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 诱导公式第1课时 诱导公式(一)【学习目标】 1.借助圆的对称性理解诱导公式二、三、四的推导过程. 2.掌握诱导公式一~四并能运用诱导公式进行求值、化简.◆ 知识点一 诱导公式二~四终边关系 图示 公式公 式 二 角π+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 对称 sin(π+α)= ,cos(π+α)= ,tan(π+α)= 公 式 三 角-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 轴对称 sin(-α)= ,cos(-α)= ,tan(-α)= 公 式 四 角π-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 轴对称 sin(π-α)= , cos(π-α)= , tan(π-α)=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1)诱导公式三可以将任意负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正角的三角函数值. ( )(2)诱导公式中的角α一定是锐角. ( )(3)由诱导公式三知cos[-(α-β)]=-cos(α-β). ( )(4)在△ABC中,sin(A+B)=sin C. ( )◆ 知识点二 诱导公式的本质所谓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就是将角±α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α的三角函数.◆ 探究点一 给角求值例1 (1)cos的值为 ( ) A. B.-C. D.-(2)cos 225°+tan 240°+sin(-60°)+tan(-60°)的值是 ( )A.-- B.-+C.-- D.-+(3)sincostan= . [素养小结]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诱导公式化归为锐角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具体步骤为:负角化正角→正角化周内角→周内角化锐角→求值.◆ 探究点二 给值(式)求值例2 (1) 已知sin α=,且α为第二象限角,则cos(π-α)= ( )A.- B.C.- D.(2) 若tan=4,则tan= ( )A. B.-C.4 D.-4(3)已知cos(α-55°)=-,且α为第四象限角,则sin(α+125°)= . 变式 (1)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且cos α=-,则sin(α+π)= . (2)已知sin=,α∈,则cos= . [素养小结]解决给值(式)求值问题的策略(1)解决给值(式)求值问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所给条件与所求式之间的角、函数名称及有关运算之间的差异及联系.(2)可以将已知式进行变形向所求式转化,或将所求式进行变形向已知式转化.◆ 探究点三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例3 化简:.变式 化简:.[素养小结]三角函数式化简的常用方法:(1)合理转化:①将角化成kπ±α的形式,其中α∈[0,2π),k∈Z;②依据所给式子合理选用诱导公式将所给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α的三角函数.(2)切化弦:一般需将表达式中的正切函数转化为正弦、余弦函数.5.3 诱导公式第1课时 诱导公式(一)【课前预习】知识点一原点 -sin α -cos α tan α x -sin α cos α-tan α y sin α -cos α -tan α诊断分析(1)√ (2)× (3)× (4)√【课中探究】探究点一例1 (1)D (2)A (3)- [解析] (1)cos=cos=cos=cos=-cos=-.(2)cos 225°+tan 240°+sin(-60°)+tan(-60°)=cos(180°+45°)+tan(180°+60°)+sin(-60°)+tan(-60°)=-cos 45°+tan 60°-sin 60°-tan 60°=--,故选A.(3)sincostan=-sincostan=-sincostan=-.探究点二例2 (1)D (2)D (3) [解析] (1)∵sin α=,且α为第二象限角,∴cos α=-=-,∴cos(π-α)=-cos α=,故选D.(2)因为tan=4,所以tan=tan=-tan=-4.故选D.(3)因为cos(α-55°)=-<0,且α为第四象限角,所以α-55°是第三象限角,因此sin(α-55°)=-=-.又α+125°=180°+(α-55°),所以sin(α+125°)=sin[180°+(α-55°)]=-sin(α-55°)=.变式 (1)- (2) [解析] (1)∵α为第二象限角,且cos α=-,∴sin(α+π)=-sin α=-=-.(2)因为α∈,所以α-∈,所以cos=cos=-cos=-cos== =.探究点三例3 解:==1.变式 解:原式====-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3第1课时 诱导公式(一) 导学案正文.docx 5.3第1课时 诱导公式(一) 导学案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