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第一单元第3节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课件(共17张PPT) 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二第一单元第3节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课件(共17张PPT) 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化学 
1
1、知道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主要方法;
2、能通过实验认识金属铝的性质;
3、能够设计化学实验验证自己猜想。
新 课 引 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 验
【实验1】把一支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然后向烧杯中缓缓倾倒CO2,观察现象。
【实验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加热上述液体,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蜡烛熄灭
实验2:通入CO2后,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加热试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实验1: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2: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化学实验是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主要方法
观察物质的外观
预测物质的性质
实验与观察
解释及结论
发现特殊现象
提出新问题
根据物质类别、反应规律、已有知识等
实 验
【实验1】观察铝片在打磨前后的光泽。
【实验2】用坩埚钳夹持未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观察实验现象。另取一块打磨过的铝箔,重复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打磨前表面发暗,打磨后为银白色。
实验2:两块铝箔都熔化,且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铝熔点较低,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可以保护内部的铝不被继续氧化。
实 验
【实验1】将一小段已除去氧化膜铝片放入盛有2mL 1mol/L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将一小段已除去氧化膜铝片放入盛有5 mL 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铝与盐酸、NaOH溶液均能反应,产生氢气。
实验1:铝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实验2:铝片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泡,点燃气体发出爆鸣声。
铝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地柔软,密度较小(2.70g/cm3),熔沸点较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
1、与O2的反应:
4Al + 3O2 = 2Al2O3
在空气中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能力。且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2、与酸的反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3、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偏铝酸钠
为了研究某个化学问题,我们往往会依据一定的化学原理作出假设,并设计一定的化学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例如:为了了解不同催化剂(FeCl3、CuSO4)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设计思路】在同温同压下,向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份双氧水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FeCl3溶液、CuSO4溶液,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比较两者的催化效率。
实 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双氧水溶液,再向双氧水溶液中分别滴入0.1mol/L 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各1mL,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都有细小气泡产生,滴入FeCl3溶液产生气泡更快些
FeCl3的催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