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新知导入学无止境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学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过于自大,不求上进,又怕撕下对联会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两个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东坡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习永无止境。即将毕业,我们不仅要立足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完成初中的学习任务;而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话题《学无止境》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6.1 学 无 止 境教学目标1.道德修养: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增强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2.法治观念: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3.健全人格: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4.责任意识: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目标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1.我们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2.为什么说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二、在实践中学习3.我们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4.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学习?第一目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压力小测试请先闭上你的双眼。用正常的眼神去看以下图画20秒钟。压力小测试你看到上面的图片是怎样的情况?A、是静止不动 B、缓慢转动 C、高速旋转1、如果你看到图片是静止不动的,证明你没有什么学习压力;2、如果你看到图片中的花瓣是有一点点缓慢转动的,那就证明你存在着一定的学习压力;3、如果你看到图片是高速旋转的,证明你学习压力很大。那么你的压力来自哪里呢?父母、老师的期望,升学压力成绩下滑新知讲解1. 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怎么做)某中学九年级的新生齐聚一堂进行动员大会。各班代表介绍班级目标和口号,10个班级根据自身情况立下弘愿,大声喊出敢拼敢搏的誓言。介绍目标这一环节,每班都清晰说明整个班级的总体目标和期待,大部分班级还陈列出了每门学科的学科目标和整体规划,充分展现出孩子们已经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动员大会后,九年级各班教室里张贴了下面的标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不苦不累初三无味,不拼不博人生白活。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思考:为什么学校会给初三学子贴出这样子的激励语?①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新知讲解小清的压力思考:你如何评价小清的做法?提示:(1)小清在考前突击违背了作息规律,损害身体健康,也不能真正提高成绩;学习问题埋怨家长,是推卸责任、不理解家长的表现。(2)小清没有正确对待面对学习中的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她应该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完成学习任务。新知讲解正确认识学习压力(1)产生原因:①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我们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2)具体表现:感到担心、紧张、焦虑。(3)正确态度: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是好还是坏呢?新知讲解压力是把双刃剑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学习效率没有压力适度压力过度压力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适度的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学习大有帮助哦!压力的双重影响消 极没有压力失去动力停滞不前过度压力焦虑增加效率降低积 极适度压力激发干劲和潜能,表现更积极新知讲解1. 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怎么做)中考快到了,很多同学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中。但小青最近晚上却经常失眠,夜里经常做噩梦,经常梦见自己在考试中有许多题目不会做,考得一塌糊涂。白天上课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和疲惫,无论如何也集中不了精神看书,学习效率非常差。吃饭也没有胃口。思考: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②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要坦然面对。方法与技能P68缓解考试压力的几种方法(措施)转移注意力。 不要总想着考试,听一听舒缓的音乐,以缓解内心的压力。如: 听歌、跑步、打球......保持身体放松。当意识到自己紧张时,可以深呼吸一下,这样做非常有效,能够及时使身体放松下来。心理学研究表明,脸部保持微笑容易唤起人的愉快记忆。如:深呼吸、保持微笑......自我暗示。经常提醒自己,我能够做好,我能行。。保持适度紧张。考试之前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学会与这些情绪和平相处。1234新知讲解孔子晚年反复阅读《周易》,以至于穿连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东晋时期的祖逖与好友相约,每天鸡叫时起床舞剑。后来他们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囊萤映雪悬梁刺股这些成语典故,都表明了古人勤奋学习的态度。学习能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已成为我们相伴而行的一种生活方式。读教材P68探究与分享·思考图片说明了什么?新知讲解1. 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怎么做)2020年以来,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中小学不断停课居家隔离。停课不停学,各地学校不得不选在线上教学。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教与学的形式,但改变不了莘莘学子的学习激情,方舱内、房屋外、山崖边……条件固然艰难、前途虽然渺茫,但他们学习奋进的劲头不减。思考:疫情中,为什么他们还在坚持学习?③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堂笔记1. 如何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怎么做)①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②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要坦然面对。③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堂笔记2.为什么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P69①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 (对人类)②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对青少年) 第二目二、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讲解纸上谈兵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仅要重视书本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名言赏析这些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讲解材料: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在标准公布的劳动课程内容结构中,日常生活劳动任务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课程改革后重视劳动课、综合实践课程,这说明了什么?①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新知讲解改革先锋许振超,原本只上过一年多初中。刚进港口的时候,别人上班拎个饭盒,他却多带一本书;别人周末去逛上海滩,而他一门心思地泡在码头上鼓捣图纸。许振超能够成为世界级“桥吊专家”,靠得就是30多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从不间断地刻苦学习。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工作学习中主动服务社会。课堂笔记3.