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一模)技术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一模)技术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11月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分)
技术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A C D D D C B C B B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10分,第15题8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B (2)ACE (3)A (4)B
答案 C A A B B D C D C B C C 14.(1)(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其中第 13小题 7分,第 14小题 10分,第 15小题 9分,
共 26分)
13.(1)AD (2分)
(2)C (1分)
(3)http://192.168.0.101:8080/history (2分) 工作过程:电机固定在圆筒底座内,使得圆盘刚好位于中间位置。电机驱动螺杆转动,
(4)传感器故障;网络传输故障;服务器端统计数量代码有误;统计时间间隔设置过 从而实现圆盘的升降,通过 6个连接结构带动 6根支杆上下摆动。
长等其他合理答案。 (2分) (3)A
15.(1)B (2)A (3)如下图所示
14.(1)“班级” (1分)
(2)D (2分)
(3)①qp[cla-1][num-1]+=df["运动时长"][i] (2分)
②i==len(df)-1 (2分)
③k2=k1 (2分)
(4)跑步 (1分)
(4)如下图所示
15.(1)2 (1分)
(2)[3,9], [11, 7] (2分)
(3)① que.append([t[1],h]) (2分)
② que[que[p][1]][0]!=t[1] 或 que[p][1]!=-1 and que[que[p][1]][0]!=t[1] (2分)
③ preHeight=que[h][0] (2分)
技术答案 第 1页(共 2页) 技术答案 第 2页(共 2页)
{#{QQABCYSUogCoABAAAAhCUwECCgEQkBACCIoOwFAIIAABABFABAA=}#}2023 年 11 月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
技 术 试 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8 页,第一部分 1 至 10 页,第二部分 11 至 18 页;2.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数据都以数字符号进行表示
B .信息共享会降低其价值
C .信息的存储与传递需要依附载体
D .分析不同数据得到的信息一定是不同的
2 .EasyDL 是一款开放性的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经过大数据训练生 成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具有文本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功能。下列关于 EasyDL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数据特征建立模型
B .利用推理引擎区分不同概念与模式
C .所使用的训练数据结构单一
D .减少训练次数能提高其识别准确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3 至 5 题。
某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温度、氧气、光照等环境参数,并通 过网络传输至服务器存储;分析监测数据后,根据反馈信号,利用执行器调节养殖环境,
从而实现水产养殖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3 . 以下关于该系统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功能无需用户参与 B .温度传感器属于该系统的硬件设备
C .水质监测值属于该系统的重要数据 D .该系统服务器需安装系统软件
4 .以下关于该系统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时监测环境参数体现了数据存储功能
B .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服务器体现了数据传输功能
C .控制执行器运行体现了数据加工处理功能
D .分析监测数据体现了数据输出功能
5 .为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定期备份系统重要数据 B .使用共享账号便捷管理系统
C .扫描系统及时查堵漏洞 D .安装并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
6 .以下关于数据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 个汉字字符在计算机中存储需要 1 个字节
B .不同声音信号经编码后生成的文件类型一定不同
C .位图图像编码时位深度大小与图像质量无关
D .1 个 ASCII 码字符在计算机中以 8 位二进制存储
7 .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第 7 题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
程,输出j 的值为
(
A

