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导学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感受探索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难点: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
课 时:1课时
预习生成:
1. 改变灯泡亮度的方法有哪些?
2.电阻一定时, 成正比;
3.电压一定时, 成反比。
新知探究:
【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1: 同一个小灯泡,用2节干电池做电源比1节更亮,说明什么?
演示实验2: 同一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时,灯泡更亮,说明什么?
根据两个演示实验,分析得出改变灯泡亮度的方法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 和 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知识点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3.在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4.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R = Ω
电压U(V)
电流I(A)
5.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
6.分析数据和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知识点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 ;要控制不变的量是 ;怎样达到这一目的 。
2.实验电路图
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
U = V
电阻R(Ω)
电流I(A)
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R—I关系图象。
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归纳整理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为:
巩固练习
1.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
A.2.0A B.0.25A C.3.0A D.0.50A
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23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 ;②_______ 。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
(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_______,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_。
(4)图23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______A。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片P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将 , 电压表示数将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 S 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B.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C. 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D. 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5.如图所示,若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 )
A.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D.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拓展提升
6. 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V,那么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它的电流是
A。
7. 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8Ω,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是与乙电阻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_ ;若将两电阻串联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他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8.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
(2)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的读数为 A.
(3)移动滑片P,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9.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如1图所示,甲为___ __,乙为___ 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2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向左移动.(导线不能交叉)。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______不变,闭合开关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做了三组实验数据,如3图表所示,请根据该图表中数据在4图中进行描点连线.
(4)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第二节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到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格式要求和计算方法,培养解答电学计算题的良好的习惯。通过对公式R=U/I的计算,知道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电阻的常用方法。
3.通过经历分析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电学计算,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欧姆定律的得出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2.难点:对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公式的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 时:2课时
预习生成: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新知探究:
【导入新课】
问:上节课通过探究实验,我们得出了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什么结论?
把上一节课的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即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内容: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公式的基本应用
问: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在数值上有怎样的关系?
1.公式: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 — R— — I— ——
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 求电流I
例题1: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电阻是40Ω,能不能用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测其电流?
(2) 求电压 U
例题2:一个电烙铁的电阻是0.1 K ,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加在电烙铁上的电压是多少?
(3) 求电阻 R
例题3: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5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的电流是250mA,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
3. 对电阻公式的理解:
例题4:由欧姆定律 推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为0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
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
(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先写物理公式再代入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知识点二】探究电阻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1.知识回顾:
欧姆定律公式: ;两个变形式: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探究电阻串联的规律:
(1)实验: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
(2)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相当于 、 相同, 增大,所以总电阻 。如右图所示。
3.探究电阻并联的规律:
(1)实验: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对比
(2)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相当于 、 相同, 增大,所以总电阻 。如右图所示。
【知识点三】用图象处理物理问题
例题5:同学把甲、乙两电阻接入电路,得到两电阻中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电阻阻值的大小为R甲____R乙 。
归纳整理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 欧姆定律公式: ;两个变形式:
巩固练习
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2.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能大于 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 )
A.5V B.15V C.30V D.36V
3.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关系是 ( )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4.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0.5A,可知它的电阻为 ,若给它加上 18 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 A,此时导线电阻为 Ω,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 A,导线电阻为 Ω。
5.要想使1000Ω的定值电阻通过8mA的电流,那么应给它加________V的电压;如果该定值电阻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 mA,那么它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___V。
6.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 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 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 _Ω。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 __,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 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 _Ω。
7.电阻Rl=7Ω,R2=5Ω,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此时电路总电阻为 __ Ω,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 A,R2的电压_________V。
8.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R2两端的电压为__ __V,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 _A。
9.为了得到10Ω的电阻,在30Ω、15Ω、8Ω、5Ω四个电阻中,可选_ _的电阻____联起来使用。
10.一个2Ω电阻和一个3Ω电阻串联,已知2Ω电阻两端电压是1 V,则3Ω电阻两端电压是_____ V,通过3Ω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 A。
拓展提升
11.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为原来的2倍 B.电阻为原来的2倍
C.电流为原来的1/2 D.电阻为原来的1/2
12.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
