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1.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2.能整理碳单质、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钙之间的转化关系。3.学会用分类、对比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体会物质的微观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含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物质的微观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情境创设【教师活动】你知道目前存在的物质大约有多少种吗?你知道组成物质的元素有多少种吗?【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前面的知识猜测答案。【教师活动】据报道,2019年5月8日,一个权威机构宣布第1.5亿种化学物质被注册了。截至目前,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为什么仅有一百多种的元素却能组成上亿种物质呢?怎样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接下来,一起通过回顾含碳物质的知识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设计意图】通过元素种类与物质种类的巨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梳理一、含碳物质的分类【教师活动】在面对较多的事物时,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分类,找到这些事物之间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减少重复记忆。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你能根据某种规律对它们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教师活动】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碳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性质等进行分类。研究不同的问题时,选用合适的分类方式,往往能够事半功倍。下面我们从微观视角分析几组不同物质的区别,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学生活动】分析碳酸钙和碳酸、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金刚石和石墨这三组的区别。【教师活动】从微观视角看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设计意图】能用分类的方式构建知识体系,能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二、碳的单质的结构、性质及用途【教师活动】物质的结构与组成决定着物质的性质、用途。下面我们先来回顾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一”的内容。【设计意图】回顾金刚石、石墨、木炭(或活性炭)的性质及用途。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教师活动】对比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接下来我们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回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二”的内容。【设计意图】回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四、单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活动】单质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还可以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这三者的化学性质是否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呢?它们的化学性质又决定了哪些用途?【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三”中1、2的内容。【教师活动】我们是通过化学反应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利用化学方程式能简便地表示出化学反应的很多信息,下面一起来回顾本章所学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三”中3的内容。【教师活动】本章学习了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你能通过某种方式整理一下吗?【学生活动】根据碳及含碳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进行整理。完成“学习任务三”中4的内容。【教师活动】我们也可以对学过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帮助我们记忆。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分类方式?【学生活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回顾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在此基础上深入复习化学方程式,并通过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分类两种方式辅助记忆。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教师活动】什么是温室效应?【学生活动】二氧化碳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的现象。【教师活动】温室效应是有益还是有害的?为什么温室效应会不断增强?为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哪些措施?【学生活动】结合其他学生回答与教师点评,自我纠正。【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简单回顾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六、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师活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学生活动】(1)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2)确定采用的实验装置;(3)确定如何验证气体是所需气体。【教师活动】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回顾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四”中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形式,从一般到特殊,回顾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七、其他实验问题【教师活动】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除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外,我们还一起经历了“木炭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你的实验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下面通过几个问题检查一下。【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五”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实验的方式,复习常见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强化实验探究能力。课堂小结本课主要通过分类、对比的方式复习碳的单质的结构、性质及用途,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通过构建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梳理本章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提问的形式回顾温室效应的知识;按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重新经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整个研究过程;最后汇总了本章其他实验涉及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项。培养了学生科学化、系统化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验能力。板书设计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含碳物质的分类二、碳的单质的结构、性质及用途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四、单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六、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七、其他实验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