3
B

5
)
C .6 第 7 题图
D .7
8.某二叉树的树形结构如第 8 题图所示,其中序遍历结果为 FDGBAEC。若补全为完全二叉
树后,按从上到下、 自左往右的顺序用一维数组 a 存储,其
中根节点存储于元素 a[0]中,则元素 a[6]的值为
A .D
B .F
C .G
D .C
第 8 题图
技术试题卷 第 1 页(共 18 页)
技术试题卷 第 2 页(共 18 页)
(
智能终端
) (
传感器
) (
IoT
模块
) (
互联网
) (
浏览器
) (
指示灯
)
9.有 1 个栈初始为空,其元素入栈顺序依次为 s,t,r,w,u,y,m 若经过进栈和出栈操作后,栈底
至栈顶元素分别为 t,w,y ,则第 3 个出栈元素为
A .m B .w C .u D .s
10 .定义如下函数:
def chg(k):
ifk==- 1:
return ""
else:
c=chr(ord("a")+k)
ifk%2==1:
return c+chg(k- 1)
else:
return chg(k- 1)+c
执行语句 m=chg(4)后,m 的值为
A ."ecabd" B ."dbace" C ."abcde " D ."edcba"
11 .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d=[12,8,6,3,8, 10]
i=0;q=0;flag=False
while iflag=True
for j in range(len(d)- 1,q,- 1):
if d[j]>d[j- 1]:
d[j],d[j- 1]=d[j- 1],d[j]
q=j
flag=False
i=i+1
程序运行后,加框处语句执行次数为
A .15 B .12 C .9 D .8
12 .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import random
a=[8, 10,2,7, 11,9, 16]
c=[0]*len(a)
head=0;tail=0
for i in range(len(a)):
t=random.randint(0, 1)
if tail-head<2 or t==0:
c[tail]=a[i]
tail=tail+1
elif a[i]>c[head]:
head=head+1
print(c[head:tail])
执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内容不可能是
A .[10, 9, 16] B .[8, 10, 11, 9, 16] C .[8, 10,2,9] D .[10, 7, 1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3 小题 7 分,第 14 小题 10 分,第 15 小题 9 分,
共 26 分)
13 .某停车场使用停车引导系统,为车主提供车位信息。该停车场在每个车位相应位置安装 了车位探测装置,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位占用情况。车位探测装置将监测数据上传至 服务器后,系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数据汇总,统计当前空余车位数量,最后在停车
场入口处显示屏上显示各区的空余车位数。系统架构如第 13 题图 a 所示:
车位探测器 1
(
Web
服务器
)
(
IoT
模块
入口车位显示屏
智能终端
电子屏
)
第 13 题图 a
技术试题卷 第 3 页(共 18 页)
技术试题卷 第 4 页(共 18 页)
(1) 以下适用于车位探测的传感器有 ▲ (多选,填字母:A .地磁传感器/ B .温
度传感器 /C .声音传感器/D .超声波传感器)。
(2)以下不属于该系统服务器功能的是 ▲ (单选,填字母:A.存储采集数据/B.处
理浏览器发出的服务请求/C .控制系统数据传输速率)。
(3)基于 Flask 框架编写该系统 Web 服务器端程序。其中,实现查看历史数据功能的路由
与视图函数部分代码如下:
#导入 Flask 框架模块及其相关模块,代码略
@app.route('/history',methods=['GET'])
def h_list():
#从数据库读取车位情况的历史数据,并返回页面,代码略
测试系统时,发现通过访问主页:http://192.168.0. 101:8080/能正常查看实时数据,但访 问 URL:http://192.168.0. 101:8080/list 查看历史数据时,出现如第 13 题图 b 所示内容。
为解决该问题,查看历史数据时所访问的 URL 应修改为 ▲ 。
第 13 题图 b
(4)系统运行后,在浏览器访问页面中,查看到的各区空余车位数与实际不符,可能的原
因是 ▲ 。(注:回答 2 项,1 项正确得 1 分)
14.学校暑期开展“青春迎亚运”活动,邀请高二学生每日参加运动锻炼并进行线上打卡。每 周收集一次相关数据,分别保存在相应的.xlsx 文件中,部分文件如第 14 题图 a 所示;
每个文件记录了一周 7 天的打卡数据,示例如第 14 题图 b 所示,其中运动时长单位:
分钟。
(

14
题图
a
)第 14 题图 b
为统计分析学生锻炼情况,给出周报数据,编写 Python程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定义 px 函数,功能为:读取某一周的打卡数据,将其按班级进行排序操作并返回结果。
函数代码如下,将划线处代码补充完整。
import pandas as pd
def px(file_week):
df=pd.read_excel(file_week)
df=df.sort_values( ▲ ,ignore_index=True)
#按班级升序排序,参数 ignore_index=True 表示更新索引
return df
(2)统计某一周各运动项目的参与人次,并绘制柱形图,如第 14 题图 c 所示,部分 Python
代码如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s=input("请输入文件名:")
df=px(s)
df1=df.groupby("运动项目",as_index=False). ① #统计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次
df1.rename(columns={"学号":"参与人次"},inplace=True) #更改列标题
plt.bar( ② )
plt.xlabel("运动项目")
plt.ylabel("参与人次")
plt.show()
划线处应填入的代码为 ▲ (单选,填字母)。
A . ①count() ②df1["参与人次"],df1["运动项目"]
B . ①sum() ②df1["参与人次"],df1["运动项目"]
C . ①sum() ②df1.运动项目,df1.参与人次
D . ①count() ②df1.运动项目,df1.参与人次
(3)统计某一周每班各学生的总运动时长后,比较得出该周每班最高的前两位时长,部分
Python 程序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技术试题卷 第 5 页(共 18 页)
技术试题卷 第 6 页(共 18 页)
qp=[[0 for i in range(m)]for j in range(n)]
'''
定义数组 qp 记录每班各学生一周运动总时长,n 为班级数,m 为每班人数。其中
qp[0][0]~qp[0][m- 1]存储 1 班 1 号~m 号同学的每周运动总时长,依次类推,qp[n- 1][0]~
qp[n- 1][m- 1]存储 n 班 1 号~m 号同学的每周运动总时长。
'''
print("本周每班最高的前两位时长分别为:")
i=0
while inum=df["学号"][i]
cla=df["班级"][i]

