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金华十校 2023 年 11 月高三模拟考试 技术试题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结合右图的条形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条形码是数据的表现形式之一B.条形码的编制过程其实就是信息的解码过程C.“56789”这串数字具有意义,因为其包含了商品代码信息D.条形码严重损坏会导致信息丢失,说明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条形码的相关知识。条形码的编制过程其实就是信息的编码过程。)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为主义人工智能中的智能行为就是对符号的推理和运算B.多层神经网络是一种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C.人类擅长举一反三的跨域学习,所以跨领域人工智能研究难度不大D.AI 绘画的兴起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完全取代画家的工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A行为主义属于问题引导下的人工智能学习方法,通过“交互-反馈”角度来刻画智能行为。B深度学习模拟人类大脑处理数据的机制,逐层抽象对原始数据进行学习,多层神经网络是一种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C跨领域人工智能需要从特殊技能到泛华技能、从单一知识到多源知识、从遇到难,研究难度较大。D人工智能只是用机器程序替代人去完成一定范围内的工作,不可能具备画家的一切能力(比如人类的情感、意识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第 3-6 题 。“ 交互式平板智慧课堂”,上课时师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在校园内教师可以将资料上传至服务器,用平 板演示课件、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学生通过“人脸识别 ”登录平板电脑,通过教学平台 APP 从服务器下 载学习资料,听课、备注笔记、及时了解作业情况。3.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该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通信网络和用户四个要素组成B.该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不属于信息系统的用户C.该信息系统中的学生平板电脑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D.该信息系统中所有的数据的加工处理只能平板电脑上完成的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1 页(共 10 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A该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通信网络和用户五个要素组成,故A错。B信息系统的使用者、计算机和非计算机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及人工收集、加工、传输信息的有关人员 等。故B错。C信息系统的学生平板可以标识知识点也可观看老师上课内容,所以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D.该信息系统为交互式平板智慧课堂,数据的加工处理有些是在服务器中完成的,比如作业的批改的后的数据统计。)4.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A.该信息系统中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数据属于大数据B.该信息系统中存储和加工处理的数据都是数字化的C.该信息系统中所有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端D.该系统中学生在课件上备注的笔记不属于数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中数据相关概念。A该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不属于大数据,不符合体量大,价值密度低的特征,故A错误。B.该信息系数据的存储和加工处理是在平板电脑和服务器中完成的,必定是数字化的数据,B正确。C.平板电脑下载的相关数据存储在平板电脑上,故C错误。D. 学生备注的解析,包括文字、图形、图像等,都属于数据,故D错误。)5.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安全与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网络故障导致该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说明信息系统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B.学生将校园内的课件下载后,未经授权即发布到网络上是不可取的C.使用“人脸识别”登录平板,是一种依靠生物特征识别的认证技术D.