思考题: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G/GF15F=G15F=(G+G/)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S=nh F=G总n= (G物+G动)nS绳=nh物n为绳子的段数滑轮组的作用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F2F1F3D巩固练习2、如下图(a)所示,物体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__N。(不计摩擦)图(a)F3、如上图(b)所示,物体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___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_N(动滑轮自重不计)图(b)100100504、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可省一半力,图___最费力,图____和图____用力大小一样。(a)(b)(c)(d)( b )( c )(a)(d)(1)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 不省力(3) 不省也不费距离 s=h(4) 实质:L1=l2,等臂杠杆F=G(不计摩擦)(1) 不改变力的方向(2) 省力(3) 费距离 s=2h(4) 实质:l1=2l2,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F=1/2G (不计摩擦和滑轮重)轴固定不动定滑轮轴与物体一起运动动滑轮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F= — Gn1s= nhn为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