if i!=0 and df["班级"][i]!=df["班级"][i- 1] or ② :
cla=df["班级"][i- 1]
k1=0;k2=0
for j in range(1,len(qp[cla- 1])):
if qp[cla- 1][j]>qp[cla- 1][k1]:

k1=j
elif qp[cla- 1][j]>qp[cla- 1][k2]:
k2=j
print(cla,"班",qp[cla - 1][k1],qp[cla - 1][k2])
i=i+1
(4)统计某一周各运动项目的参与人次后绘
制柱形图如第 14 题图 c 所示, 由图可
知,该周参与人气最高的运动项目为
▲ 。
第 14 题图 c
(
技术试题卷
)第 7 页(共 18 页)
15 .在一个平面坐标系内,有 n 个矩形障碍物沿 x 轴从左向右依次排列(不存在障碍物竖直 边重合情况)。某机器人从原点出发,沿障碍物外围向右行进。现根据障碍物的位置信
息,寻找机器人的行进路线。
(

15
题图
a
)第 15 题图 b
行进路线是由一系列“转折点 ”组成的序列,每个“转折点 ”用 x 、y 坐标值来表示。每 个障碍物的位置信息由其左上顶点的坐标及宽度值来表示,如第 15 题图 a 所示,3 个障 碍物的位置信息为 [[1,3,4],[3,7,5],[7,5,3]] , 最后得到的行进路线为 [[1,3], [3,7], [8,5], [10,0]]。为了简化表示,行进路线中不需要存储连续相同高度的“转折点 ”,如[1,3],[3,3]
两个点只需保留[1,3] 。具体寻找方法如下:
① 计算出障碍物左上、右上顶点的坐标,并用“L ”和“R ”进行标记。根据每个顶点
的 x 坐标值升序排序;
② 从左往右依次扫描障碍物的顶点。如果遇到左上顶点,将其高度值存储到序列中,若 存储高度值的序列最大值发生变化,则产生一个“转折点 ”;如果遇到右上顶点,从 序列中删除其高度值(若有重复值,只删除一次),若删除后存储高度值的序列最大值
发生变化,也产生一个“转折点 ”。
(1)定义函数 toPoint(boxes) ,功能为:计算障碍物左上、右上顶点的坐标,进行标记;再
根据 x 坐标值升序排序并返回结果,如第 15 题图 c 所示。具体 Python代码如下:
第 15 题图 c
技术试题卷 第 8 页(共 18 页)
#将障碍物的初始位置信息存储于列表 boxes 中,其中 boxes[i][0]表示第 i 个障碍物左上 顶点的 x 坐标值,boxes[i][1]表示第 i 个障碍物左上顶点的 y 坐标值,boxes[i][2]表示第
i 个障碍物的宽度值,代码略
def toPoint(boxes):
ps=[]
for i in range(len(boxes)*2): #初始化列表
ps.append([0,0,''])
for i in range(len(boxes)):
t=boxes[i]
left,right=t[0],t[0]+t[2]
j=2*i- 1
while j>=0 and ps[j][0]>right:
ps[j+2]=ps[j]
j=j- 1
ps[j+2]=[right,t[1],'R'] #右上顶点
while j>=0 and ps[j][0]>left:
ps[j+1]=ps[j]
j=j- 1
ps[j+1]=[left,t[1],'L'] #左上顶点
return ps
若 boxes 的值是[[1,3,4],[3,7,5],[7,5,3]],则调用函数 toPoint(boxes)时,语句“ps[j+1]=ps[j]”
的执行次数为 ▲ 。
(2)若经计算后障碍物位置信息是[[1, 5, 'L'], [3, 9, 'L'], [5, 9, 'L'], [6, 9, 'R'], [8, 5, 'R'], [10, 7, 'L'], [11, 9, 'R'], [15, 7, 'R']] ,则得到的行进路线为:[[1, 5], ▲ , [15, 0]](补全
简化后的“转折点 ”,用逗号分隔)
(3)实现寻找行进路线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points=toPoint(boxes)
que=[[0,- 1]]
h=0
preHeight=0
ans=[]
for t in points:
if t[2]=='L':
if que[h][0]
h=len(que)- 1
else:
p=h
while que[p][1]!=- 1 and que[que[p][1]][0]>t[1]:
p=que[p][1]
que.append([t[1],que[p][1]])
que[p][1]=len(que)- 1
else:
if que[h][0]==t[1]:
h=que[h][1]
else:
p=h
while ② :
p=que[p][1]
que[p][1]=que[que[p][1]][1]
if que[h][0]!=preHeight:
ans.append([t[0],que[h][0]])

