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人教版(部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爱父母,在行动》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爱父母,随时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2.过程与方法:学习他人关爱父母的好做法,通过课堂讨论交流落实到关爱父母的实际行动中。3.知识与能力:了解父母、关爱父母有多种方式方法,将对父母的爱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理性思维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劳动意识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学会学习:勤于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第二部分。《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侧重讲孩子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在行动中。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中第 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和第 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的,教学这部分时,要着重定位于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唤醒学生对父母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懂得帮助父母改掉不健康的习惯也是对父母的爱。2.将对父母的爱付诸行动,并持之以恒。难点: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形成更温馨的家庭氛围。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学习本课的是 8—9 周岁的儿童,因为认知水平有限,从小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不会主动关注父母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爱,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有误解和不能体察的问题,也有理所当然享受父母关怀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孩子都是爱父母的,可他们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父母,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爱,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让他们关注和体谅父母,获得内心世界对父母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故事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个周末过得怎么样?有个小朋友叫林林,他上个周末过得不仅不开心不快乐,还十分的委屈!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幻灯片,林林在干什么?正准备吃什么饭?(晚饭)他在等谁吃饭?原来等爸爸回家吃晚饭,晚上十点十分爸爸终于回家了,“爸爸,你怎么现在才回来?”说完,林林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甩手把门关上。师设问 1:林林爱爸爸吗?预设:生 1:爱。但是他不理爸爸。生 2:爱。因为爸爸回家晚他懂得担心爸爸。师设问 2:那爸爸感受到林林的关心了吗?师:林林明明很担心爸爸,爸爸怎么没感受到对他的关爱呢?预设 1:他没有告诉爸爸担心他。预设 2:他很担心却不理爸爸。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其实林林十分疼爱爸爸,但是他见了爸爸说话不好听。关爱父母不仅把爱放在心里,还要会表达爱,把爱落实到行动啊!引出课题。二、故事串联探究新知1、师: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林林不怎么会表达爱,林林也很苦恼,林林问:“那我怎么做爸爸才能感受到我的爱呢?”大家帮他出出主意好吗?(出谋划策,生自由发言)预设 1:扶爸爸坐下,给他倒杯茶。预设 2:给爸爸端盆洗脚水泡泡脚。预设 3:给爸爸捶捶背,揉揉肩。2、同学们的主意真不错!林林应该向你们多学习!有时候,爱就是一杯热茶,一句贴心的话,一盆洗脚水,一个温暖的拥抱。爱父母就要有一颗关爱父母的心。咱们道德与法治课本第 75—76 页上有几个关爱父母的小故事,咱们把他讲给林林听好吗?请打开课本75-76 页,一起来了解一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东东、杨敏、奇奇是怎样关爱父母的?(学生抓关键词找到他们的做法)出示故事一:东东:“爸爸,今天准备买什么菜?”爸爸:“你想吃什么,我就买什么。”东东:“爸爸喜欢吃什么菜,我就喜欢吃什么菜。”爸爸:“我的宝贝长大喽!这样好不好,你买我喜欢吃的菜,我买你喜欢吃的菜,看我们买得对不对。”小思考:你知道爸爸喜欢吃的菜吗?谁能说说故事一里的东东是怎样关心自己的父亲的?你知道自己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吗?我希望哪些不知道自己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饭菜的同学,从今天开始,吃饭的时候仔细观察,把爸爸妈妈平时喜欢吃的饭菜记在心里,有时间给爸爸妈妈买或者做他们喜欢吃的饭菜。因为家人之间的爱就表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说一说杨敏是如何关心父母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杨敏又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还有谁平时能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分担家务活?我们平时在家里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都是爱自己父母的表现。说一说奇奇关心父母有哪些表现?最后,我们再看看奇奇又是怎样关心照顾生病中的妈妈的?你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如何照顾他们?还有谁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做过什么?3、师:以上三个爱心小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关心父母,感恩父母就要落实到行动上。除了同学们以上说的这些,你们还做过哪些关心关爱父母的事情?预设 1:爸爸妈妈过生日,我提前为他们准备礼物。预设 2:爸爸下班回来,我会给他揉揉肩捶捶背。预设 3:我是家里的开心果,我经常给爸爸妈妈讲笑话逗他们开心。听了你们的回答,我感到十分的欣慰。