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6.《浩瀚的宇宙》(课件18张PPT+教案+探究记录单+微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6.《浩瀚的宇宙》(课件18张PPT+教案+探究记录单+微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浩瀚的宇宙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聚焦
探索1---认识银河系
在观看夏季星空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众多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银河。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银河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星系?宇宙中还有类似的星系吗?宇宙有多大?
探索1---认识银河系
银河系是比太阳系层次更高的天体系统,它是由恒星和其他各种天体组成的巨大天体集团,其中包括太阳在内的上千亿颗恒星和各种类似的星云以及星际物质。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
银河系俯视图
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
旋臂,太阳在猎户座旋臂。
探索1---认识银河系
探索1---认识银河系
银河系的侧视图
实验材料:陀螺、米粒(泡沫小球)、胶水、黑色圆形纸板
探索2---建立银河系模型
探索2---建立银河系模型
探索2---建立银河系模型
2
3
4
1
探索2---建立一个星座模型
对照课本中的“侧视图” 与 “结构图” ,评价我们制作的银河系模型。
外形 米粒分布 米粒牢固程度 是否能快速转动 与侧视图的相似情况
探索2---建立一个星座模型
观察并思考:根据模型我们能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吗?
探索3---河外星系
探索3---河外星系
仙女座星系
研讨
1.银河系是怎样的一个星系?请描述一下。
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容纳了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的一个天体集团,银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着中心高速运转。
研讨
2.宇宙究竟有多大呢?
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而且至今未发现其边界。
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以现在的科技手段仍未探知宇宙的边界。
研讨
3. 如果有一天,我们和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有了联系,我们能准确地把自己的通信地址告诉他们吗?请按中文格式写下来。
宇宙的结构浩大而有序,结构的第一级是类似太阳系一样的 天体系统;第二级是包含太阳系在内的 银河系;第三级是银河系外和银河系一 样大的星系集合——河外星系;最后一 级是宇宙,包含已知和未知的星系。
拓展
谢谢观看“建立银河系模型”探究记录单
第 小组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探究目标 了解银河系,建立
探究过程 准备材料陀螺、纸片、米粒、胶水制作方法
1.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四条“旋臂”,画好后剪下来。
2.把一些米粒粘在纸片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
3.将纸片固定在陀螺上并开始旋转。
4.观察旋转过程中的“银河系”。评价模型
外形 米粒分布 米粒牢固程度 是否能快速转动
观察并思考根据模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1.2.3.
我的发现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浩瀚的宇宙
知识点来源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 教材版本:教科版 所属章节: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录制工具和方法
设计思路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6课。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日、地、月系统,并逐渐了解了太阳系。本课将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太阳系之外是什么,将目光投射到浩瀚的宇宙,引发学生对于宇宙的思考。本科探索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银河系。通过阅读资料,以及出示银河系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形成对银河系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制作银河系模型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建立银河系模型,建立模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手段,我们身处银河系却难以研究它的全貌,建立模型可以将广袤的银河系拉入我们的课堂,将抽象的知识巨响呈现在学生眼前。第三部分是建立河外星系,了解出来银河系之外,宇宙中还有众多星系,这些星系组成了无垠而广博的宇宙,体会宇宙的无限魅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及模拟活动,知道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系统,认识到宇宙的运动状态是不断变化着的、膨胀着的,其组成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科学思维用模拟的方法,能类比概括出银河系的部分基本结构和特征。探究实践在制作银河系模型过程中,能够利用简单工具模拟出银河系部分基本结构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和改进,而且能够根据模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态度责任在建立模型过程中,能认识到模型建设的重要性,能意识到宇宙的运动性和变化性,增强对宇宙科学的探索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对宇宙的结构和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概念。难点:学生能根据已知银河系的结构作出模型,并可以对宇宙结构进行想象和描述。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聚焦 出示银河系图片在观看夏季星空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众多恒星组成的银河。银河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银河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星系?宇宙中还有类似的星系吗?宇宙有多大呢?播放视频 引导学生观察星空图片,激发对研究银河系,研究宇宙的好奇心
探索 活动一 :认识银河系学生自主阅读课本资料,了解银河系的基本数据。学生交流思考教师提问:通过阅读资料,你对银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预设:生1:银河系大约由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生2:银河系像一个盘子,有许多旋臂。4教师小结。活动二:制作银河系模型1.介绍制作银河系模型的实验材料。播放实验指导视频。梳理实验步骤(1)第一步,在纸片上模拟画出银河系的“核球”和几条“旋臂”。(2)第二步,用铅笔戳一个孔,预留待会放置陀螺的位置。(3)第三步,把一些泡沫球粘在卡纸上,模拟银河系的恒星。这就是我们的银河系模型(4)第四步,将纸片固定在陀螺上旋转银河系,观察旋转的银河系,你有哪些神奇的发现呢?4.小组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活动三:河外星系阅读资料,了解河外星系。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提问:你对河外星系有哪些了解? 阅读资料,培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形成对银河系的基本认识。建立银河系模型,进一步了解银河系的基本结构,形成银河系时时刻刻在旋转的观念。
研讨 银河系是怎样的一个星系?宇宙有多大?我们该怎样回答才好?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和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有了练习,我们能准确地把自己的通信地址告诉他们吗? 对核心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建立模型得到的结果推理论证。
拓展 阅读资料,充满活力的宇宙 拓宽对宇宙的了解,激发对宇宙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