print('机器人的行进路线为:',ans)
技术试题卷 第 9 页(共 18 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0 页(共 18 页)
(
中,正确的是
) (
A
.生产加饭酒的原材料共
5

)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如图所示的杭州亚运自动驾驶巴士,搭载了多种自动驾驶感知设备,能精准感知车辆周
边环境。下列关于该巴士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A .能实现自动驾驶,符合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1
题图
)B .搭载了多种自动驾驶感知设备,体现了设计的
技术规范原则
C .运用了传感、信号处理和通信等多种技术,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 .可对道路车辆、行人、非机动车以及红绿灯等进行识别,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2 .如图所示为某操作控制台示意图。从人机关系的角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需坐、立交替作业,应按立姿作业确定工作台台面高
度(尺寸⑤)
B .座椅应设计成椅面高度可调, 以实现人机关系高效
目标
C .确定尺寸② 、③ 、④时都只需考虑人的静态尺寸
D . ⑥为重要显示器顶部高度,确定时主要考虑人的心
理需求 第 2 题图
3 .小明构思了下列高脚椅方案,从结构强度和方便叠放的角度考虑,最合理的是
A B C D
4 .下列金属加工操作示意图及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使用样冲冲眼 B .使用钢锯起锯
C .使用丝锥起攻螺纹 D .使用锉刀锉削
5.加饭酒是绍兴黄酒中的上品,如图所示为加饭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下列对该流程的分析
(

5
题图
)
B .流程中浸米和落缸属于并行工序
C .加饭酒生产流程的最终产物有 3 种
D .主发酵后必须经过后发酵才能进行压榨
6 .如图所示的传动机构,手柄在外力作用下可驱动摇臂转
动,摇臂带动连杆可使摆杆摆动。对手柄施力后,下列
关于各构件主要受力形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摇臂受弯曲、销轴 1 受剪切
B .摇臂受弯曲、销轴 1 受弯曲
(

6
题图
)C .摇臂受弯曲受扭转、销轴 1 受剪切
D .摇臂受弯曲受扭转、销轴 1 受弯曲
技术试题卷 第 11 页(共 18 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2 页(共 18 页)
7 .如图所示是某零件的视图。图中存在的错误共有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

7
题图
)第 8—9 题图
如图所示的自动分拣系统,可分为材质分拣子系统和颜色分拣子系统。工件经间歇式上 料装置依次放置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在电机驱动下将工件向前输送。工件经传感器 1 检测后, PLC 控制水平推杆将金属工件推送至回收工位;非金属工件可在传送带上继续传动。传感 器 2 对工件进行颜色检测,当工件到达输送带末端,PLC 控制机械手对工件进行分拣,将 白色、黑色、红色分别分拣到 1 号工位、2 号工位、3 号工位,机械手完成分拣工作后,返
回 4 号工位。请根据示意图和描述完成 8-9 题。
8 .下列关于该自动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A .选择机械手时需要考虑工件的外形
B .上料装置的运行速度会影响工件分拣效率
C .水平推杆用于推送金属工件,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D .设计系统时需要根据产能要求计算传送带和机械手的运行速度
9 .下列关于材质分拣子系统控制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 .控制量是 PLC 发出的控制信号
B .水平推杆属于该子系统的执行器
C .传感器 2 检测的是该子系统的输入量
D .将金属工件推送至回收工位的过程采用了闭环控制方式
10 .小明在实践课上用面包板搭建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模型。下列关于该电路模型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LED
VT
+
R1
+
R2