设计 APP 时,界面尽量设计简洁,使用简单,可以消除安全隐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安全与保护的相关知识。A.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借助各类硬件,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是其最大的局限性,故A正确。B.未经他人允许,将课件发布到网止,侵犯知识产权,,故B是正确的。C.“人脸识别”登录平板可以防止别人登录个人平板,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与隐私,故C正确。D.设计简洁是为了使用方便,基本不影响系统安全隐患,故D错误。)6.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的网络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必须使用 HTTP 协议B.该信息系统只能在学校内部使用,网络分类属于局域网C.该信息系统中的无线路由器属于硬件设备D.若平板电脑使用动态地址接入校园网,路由器需开启 DHCP 服务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2 页(共 10 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网络系统相关知识A.本系统采用APP登录,不一定使用HTTP协议,故A是错误的,。B.因为只在校园内使用,故可以设为局域网。故B是正确的。C.无线路由器是实物,属于硬件设备,故C正确。D.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使网络中的移动设备可以通过DHCP服务器动态地获得IP地址,故D正确。)7.对产品编号可以有效的对产品进行动态管理与追踪,某批产品的数量不超过 50000 件,若用数字‘0 ’- ‘9 ’及字母‘A ’-‘F ’对每个产品编号,最少需要的编码位数是A.2 B.3 C.4 D.5(【答案】C【解析】考查数据的编码的操作数字‘0’-‘9’及字母‘A’-‘F’共16种,可以理解为使用十六进制编码,16^4 = 65536 >50000,故至少需要4位。)8.某二叉树对应的一维数组表示如下图所示:0 1 2 3 4 5 6A B C D E F下列关于该二叉树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棵完全二叉树B.节点 F 是节点 D 的孩子节点C.该二叉树有 1 个叶子结点D.该二叉树中序遍历的结果是 DBEACF(【答案】D【解析】考查二叉树相关知识该二叉树形态如图所示:A.节点C没有左孩子,且存在右孩子F,不是完全二叉树。B.节点F是节点C的孩子节点。C.该二叉树有D、E、F三个叶子节点。)9.某单向链表如下图所示,若要将数据 data3 和 data4 同时从链表中移除,至少需要修改几个节点的指针A.1 B.2 C.3 D.4(【答案】D)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3 页(共 10 页)(【解析】考查链表的删除操作。将data2的指针指向data5,即可将数据data3和data4同时从链表中移除。)10.有如下 Python 程序:def fun(x,n):if x == n:return 1if n % x == 0:return fun(x,n // x) + 1else:return fun(x + 1,n)print(fun(2, 100))执行上述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A.2 B.3 C.4 D.5【答案】C【解析】考查递归函数。 程序结构中出现了 fun()函数自己调用自己的情况, 因此可确定此算法为递归,模拟可知实现功能,求 n 的质因子的个数。模拟过程如图所示:11.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a=[3,4,7,9, 12, 17]i = a[0];j = a[5];tar = 20;ans = -1while i <= j:mid = (i + j) // 2tmp = 0for k in range(len(a)):if a[k] > mid:tmp += a[k] - midif tmp >= tar:ans = mid ; i = mid + 1else:j = mid - 1执行该程序段后,变量 ans 的值为A.-1 B.6 C.7 D.10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4 页(共 10 页)【答案】B【解析】考察二分查找算法 程序通过二分查找一个最大的 ans,对于队列 a 中大于 ans 的元素,与 ans 的差值的和,满足大于等于 ans 的条件。模拟过程如下表所示:12.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a = [1,2,3,4,5] ; b = [3,2,5,1,4]stack = [] ; i = j = 0while i < len(a):stack.append(a[i]) #将 a[i]添加到 stack 末尾i += 1while len(stack) > 0 and stack[-1] == b[j]:stack.pop() #移除 stack 末尾元素j += 1执行该程序段后,stack 中的元素个数为( )A.0 B.1 C.2 D.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栈的相关应用。