A.1 V、0.5 A; B.2 V、0.5 A; C.2 V、1 A; D.0.5 V、1 A。
13.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 )
A.0~0.6A,0~3V B.0~0.6A,0~15V
C.0~3A,0~3V D.0~3A,0~15V
14.两导体电阻R1=10Ω,R2=1Ω,并联起来使用时总电阻R的阻值范围( )
A.大于10Ω B.在1Ω与10Ω之间 C.小于1Ω D.无法确定。
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S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流表的读数将( )
A.A1不变,A2变大 B.A1变大,A2变小
C.A1不变,A2变小 D.A1变小,A2不变
16.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当 ( )
A.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大 B.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小
C.全校电灯开关都断开时最小 D.全校电灯少用时最小
17.电阻R1和R2并联在某电源上,且R1>R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
C.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 D.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
18.电阻值分别为R1=40Ω、R2=2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强度为0.2A,则通过R2的电流强度为______A。若不改变电源的电压,把R1和R2并联后再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则通过R1的电流强度为______A,通过R2的电流强度为______A。
19.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 A,求:
(1)通过灯L2的电流; (2)灯L1两端的电压;(3)灯L2两端的电压和灯L2的电阻。
20.小灯泡电阻为20欧姆,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是12伏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8伏特,要把这盏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怎样接入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将电路设计出来,并画出电路图。
课后反思: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学习目标:
1. 能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电阻的测量,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 通过记录电流、电压数据以及电阻的计算,培养数据分析归纳能力。
3. 运用欧姆定律的知识来进行电阻的测量,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善于动手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以及与实验相关的电路故障、电路动态的分析。
2.难点: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课 时:1课时
预习生成:
1.欧姆定律的内欧姆定律的公式: ;两个变形式分别是
2.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之一是用 测出电阻两端的 ,用 测出流过电阻的 ,然后根据 计算出阻值,此方法称 法测电阻。
新知探究:
【导入新课】
问:展示学生在实验基地动手做的收音机,提出问题:其中一个电阻断了,需要更换一个新的,怎样知道这个电阻的阻值呢?
引导学生做下面的题: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得到的启发:电阻的阻值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求算出来。
要利用变形公式R=求电阻,需要知道U、I值,用什么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
【知识点一】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1.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
(2)要测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图:
(4)选择实验器材:
(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7)实验时应如何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2.进行实验
(1)学生进行实验,组内分工合作。
(2)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的平均值R平/Ω
1
2
3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 ,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电阻的平均值:= Ω
【知识点二】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值
1.设计实验:同上
2.进行实验
(1)学生进行实验,组内分工合作。
(2)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的亮度
1
2
3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 ,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4)思考:灯泡的电阻能求平均值吗?
归纳整理
测电阻的原理及电路图:
巩固练习
1.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
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
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4.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的原因。
5.请将下图中的器材连接组成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并根据你连接的电路,说明要使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怎样移动?
6.如上图是小明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而连接的电路。他的连接有什么错误?请你帮他指出并纠正过来。
7. 如下右图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物连接图,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所缺的导线补上;
(2)如果在实验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左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灯泡的电阻R =__________Ω。
拓展提升
8.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 V),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开关,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如图甲所示为该小组连接的实物图。
请指出实物图连接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则小灯泡电阻为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下不同时刻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计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数据处理表格如下所示,其中有一处是不恰当的,这一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9.在测量标准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6V。
(1)小明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准备闭合开关时,发现有接线错误。请你按要求在图将需改错的导线画“ד,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
要求: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电路完善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Ω.额定功率为_____W.(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在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分别有规格为A(5Ω 2A)、B(20Ω 1A)、C(100Ω 0.1A),则应选择_____(选填“A“B”或“C“)。
(4)小明同学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象,通过图象可以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一现象表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课后反思:
第四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 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运用欧姆定律处理简单的电学计算。
2.通过运用欧姆定律对串、并联电路相关电学量的计算,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学量的变化规律。
3. 通过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
2.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
课 时:1课时
预习生成:
1.欧姆定律公式: ;两个变形式:U= R=
2.串联电路的规律
电流的规律:
电压的规律:
电阻的规律:
3.并联电路的规律
电流的规律:
电压的规律:
电阻的规律:
4.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1)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等于电源两端电压除以 。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随之 。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 ,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填“大”或“小”)。
4.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路的电流 ,干路电流 ,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是 ,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填“大”或“小”)。
新知探究: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欧姆定律测电阻的实验,知道了求电阻的基本方法。本节课我们将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解决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问题,是欧姆定律的又一次具体应用。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83页的例题1,学生先自主解答,后利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讲解。
【例2】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V,则R2的电阻和电源电压分别是( )
A.10Ω,9V B.20Ω,6V
C.20Ω,9V D.10Ω,6V
分析例1和例2,你得出的结论是:
【例3】如图所示,3个阻值均为10Ω的电阻R1、R2、R3串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路中,某同学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电阻R2的两端,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据此可知电源电压U= ;若用一只电压表替代电流表并联在R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 V.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4】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84页的例题2,学生先自主解答,后利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讲解。
分析例4,你得出的结论是:
【例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S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流表的读数将 ( )
A.A1不变,A2变大 B.A1变大,A2变小
C.A1不变,A2变小 D.A1变小,A2不变
归纳整理
1.在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
;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 。
2.在并联电路中,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

巩固练习
1. 把5Ω的电阻R1跟15Ω的电阻R2和一个电流表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电流表示数是0.3A,电源电压是多少?