10
题图
1
干簧管
R3
)
A .磁铁靠近干簧管,触点闭合,LED 发光
B .磁铁远离干簧管,触点断开,LED 发光
C . 电路搭建存在问题,LED 无法发光
D . 电路搭建存在问题,LED 一直发光
11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台灯模型的电路,VD1 和 VD2 为
相同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时正常发光。下列分析中不合理
的是
A .VD1 和 VD2 正常发光时,亮度几乎一致
B .减小 R1 阻值,VD2 亮度变化不明显
C . 电源电压改为 12V ,VD1 亮度基本不变
(

12
题图
)D .调大 Rp 的阻值,VT2 基极电压变化不明显
12 .如图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中,A 、B 为输入信号,F 为输出信号。已知 R1=R2 ,IC 为比
较器,下列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关系中正确的是
第 12 题图
A B C D
技术试题卷 第 13 页(共 18 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4 页(共 18 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10分,第15小题8分,共24分。各
小题中的“ ▲ ”处填写合适选项的字母编号)
13 .小明尝试在家制作面食,发现揉面非常费力,于是打算制作一款电动和面机。小明设
想使用家里的手电钻(如图所示),并设计与之搭配的搅拌机构,实现和面功能。
请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单选) ▲ ;
A .上网收集资料
B .观察日常生活
C .技术试验 第 13 题图
(2)小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搅拌机构提出了以下设计要求:
A .使用材料需要达到食品级
B .材料性能稳定,不易老化,经久耐用
C .造型圆润,不宜太锋利,避免使用时伤到人
D .结实牢固,不易弯曲变形
E .易于安装在手电钻上,拆卸方便
其中主要考虑了“人 ”的因素的有(多选)
▲ ;
(3)根据设计要求,小明构思了如图所示的搅拌机构方案,电机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齿轮转
动,使得搅拌棒开始搅拌。为了在旋转时不会相互碰到,两根搅拌棒要反向旋转。以
下传动结构中不满足条件的是(单选) ▲ 。
A B C
(4)小明设计了如下技术试验方案:将和面机连续搅拌 4 小时,计算机利用传感器获取实 验数据,从而分析结构的强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方案中主要涉及到的技术试验法
是(单选) ▲ ;
A .模拟试验法 B .强化试验法 C .虚拟试验法
14 .小明发现公园中的仿真荷花不够动态逼真,于是设计了一种电动荷花,当游客靠近时,
花瓣会自动打开。花瓣固定在如图 b 所示的框架支杆上。请帮助小明设计一种驱动 6 根
支杆同步摆动的装置,通过支杆的摆动实现花瓣的开合,装置设计要求如下:
第 14 题图 a
第 14 题图 b
(a )6 根支杆能同步到θ-0°或θ-60°并保持;
(b)在支杆的摆动过程中,装置平稳可靠;
(c )装置主体安装在圆筒底座内;
(d)采用一个电机驱动。
请完成以下任务:
(1)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画出其中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装置安装涉及
的圆筒底座不用画出, 电机可用方框表示) ,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2)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3)从耐磨性、耐腐蚀性等角度考虑,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于制作装置传动部件的是
(单选) ▲ 。
A .钢材 B .塑料 C .铜
技术试题卷 第 15 页(共 18 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6 页(共 18 页)
15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由 555 芯片构成的温度报警电路,温度高时 LED 灯闪烁,实现报
警功能。请完成以下任务:
第 15 题表 555 集成电路功能表
第 15 题图
(4)小明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用与非门芯片实现 VD2 报警功能。请在虚线框 2 中连接给
定的元器件,将电路补充完整,实现原有电路的振荡功能。
(1)热敏电阻 Rt 是(单选) ▲ ;
A .负温度系数 B .正温度系数
(2) 电路报警时,LED 灯的现象是(单选) ▲ ;
A .VD1 、VD2 交替闪烁
B .VD1 、VD2 同步闪烁
C .VD1 闪烁、VD2 常亮
(3)小明在制作过程中发现 555 芯片 7 脚损坏无法正常工作,于是决定利用 3 脚实现 VD2
报警功能。请在虚线框 1 中连接给定的元器件,将电路补充完整,实现原有电路的振
荡功能。
技术试题卷 第 17 页(共 18 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8 页(共 1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