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 师生交往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2 师生交往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弘扬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法治观念: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的要求
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是什么使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矛盾状态?
教师引导:“权威--遵从”的不对等关系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往。而今天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那么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师生交往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就是:师生交往。
二、探究新课
目标导学一:教学相长
活动一:小组讨论与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情景,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同时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设问:1.《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那么什么是教学相长呢?
总结: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回忆你跟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哪些细节能够体现这种交流互动促进了老师更好地“教”?
3.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
教师小结:3(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教师过渡:林肯曾经说过:“世人都喜欢赞扬。”赞扬,特别是来自于老师的赞扬特别能够建立学生的自信,但是与老师的交往过程中,不只是有肯定,也会有批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小齐的课堂风波: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教材P67)
设计意图:通过探讨小奇的经历,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并初步具备能够合理应对老师批评的能力。
说一说: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提示:
1.语文老师的表扬是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期待,有助于激励我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数学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2.我会对小奇说,不要在上课时写小说,这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会建议他在学习之余再进行文学创作,等等。
教师小结:3(2)作为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目标导学二:亦师亦友
活动三:名人与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尊师故事,感悟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并使自己从各个方面及细节上学会用语言和行动尊重老师。
故事一:1937年1月,老师徐特立60岁生日时,毛泽东写信祝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故事二:习近平曾说过:“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来到母校北京八一学校看望师生。78岁的田潞英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曾担任习近平小学四年级时的班主任。她对当年这位学生的印象是:“特别厚道、老实”“善良”“尊敬老师”。
故事三:书P68“探究与分享”  
1.从这几位名人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师生交往的状态?★我们应该怎样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提示: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2.对老师的尊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3.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教师小结: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即使不欣赏某位老师的风格或者教学方式,也应该在人格、个性和劳动成果等方面给予最起码的尊重。
活动四:出谋划策
设计意图:通过出谋划策,让更多的学生有意识跟老师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亦师亦友地和老师交往。
老师:“今天为什么不写语文作业?”学生:“我今天心情不好。”老师:“心情不好,就不写作业?今天放学后留下来!”
1.你觉得这位同学会怎样对待与老师的这次矛盾冲突?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请你为该同学出谋划策。
教师讲述: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教师小结:★(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拓展空间:感恩我的老师
  设计意图: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感谢、赞美和关心。
1.寻找老师打动你的瞬间
2.用短信、邮件、书信、便签、心愿卡等形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三、课堂总结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几个环节,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巨大潜力,一节课下来轻松愉悦,效果甚佳,犹如顺水行舟,事半功倍,酣畅淋漓。通过课件、图片的制作、展示,有效地弥补了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大大丰富了本节课的内涵。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最大的空间,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