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2024年高考复习第三单元 直线运动的图像追及问题一、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1.定义: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叫做位移图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3.典型的位移图像:c、d两条为抛物线a:静止b:匀速直线c:匀加速直线d:匀减速直线【考例1】甲、乙、丙三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三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由高空下落的雨滴的运动可能与丙物体的运动类似?C.自由落体的运动可能与甲物体的运动类似?D.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CD【考例2】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D.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C【考例3】 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分别为( )?A.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B.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D.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2)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速度的是 段中的平均速度.CAB【考例4】质点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也为零B.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S内的位移为“—”,后2S内的位移为正,所以2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为0.1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D.质点在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C D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1.定义: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叫做速度图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3.典型的位移图像:a:匀速直线b:匀加速直线c:匀减速直线d: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静止,图线与t轴重合.d【考例5】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答案:BD【考例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时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负方向,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D.前4s内,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BD)【考例7】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据此图像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质点在第1秒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秒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秒内做匀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零C【考例8】质量为15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求A.前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C.前10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D.15~25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答案: ABD【考例9】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三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A【考例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则物体在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v=(v0+vt)/2 B.v>(v0+vt)/2C.v<(v0+vt)/2 D.无法判断B【考例11】汽车由甲地从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汽车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到乙地恰好停下,已知甲乙两地相距为s,如果要使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最短,汽车应作怎样的运动?最短时间为多少?vtoA’C’ABC汽车先作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中间无匀速运动过程,行驶的时间最短。【考例12】如图所示为汽车刹车痕迹长度s(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v(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关系图象.例如,当刹车痕迹长度为40 m时,刹车前车速为80 km/h.(1)假设刹车时,车轮立即停止转动,尝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定量推导并说明刹车痕迹与刹车前车速的关系.(2)在处理一次交通事故时,交警根据汽车损坏程度估计出碰撞时的车速为40 km/h,并且已测出刹车痕迹长度为20 m,请你根据图象帮助交警确定出该汽车刹车前的车速,并在图象中的纵轴上用字母A标出这一速度,由图象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多少 解: (1)设汽车的质量为 m,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汽车刹车时有μmg=ma ①对汽车的刹车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得-2as=-v2 ②由以上两式得s= ③即刹车痕迹与刹车前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④(2)汽车相撞时的速度为40 km/h,根据图象可知从这个速度减到零,汽车还要向前滑行10 m,撞前汽车已经滑行20 m,所以,如果汽车不相撞滑行30 m后停下.滑行30 m对应的初速度如图中的A点对应速度.故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68 km/h.答案: (1)见解析 (2)68 km/h三、s—t图像和v—t图像的比较s—t图象 v—t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②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t1时刻物体位移为s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意义)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⑤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①在0~t1时间内的位移)【考例13】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BC【考例14】一质点的s-t图象如左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v与时间t的图象是( )A四、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到达相同的 ,即称后面的物体追上前面的物体.位置(2)追和被追的两者的 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在两个物体的追及过程中,当追者的速度小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 ;当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在 ;当两者的 相等时,两者的间距有极值,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视实际情况而定.速度相等增大减小速度2.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上时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2.解决追、遇问题的方法(1)列出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方程,注意两个物体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2)利用两物体相遇时必处在同一位置,寻找两物体位移间的关系.(3)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4)图象法和相对运动法是常用的方法.【考例15】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车.求: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x汽x自△x解法1:公式法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设经时间t两车之间的距离最大。则那么,汽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自行车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汽车运动的位移又是多大?解法2:图象法画出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时间图线,自行车的位移x自等于其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而汽车的位移x汽则等于其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两车之间的距离则等于图中矩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差,不难看出,当t=t0时矩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差最大。v/ms-1自行车汽车t/so6t0V-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当t=2s时两车的距离最大由图易知当t=2t0时,两车位移相等,追上.α解法3:二次函数极值法设经过时间t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Δx,则x汽x自△x那么,汽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自行车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汽车运动的位移又是多大?解法4:相对运动法选自行车为参照物,则从开始运动到两车相距最远这段过程中,以汽车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汽车相对自行车的各个物理量的分别为:v0=-6m/s,a=3m/s2,vt=0对汽车由公式问:xm=-6m中负号表示什么意思?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公式中的各个量都应是相对于自行车的物理量.注意物理量的正负号.表示汽车相对于自行车是向后运动的,其相对于自行车的位移为向后6m.即在自行车后6m处两车相距最远。【考例16】一辆客车在平直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40m处有一货车正以20m/s的速度沿同一方向匀速行驶,于是客车立即刹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此后的过程中客车能否会撞到货车上 解:在客车追上货车前,当v客>v货时,两车的距离将不断减少;若v客客车做匀减速运动:v客=v0-at,当v客=v货时即t= s=5s,两车距离最小。这时,对货车:s货+L=v货t+L=20×5+40m=140m对客车:s客=v0t- at2=30×5- ×2×5 m=125 m可见:s货+L>s客,两车不会相撞.答案: 不会相撞.【考例17】(09成都模拟)甲火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乙火车误入同一轨道,且以20m/s的速度追向甲车,当乙车司机发现甲车时两车仅相距125m,乙车立即以1m/s2的加速度制动.问两车是否会发生碰撞 解:设乙车制动ts后,v甲=v乙,即v甲=v0-at 代入数据得t=16s此时s甲=v甲t=64 ms乙=v0t- =192 m因为(s甲+125)m=189 m所以两车将相碰.答案: 两车会发生碰撞.【考例18】(09桂林质检)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运动,速度均为16m/s.在前面的甲车紧急刹车,加速度为a1=3m/s2,乙车由于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而晚刹车,已知乙的加速度为a2=4m/s2,为了确保乙车不与甲车相撞,原来至少应保持多大的车距 解:由题意v0=16 m/s,t0=0.5 s,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乙追上甲时,二者的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作出二者运动的过程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则v=v0-a1t ①v=v0-a2(t-t0) ②由①②得t=2s,v=10m/s因此甲乙应保持的车距s=v0·t0+ (t-t0)- t代入数据得s=1.5 m答案: 1.5m.【考例19】(09年海南)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ΔOPQ和Δ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B.若s0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答案:ABC【考例20】(07年海南) 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05105t/sv/m s-125201510Aab05105t/sv/m s-125201510Bba05105t/sv/m s-125201510CabDba05105t/sv/m s-125201510A C作 业《导学教程》P29—3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