程序中stack是一个栈,列表b是一个队列,将列表a中的元素依次入栈,当栈顶元素和队首元素相等时,将该元素分别出栈和出队列。模拟过程如下表所示:)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5 页(共 10 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3 题 9 分,第 14 题 8 分,第 15 题 9 分,共 26 分。)13.某智慧茶园采用“1+1+N”的模式。一个中心:智慧茶园大数据监测预警中心;一个平台:智慧茶园大 数据平台;N 个监测:气象监测、土壤监测、视频监控等,从而实现茶园的智慧管理。该系统的硬件搭 建方式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智能终端,智能终端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环境实时数据”显示 屏截图如第 13-1 图所示,指定时间内湿度值查询的代码如第 13-2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 13- 1 图app=Flask(__name__) @app.route( ① ) #划线处① def humid() : #数据库中查找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湿度值,代码略 if __name__ == ’__main__ ’ app.run (host=”192.168.2.172”,port=5050)第 13-2 图(1)如第 13-1 图所示,该系统中未用到的传感器最可能是 (单选,填字母:A.温度传感器 /B. 湿度传感器 /C.加速度传感器)。(2)第 13-2 图中通过视图函数 humid 查询到的湿度值存储在 (单选,填字母:A.Web 服务 器 /B.智能终端 /C.传感器 )(3)基于 Flak Web 框架编写的服务器端程序部分代码如所示,访问此网页的 URL 为http://192.168.2.172:5050/search,则第 13-2 图划线处①中应填入的代码为 。(4)若智慧茶园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显示屏中的土壤温度数据缺失,如第 13- 1 图所示,发生此 故障的可能原因是 (注:回答 2 项,1 项正确得 1 分)。(【答案】(1)C(2)A(3)‘/search’(4)①土壤的温度传感器故障②显示屏中显示土壤温度模块故障③温度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连接线出故障。(注:回答2项,1项正确得1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信息系统的搭建及故障排查。(1)空气和土壤的温度用到温度传感器,湿度用到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一般用于测试加速度,如实现手机的计步功能。(2)在数据库中查找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湿度值,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3)@app.route(‘‘)内应输入路由路径,根据网址URL可知文件名为search,因此答案应为‘/search’(4)显示屏土壤温度数据丢失,其它数据没丢失,可能原因是与土壤温度相关的出问题,故可能是土壤的温度传感器故障、温度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连接线出故障。)14.为了解学生在食堂和校园超市的消费情况,学校把 9 月 1-4 日各个窗口的消费数据导出并保存在“eat.xlsx ”文件中,数据格式如第 14- 1 图所示。如第 14-2 所示,1- 14 号窗口为食堂一楼,15-28 号 是食堂二楼,29-34 号是校园超市。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6 页(共 10 页)第 14- 1 图(第14-3图)第 14-2 图用 Python 读取该文件并作数据分析后输出如第 14-3 图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读入数据后,需要将数据集 df 中的数据按窗口号设置相应的位置信息:#引用 pandas 及 matplotlib ,并设置参数,代码略df = pd.read_excel('eat.xlsx')df['位置'] = '' #增加'位置'列,初始值为空for i in ① :if df['窗口'][i] <= 14:df['位置'][i] = '食堂一楼'elif ② :df['位置'][i] = '食堂二楼'else:df['位置'][i] = '校内超市'划线①处应填写代码: (单选,填写字母:A.df.index /B.df.columns /C.df.values) 划线②处应填写代码:(2)完成窗口号设置后,统计各个位置的金额总和,代码如下:a = ['校内超市','食堂一楼','食堂二楼']b = [0,0,0] #存储各个位置的消费总金额for x in df.values:for i in range(3):if x[5] == a[i]:①plt.bar( ② ) #输出如第 14-3 图所示图表plt.show()划线①处代码为: ,划线②处代码为: 。(3)观察第 14-3 图可知,消费总金额最多的位置是 (单选,填字母)。 A.校内超市 B.食堂一楼 C.食堂二楼(【答案】(1)①A②df['窗口'][i] <=28(2)①b[i] += x[3]或b[i]=b[i]+x[3]②a,b(3)C【解析】)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7 页(共 10 页)(本题综合考查利用Python统计分析数据(1)从df['窗口'][i]可知,变量i为窗口列的行索引,故答案为df.index。