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次函数习题课教学目标1. 理解直线的几何意义;2. 理解一次函数与不等式、一次函数与方程组的关系;3. 关注“坐标三角形”的特征;4. 初步学习动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动线段的参数表示方法;5.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6.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重点1.理解直线的几何意义;2.理解一次函数与不等式、一次函数与方程组的关系;3.关注“坐标三角形”的特征;教学难点1.初步学习动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动线段的参数表示方法;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过程问题1 已知,如图,直线 与 x 轴交于点A,与 y 轴交于点B. 由此,你能读出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A点坐标(4,0);(2)B点坐标(0,3);(3)AOB的周长;(4)AOB的面积;(5)当为何值时,>0 ;(6)当为何值时,>3 ;问题2已知,如图,直线 与 x 轴交于点A,与 y 轴交于点B. 直线与 x 轴交于点C(-6,0)由此,你能读出什么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b=3;(2)与 y 轴交于点B(0,3);(3)AOC的周长;(4)AOC的面积;(5)当为何值时,> ;(6)当为何值时,> >0;(7)直接写出方程组的解;(8)直接写出方程组的解;问题3已知,如图,直线 与 x 轴交于点A,与 y 轴交于点B. 直线与 x 轴交于点C(-6,0).点P是直线BC上一动点,横坐标为m,且m>0,过点P作PFx轴于点F,交直线AB于点E。(1) 写出点P、E、F的坐标;(2) 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线段PE的长;(3) 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线段EF的长;(4) 就线段PE与线段BO的关系,你能提出问题吗?(5) 就线段PE与线段EF的关系,你能提出问题吗?(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P(m,);E(m,);F(m,0)(2)PE=-()=;(3)当04时,EF=。(4)当m为何值时,PE=BO (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BOEP为平行四边形?)(5)当m为何值时,PE=EF (当m为何值时,PE=3EF )(6)当m为何值时,BPE的面积为5 ?(7)当m为何值时,BPE的面积是EFA面积的3倍?课后作业:提出一个关于线段PE的好问题,并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