我们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为什么说“实践出真知”)①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P69②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P69 ③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P70如何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讲解4.怎样在实践中学习?“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徐振超原本只上过一年多初中。刚进港口的时候,别人上班拎个饭盒,他却多带一本书。到上海港口学桥吊,别人周末去逛上海滩,而他一门心思地泡在码头上鼓捣图纸。30多年来,他时常警醒自己不能满足一知半解,特别重视知识更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徐振超能够成为世界级“桥吊专家”,靠的就是30多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从不间断地刻苦学习。这对我们有何启示?①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新知讲解观图片,在实践中学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结合图片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学习?②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新知讲解看图片,说说你有何感受?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新知讲解4.怎样在实践中学习?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86岁开始使用电脑,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91岁时当开博客当“博主”。91岁时,他出版的著作已达80部。河南有一位71岁的老人,名叫柳玉春,在经过了第5次的高考后,终于被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过42年的勤奋刻苦,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从农民变为了一名大学生。这对我们有何启示?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方法与技能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p72(1)主动学习,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2)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阶段,采用课堂、自习、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3)坚持不懈,学习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4)培养敏感性,能够敏锐发现新事物、新现象。课堂笔记4.怎样在实践中学习?P70-71①②③①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②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三目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学无止境1.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压力?2.为什么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3.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4.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拓展提升最高科技奖课堂练习1.面对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存在,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②不会学习的人才会感到有压力,聪明的人不会有压力③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潜能,为自己增添动力④只要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就能取得好成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课堂练习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谈到收徒条件时说:“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这条看起来充满土味儿的“门规”引发热议。下列看法,你赞同的是( )A.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习B.书本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了C.科技的进步取决于实践能力D.优秀科学家都能慧眼识英才课堂练习3、有人问爱因斯坦:“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 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说:“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它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去探索。”为此我们要认识到( )A.学无止境,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 B.学习就是舒舒服服地休息C.大圆和小圆是数学问题 D.物理学识是有限度的A课堂练习4.有人说:初中毕业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中考便是我们人生转折的关键一战。同学!此时你正身处考场,“鸭梨山大”吧!别急,缓解考试压力有妙招,其中不可取的是( )A. 深呼吸,保持身体放松B. 自我暗示,我能做好C. 听音乐,转移注意力D. 保持适度紧张,挺好C课堂练习5、近年来,宝典、高参、秘籍等考场速查资料在一些初中开卷考试中受到部分学生追捧。这些价格不菲的资料号称“考题全押中”“有我在手,考试必胜”,实则内容庞杂,粗制滥造,急功近利,误人子弟。部分学生听信宣传,抱着侥幸、投机心理,考试时妄想按图索骥,照抄答案,结果耗时费力,事与愿违。这告诉我们( )A.速查资料就是好,试题答案全找到 B.学会学习最重要,增强实力是正道C.开卷考试就让抄,使用速查效率高 D.考场速查很流行,略有玻疵当宽容B课堂练习(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研学旅行寓“教”于“行”,边走边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这说明研学旅行有利于( )①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超越②实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③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身素质④提前进入社会,迎接各种考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在实践中学习的意义。②③:分析题文,研学旅行边走边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说明研学旅行有利于实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身素质;②③符合题意;①:这不符合研学旅行的意义;①不符合题意;④:这不是提前进入社会,我们依然要坚持完成学业;④错误;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7.(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初中毕业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 )A.认清现实,向困难低头 B.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C.自我休闲,游乐人生 D.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必实践【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在实践中学习。B: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故B符合题意;A: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故A说法错误;C:游乐人生体现的是享乐主义,这是不可取的,故C说法错误;D: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课堂练习8.(2023年广东省)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组织了各类读书活动,引发了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热潮。此类活动让青少年( )A.结束校园生活,规划好职业生涯B.激发学习热情,消除学习压力C.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D.遵守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终身学习。C: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组织各类读书活动,有利于让青少年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故C说法正确;A:青少年不能结束校园生活,故A说法错误;B:“消除学习压力”说法太绝对,故B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下6.1学无止境2023.pptx 视频一:最高科学技术奖.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