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眼睛和眼镜 教案 2023-2024学年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8 眼睛和眼镜 教案 2023-2024学年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8.8 眼睛与眼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的讨论交流,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保护视力的意识,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重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及近视与远视的形成与矫正。
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与矫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欣赏:睁大眼睛看世界……
二、探究新知
认识自己的眼睛
【思考】你知道眼睛是如何清晰地看到物体的吗?
【结构】
1、你知道眼睛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2、你知道眼睛这些部分的的作用吗?
【眼睛结构】眼睛各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晶状体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一般5cm,具有成像作用
视网膜
布满感光细胞,相当于光屏,视觉暂留功能
【总结】眼睛为何能看到物体?
【原理】当u>2f 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
眼睛的调节
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即焦距来实现
【说明】
眼睛调节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的两个极限点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2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约25cm,叫做明视距离。
【思考】所有人的眼睛都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吗?
眼睛是靠睫状肌的调节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三、合作探究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特征: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成因:
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总结:晶状体过凸,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特征: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成因:
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镜)
总结:晶状体过平,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视力的矫正
【眼镜度数】不同程度的缺陷配不同度数的眼镜
眼镜的度数 =100/f
A.计算时 f 以m为单位
B.凸透镜度数取正数
C.凹透镜度数取负数
【换算】
1、某同学测得他奶奶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cm,则此眼镜
的度数为 度。
2、某同学测得自己的眼镜度数为-500°,则此眼镜的焦
距为 cm。
视力的保护
【方法】如何检查和保护自己的视力?
三“要”
1、读写姿势要端正
2、日常用眼要卫生
3、眼保健操要坚持
三“不”
1、强光弱光不写字
2、走路坐车不看书
3、电子产品不常看
照相机和眼睛的异同点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
五、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