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第2框:自由平等的追求一、学习目标:1.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明确珍视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利,知道特权的含义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2.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增强自由、平等意识,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面对不平等的现象能够依法维权。3.增强自由平等意识,崇尚法治精神,学生能正当行使权利的观念,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难点: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和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三、教学方法和工具1.调查问卷法、自主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自由和什么是平。知道了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必要的自由是对自己的保护。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在今天的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学生集体思考:视频中的少年大闹疫情防控卡点,不服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管理,破坏防控设施,他为什么敢如此蛮横?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法治标定了自由的边界,守住法律的底线,才能享有自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践行自由和平等。展示课题,重点知识。(二)新课学习:出示学习重难点:1、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自由平等的追求(板书)一、珍视自由(板书)环节一: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导入时的材料(见课件)(体现A3、A10能力点)问题: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判断该少年的言行是否正确?为什么?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师生作出小结。小结:他的行为是错误的,是对自由的错误认识。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守住法律的底线,才能享有自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材料中大闹疫情防控卡口,该少年不服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管理,破坏防控设施,还自称“我爸是县委的,打我啊!”说明他具有不良行为(违反道德),如果不加以抵制,很容易导致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也会失去自由。小活动:检查学生对权利和自由的知识的掌握。总结:我们应如何珍视自由?(1)要求:珍视自由,就必须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课件展示材料,学生思考 (体现A10能力点)该少年如此蛮横的言行会造成哪些危害?这一案例对你做到珍视自由有什么启示?学生自主讨论回答,教师总结。(2)要求: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珍视自由的一些具体做法那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去践行平等呢?二、践行平等(板书)环节二:探究与分享:如何对待特权教师引用两个案例(见课件)(体现A3能力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请你评价上述案例中何炎仿、李文杰的行为?对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教师总结:在全国抗战疫情的大局中,运用特权维护自己的个人私利,是对平等的践踏。(二)如何践行平等?(1)要求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严格按制度办事。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引出特权的定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环节三:材料分析(见课件)材料分析:2020年2月20日,山东省报告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02例(含山东省任城监狱200例);湖北省也有报导:湖北监狱系统有27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司法部表示:对监狱确诊的病例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按其他患者完全一样的办法隔离救治,确保第一时间入院治疗,加强罪犯的心理疏导,组织罪犯拨打亲情电话和开展视频会见。思考:司法部的行为表明了什么?教师小结: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监狱中的罪犯同样平等的享有生命健康权。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准则,平等的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监狱法第7条第1款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小结: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2)要求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求):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环节四:探究与分享p97:就业歧视(课前问卷体现,课件出示材料)思考与讨论:(体现A1、A10能力点)(1)你认为这件事情对于张某而言,是公平的吗?(学生思考回答)(2)如果你是张某,你会怎么做?(教师提示,学生思考回答)思考:案件的审判结果对你有何启示?小结: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你能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歧视吗?(学生举例)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是对的,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歧视,例如:就业歧视现象,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婚姻歧视、身高歧视、残疾歧视、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属相歧视、酒量歧视、等等……得出结论: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求)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师生共同作出小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珍视自由,一是要了解自己的权利的价值,二是要依法行使权利;知道了如何践行平等,一是要反对特权,二是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三是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四)教学板书自由平等的追求珍惜权利珍视自由依法行权反对特权平等尊重2.践行平等 敢于抵制落实平等原则,增强平等意识(五)课堂练习:2道随堂检测,当节完成(六)课后作业:做能力培养与测试练习册视频播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