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第2课时)
1.通过根据单质碳的用途推测并验证其化学性质,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和现象。
2.知道碳与氧气、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的产物,了解还原反应。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木炭粉末、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升降架、网罩、火柴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介绍有关碳的应用的事例,让学生回答这体现了碳的什么性质?
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现代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的文件要求用碳素笔(笔芯的油墨主要由石墨制成)书写。
【学生活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与归纳,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激起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兴趣。
新知探究
一、认识碳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介绍有关单质碳的应用事例,让学生总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生活中常利用木炭燃烧取暖、烧烤。高炉炼铁工艺将铁矿石(主要成分为铁和氧的化合物)、焦炭混合后置于高温环境中,最终获得单质铁。
【学生活动】单质碳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与温度有关。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当温度升高时,单质碳的活泼性增强,可以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在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点燃的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铁的氧化物发生反应。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生产、生活中单质碳的相关应用,初步认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体会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二、碳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活动】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怎样验证产物是否为二氧化碳?
【学生活动】可以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验证,如果燃烧产物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教师活动】尝试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比较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思考:单质碳分别在何种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学生活动】生成二氧化碳时,每12份质量的碳需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时,每12份质量的碳需要与16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知,在氧气充足时,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教师活动】相同质量的碳,充分燃烧比不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不充分燃烧不仅产生一氧化碳,危及健康,而且不能充分利用燃料。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在回顾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基础上,认识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并通过比较两者的化学方程式,归纳两种反应发生条件的区别。最后点出碳不充分燃烧的缺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活动】出示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并对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析两套装置的异同,推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1)网罩的作用是什么?(2)实验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还是先熄灭酒精灯?(3)为什么要待试管冷却后再倒出试管里的粉末?
【学生活动】(1)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2)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被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3)防止高温下铜在空气中被氧化。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反应的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现象: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处有无色气泡逸出;过了一会儿,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猜想可能的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铜等。开始加热时,试管中的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而逸出;温度达到高温后,木炭与氧化铜开始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为铜,另一种生成物是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三”中的内容。
【教师活动】对比铁与氧气的反应、氧化铜与碳的反应,回顾氧化反应和氧化性,讲解还原反应的概念。碳具有还原性,让学生写出碳还原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四”和“学习任务五”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反应产物,体会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直观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对比氧化反应,建立还原反应与还原性的概念。
课堂小结
本课从单质碳的用途入手,主要介绍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时不活泼,具有可燃性,高温时具有还原性。并进一步认识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第2课时)
一、认识碳的化学性质
二、碳与氧气的反应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碳与铁的氧化物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