我相信林林听了大家的发言一定有很多收获,我相信他一定学会了如何关爱父母,关爱父母不仅把对父母的放在心中,还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4、师:同学们,林林的爸爸那么晚回家他到底干什么去了?谁来猜一猜。预设 1:单位加班或者给别人帮忙。(那林林应该体谅爸爸。)预设 2:应酬喝酒。预设 3:搓麻将打牌。师:像刚才同学们说的搓麻将、打牌、喝酒、抽烟这些行为好不好?不好,因为它会影响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家庭和睦。林林就是因为爸爸喝酒晚回家才生气的,所以,这些都属于不良嗜好。5、师: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身上有这些不良嗜好,你们是不是很担心他们?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他们改掉这些不良嗜好呢?请同学们拿出调查表,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想一想爸爸妈妈身上有哪些不良嗜好,先找出来。再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帮助爸爸妈妈改掉不良嗜好的有效办法。对调查表可以选择或者补充说明。每一个小组讨论的都非常激烈,想必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可能有好多话要说,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组的好办法?分享之前,先找出不良嗜好,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帮助爸爸妈妈。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情景模拟,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师:同学们讨论的很认真,每一个小组都归纳总结出这么多好办法,老师听了好感动。今后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些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改掉不良嗜好。如果你成功了,请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为你们加油庆功!师:同学们,帮助爸爸妈妈改掉不良嗜好,这是不是爱父母?批评他们也是爱吗?看来,关爱父母还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三、表达心愿升华情感同学们,父母的爱就像是一把伞,给了我们一方无雨的晴空;父母的爱更是一盏灯,给了我们一片灿烂的前程,而我们的爱,便是父母前进道路上最大的动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我们温馨的家,让爱永远住进我们家!(欣赏歌曲《让爱永远住我家》)这节课上到这,我有点小激动,此时此刻,同学们是不是有许多心里话要对爸爸妈妈说?好,请同学们把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写到心愿卡上,写好后贴到心愿树上面,让爸爸妈妈看到你们写的心里话,感受到你们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四、任务驱动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关爱父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关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吧!爱,就要大声的说出来,今天回到家一定要深情的对爸爸妈妈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板书设计:11、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爱父母,在行动关爱父母的心关爱父母的行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爱父母,在行动》评测练习一、新知学习1.你爱父母吗?你觉得你曾经做过哪些事情可以体现你对父母的爱?2.你对父母是否了解?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父母爱吃的菜是什么?3.父母如果有些不良嗜好我们是否该批评?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不健康的习惯呢?二、新知学习1.看见奶奶择菜,我( )A.去帮忙 B.不理睬 C.快躲开2.妈妈让我买瓶醋,我( )A.继续看电视 B.爽快答应 C.不理睬3.妈妈一个人很孤单,我( )A.陪她聊天 B.不管不问 C.不知道4.爸爸妈妈在忙家务,我( )A.乱跑 B.自己认真做作业 C.一个人出去玩5.下面哪些做法是爱父母爱的表现?( )A.记住父母的生日 B.记住父母爱吃的菜 C.帮助爸爸戒烟6.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我现在还小,做不了什么事情,等我长大了再好好爱家人。7.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我们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8.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我们要对父母百依百顺,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思。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5.答案:ABC 6.答案:错 7.答案:对 8.答案:错【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孩子都是爱父母的,都有爱父母的自然情感,但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父母,也不知道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过去的教材在了解父母和如何爱父母上的引导比较少,这是设计本课的初衷。在教学中,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惦记、担心、心疼父母的情境,学生课上交流,每个环节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引导学生交流对父母有什么了解的环节中,学生用实物、照片、图画、文字等丰富的形式展示对父母的了解。教师精心安排小组有序地交流,善于抓住小组交流中比较重要的点,有效拓展了交流的深度,让学生对父母的了解不断走向深入。3.以真实的生活促进学习。学生用各种形式展示父母的特长,学生了解了父母的爱好、烦恼。通过展示活动,父母的形象在他们脑中逐步立体、丰满起来。总之,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发现学生年龄虽小,但是他们的心中都爱着父母。当教师问:在生活中,你有过担心、心疼和思念父母的时候吗?学生已有的情感很快被调动出来,纷纷诉说自己对父母的担心、心疼和思念的情景。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父母,课堂上通过小组展示,以丰富的内容引导学生由点到面,层层深入,走进父母的生活世界,多方面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喜怒哀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