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目标】一、内容标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二、知识与能力: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2、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三、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新旧教材比较】以往分布于两章四节内容,目前设置为一课,过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共有课文按时间顺序排列了四个子目:1.“三元里抗英”是第一次自发反侵略斗争;2.“左宗棠收复新疆”介绍清朝的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土而作的积极努力;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4.“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扰斗争的壮丽诗篇。所罗列的“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三元里抗英”、“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只是中国近代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典型。三元里抗英斗争扩充为一个子目,比较详细展开,地位更为突出;左宗棠收复新疆原来属于课文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内容,现在为正文一个子目,描述比较全面。左宗棠率领清军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了新疆,清朝的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土而作的积极努力;台湾人民浴血奋战,反对日本吞并台湾,其篇幅有所增多;【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840年到190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并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几次战争的画面。)正是这些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严重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我国从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但为什么是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而不是殖民地国家呢?是列强不想吗?从上一节的瓜分狂潮中可以看出,它们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为什么不敢呢?正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让列强胆寒了。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⑴ 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⑵ 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⑶ 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2、经过:(略)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慨。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⑴大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⑵小环境:俄英竟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3、收复伊犁: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4、新疆设立行省:1884年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控制。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发生于1894年9月⑴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⑵海战经过:由学生自己阅读后,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性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甲午海战》的片段,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军民的大无畏精神,重点应让学生掌握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⑶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图表,说明中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是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大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而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可以设问全军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⑴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⑵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结合书上的地图去理解,最后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⑶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四、义和团反帝运动1、 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⑴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⑵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⑶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⑴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①运动中心转移原因: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②发展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清政府对义和团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⑵义和团发展表现: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此处可设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⑴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⑵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⑶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里可以稍加拓展)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阴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⑶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本课小结】面对列强侵略,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前者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后者如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矛盾的因素,使他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图片导入情境,诗篇导入内容。学会读诗解史,教会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并展开阐述。2、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教会学生分析归纳斗争的特点。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二、重、难点重点:概述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三、教学过程导入:历史是什么?古板的历史老师说: 历史是过去了的时间!吹牛大王说: 历史是光辉的太阳!破落户说: 历史就是一部《红楼梦》!军事家说: 历史是鲜血染成的长河!政治家说: 历史是透视未来的明镜!道德家说: 历史是天真无邪者不可翻阅的淫秽书刊!奋斗家说:历史是一页页白纸等着后人画写!法学家说: 历史是惩恶扬善的宣言书!碌碌无为者说: 历史爱是什么就是什么,它与我有什么相干?教学:历史是过去了的时间!师说:110年前,八国联军侵华;115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午战争后签定《马关条约》;170年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每一场令国人辛酸的战局前后都有一篇篇悲壮的故事……师说:让我们阅读书本,来完成一张表格(内容完整见下面)阶段 事件 地位或特点鸦片战争 前 禁烟运动 沉重打击英国殖民贸易的斗争中 三元里抗英 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甲午战争 中 黄海海战 中日海军决战/爱国军人为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后 反割台斗争 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斗争甲午战后,八国侵华前 义和团运动 面临瓜分狂潮,中国人民挺身而出的又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注意:地位或特点由学生归纳注意:教师展示学法提示——学法小贴士:这些事件的阶段可以理解为背景,分析原因时必须从大背景中得出师说:教师通过四个诗篇的展示,并结合相关问题让学生知道相关史实诗篇一: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取得一定成果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诗篇二:此日漫挥天下泪,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挽联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问题 (1)挽联中提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指的是谁 据材料并结合书本知识指出为什么此人配得上如此称颂? (2)除此“公”外你还能介绍黄海海战的其他一些英勇人物吗? (3) 黄海海战的结果如何?)诗篇三: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邱逢甲《春 愁》(问题:(1)这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 结果如何?(3) “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诗篇四: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义和团揭贴(问题:(1)请你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义和团的揭贴”,归纳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2)左图是义和团运动形势图,结合书本说说发展历程?并分析清政府改变对其态度的表现及原因。(3)借助义和团揭贴,结合书本说说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师说:请同学们归纳近代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生回答:①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②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③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二)历史是透视未来的明镜!师问:从上述特点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认识?师展示材料一:冰心的遗憾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贾国荣《冰心的遗憾》师展示材料二:当年的北洋舰队亚洲排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排第八,更有着远东绝无仅有的排水量七千多吨、300多毫米主炮的铁甲巨舰——定远、镇远(要知道,之后整整一百年,中国再也没有过如此的巨舰,直到买了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才算勉强追平)。......结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不可思议!海陆军无一胜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丢掉了朝鲜、台湾,并赔了两亿六千万两白银!那可是日本六年的国民收入呀,那笔钱足够把全世界的铁甲舰都买回来了!——《再论中国和日本》BLOG师展示材料三:“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师展示材料四:在签定《马关条约》时,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有过以下对话: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臣(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革或改进呢?为此我深感遗憾。李:先生,当时听你谈论此事,不胜钦佩,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我对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也十分羡慕。可是,我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我简直不能按自己的愿望行事。伊藤:“除对善良的人外,天意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贵国愿意努力行动,上天无疑会帮助贵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上天对地上的人们一视同仁。根本的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S.腾和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映》生回答:认识一——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生回答:认识二——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是近代前期反侵略斗争不能取胜的根本原因。生回答:认识三——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生回答:认识四——要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必须要民族自强(发展生产力)!(三)历史是一页页白纸等着后人画写!师展示江泽民民的一段话:深切怀念一切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富强而英勇献身和毕生奋斗的先烈先辈们。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诗篇五:“沉沉鼾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谢瓒泰题于《时局图》师:历史无言,精神不朽。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历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师:国耻永不忘,民族当自强!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 ——《读者》小结:历史是过去了的时间!历史是透视未来的明镜!历史是一页页白纸等着后人写画!四、教学反思1、对这堂课,是满意的!因为充分发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了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发挥了人文学科的优势,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2、课堂中教师层层导入,深入浅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但如果多一些时间给他们互动,效果则会更好。不过,此课堂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在备课过程中我还是有所考虑的:第一,学生刚进入高中,对历史的学习较多停留初中感性的阶段,理性思维的缺乏需要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培养;第二,本节内容主干知识明朗学生易把握,但若深挖下去很能做文章,让学生互动课堂上感觉热闹实际空洞,所以本人结合了多个材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三,所教学生为理科班,不大善于表达,归纳能力有待培养,所以很多个需要学生描绘的知识都设计了精细的题目。3、由于教材内容较多,本人科学精选了讲解内容,比如删掉了“左宗棠收复新疆”,但在授课过程中还是觉得时间紧张。4、虽提醒学生该做些准备工作,可能由于教师没给予充分的指导,学生对书本还是不够熟悉,以至影响课堂节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参考教案1.doc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2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参考教案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