从题意可知,15-28号是食堂二楼。(2)列表b存储各个“位置”的消费总金额,x[5]列为“位置”,x[3]列为“金额”。观察第14-3图可知,x坐标轴为a列表中“位置”信息,y坐标轴为b列表中的“金额”。(3)y坐标轴为各位置的消费总金额,最多的位置是“食堂二楼”。)15. 学校筹办校庆,向校友提供“教室预约”服务。校友以班级为单位,在线提交预约申请。学校当前预备 了 m 个教室,按“教室名”升序排序后编定“教室序号”。教室信息和预约申请内容如下图所示(教室 已按教室名升序排序,预约申请中“预约序号 ”为 0 的记录表示:91 届 1 班的校友申请在 8:00-9:30 期间使用教室)。第 15- 1 图第 15-2 图学校按“预约序号”顺序,逐条处理预约申请,处理时按“教室序号”顺序,逐个教室检查,安排 使用第一个预约时间不冲突的教室。按此规则逐条处理上图的 10 条申请,“立德楼 101 ”教室将安排 “预约序号 ”为 0 、2 、3 、8 的申请。编写程序实现预约功能,按时间顺序输出各个教室接受的预约安排,如第 15-3 图所示。第 15-3 图部分代码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例中若新增一个使用时间为“8:00-9:00 ”的申请,应安排的“教室序号 ”为 。(填写 0-8的数字)(2)定义 check(k,i)函数,功能为判断预约序号为 k 的申请,能否安排到序号为 i 的教室。 def check(k,i):n = len(jslst[i][2]) #列表 jslst[i][2]存储教室序号为 i 的教室已接受的预约序号 if n == 0:return Truefor p in jslst[i][2]:if not(yylst[k][3] <= yylst[p][2] or ):return Falsereturn True划线处应填写代码: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8 页(共 10 页)(3)定义 work(k)函数,功能为依次枚举每个教室,为“预约序号”为 k 的申请安排教室。 def work(k):p = - 1for i in range(len(jslst)):if :jslst[i][2].append(k) #将“预约序号 ”k 存入“教室序号”为 i 的教室p = ibreakreturn p划线处应填写代码:(4)定义 sort(a)函数,参数列表 a 中的存储“预约序号 ”,将这些申请按题意排序。 def sort(a):n = len(a)for i in range(n- 1):for j in range(0,n-i-1):if yylst[a[i]][2] > yylst[a[i+1]][2] :a[i],a[i+1] = a[i+1],a[i]若将划线处的代码修改为 yylst[a[i]][3]> yylst[a[i+1]][3] ,排序结果会不会改变 。(填:会/不会) (5)主程序。读入预约申请信息存入列表 yylst,存储格式为[预约班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教室序号], 如[3,'00 届 5 班',' 10:30',' 11:30' ,1] ,“预约序号 ”为 3 的申请,安排在“教室序号 ”为 1 的教室, 时间格式统一为 5 位字符组成"XX:XX" 。读入升序排序的教室清单存入一维数组 jslst,如[0,'立德 楼 101',[0,2,4]] ,表示“教室序号 ”为 0 的教室,接受“预约序号 ”为 0 ,2 ,4 的 3 个预约申请。for i in range(len(yylst)): #按“预约序号 ”顺序,逐条处理预约申请t = work(i)if :print("预约序号为",i," 的申请无法被安排")else:yylst[i][4] = tfor i in range(len(jslst)): #对各个教室接受的预约安排进行排序sort(jslst[i][2])#输出各个教室接受的预约安排,代码略。划线处应填写代码:(【答案】(1)2(2)yylst[k][2] >= yylst[p][3](3)check(k,i)或check(k,i) ==True(4)不会(5)t == -1【解析】本题考察数组综合应用(1)新增一个使用时间为“8:00-9:00”的申请,从第15-3图可知,该申请与“教室序号”为0和1的教室冲突,和2不冲突,故分配的“教室序号”为2。(2)“预约序号”为k的申请和“预约序号”为p的申请不冲突的条件是:k的结束时间小于等于p的)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9 页(共 10 页)(开始时间,或者k的开始时间大于等于p的开始时间,如果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说明这两个申请的时间冲突。故划线处应为申请k的开始时间大于 等于p的开始时间。(3)当前枚举的“教室序号”为i,申请的“预约序号”为k,如果该申请与教室i已经接受的申请不冲突,即函数check(k,i)的返回结果为True,那么将申请k安排 到教室i。(4)列表a中的存储“预约序号”,划线处是按“开始时间”升序排序,修改后的是 按“结束时间”升序排序。因为这些申请是互不冲突的,按“开始时间”排序和按“结束时间”排序的效果是相同的。(5)函数work(i)返回的是“预约序号”为i申请安排到教室序号,若找到则返回的p值为教室序号,由于p的初值为-1,所以未找到的话,p的值不会被修改,所以函数的返回值为-1。)高三技术 试题卷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