2.电阻R1与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两端所加电压为24V,如果R1为80Ω,通过R2的电流为0.2A,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3.有一个40Ω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2A。若将它接在20V的电源上,该电阻能正常工作吗?为使它正常工作,应该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4. 如图所示,已知R1=40Ω,在S1闭合的情况下,断开S2时R1的电压是2V,再闭合S2时,R1的电压是2.8V,电源电压始终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5.如图所示,R1=2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80Ω,电路接在电压为6V电路中,当滑片由最左端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由6V变化为1.2V,则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多少 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串联电路的电阻多大
6.如图所示,R2=2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压表的示数为12V。
求: (1) R1的阻值;
(2)并联电路总电流I;
(3)并联电路总电阻R。
拓展提升
7.如图所示,R1=20Ω,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当滑片P移至R2的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滑片P移至R2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8.如图所示,电阻R1的电阻为1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求R2的阻值。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8Ω、4Ω、12Ω。求:
(1)如果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大?
(2)如果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大?
课后反思: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参考答案:
1.D
2. (1)①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错了 ②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2)略 (3)滑动变阻器 保持不变 (4)0.2A 阻值小
3.变大 变小
4.B
5.A
6.不变 0.9A
7.2:1 1:1
8.(1)最大阻值处 (2)2.6 0.26 (3)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9.(1)电流表 电压表 (2)略 (3)电阻 略 (4)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参考答案:
1.D
2.B
3.A
4.12Ω 1.5A 12Ω 0 12Ω
5.8V 25V
6.1:1 2:3 15Ω 3:2 1:1 3.6Ω
7. 12 1 5
8. 6 1.6
9. 两个5Ω 串
10. 1.5 0.5
11. A
12. B
13. B
14. C
15. C
16. B
17. C
18. 0.2A 0.3A 0.6A
19. (1)0.2 A (2)1.6V (3)4.4V 22Ω
20. 串联 10Ω 略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参考答案:
1. 0.4A 5Ω
2.电压越高,灯泡越亮;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C
4.三种 灯泡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连接小灯泡两端的导线或接线柱断路
5.略
6.电压表量程选大了,应选择0~3V的量程;电压表和电流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应让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滑动变阻器两接线柱都接在了下面,应一上一下接线。
7.(1)略 (2)4.5 0.24 18.75
8.(1) ①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②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在了上面两个接线柱上
(2)0.24 9.6 (3)计算小灯泡的平均电阻;灯泡的电阻受影响,且随温度的长高而增大,不能求电阻的平均值。
9.(1)略 (2)0.32A 11.88Ω 1.22 W (3)B (4)增大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参考答案:
1.6V
2.I=0.5A R2=120Ω
3.不能 串联一个60Ω电阻
4.16Ω
5. 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A~0.06A;100Ω
6.(1)20Ω (2)1.2A (3)10Ω
7.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
8.30Ω
9.(1)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2V;(2)1.25A
人教版初中物理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预习生成】
1.略
2.略
3.略
【新知探究】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1.D
2. (1)①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错了 ②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2)略 (3)滑动变阻器 保持不变 (4)0.2A 阻值小
3.变大 变小
4.B
5.A
【拓展提升】
6.不变 0.9A
7.2:1 1:1
8.(1)最大阻值处 (2)2.6 0.26 (3)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9.(1)电流表 电压表 (2)略 (3)电阻 略 (4)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
【预习生成】

【新知探究】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1.D
2.B
3.A
4.12Ω 1.5A 12Ω 0 12Ω
5.8V 25V
6.1:1 2:3 15Ω 3:2 1:1 3.6Ω
7. 12 1 5
8. 6 1.6
9. 两个5Ω 串
10. 1.5 0.5
【拓展提升】
11. A
12. B
13. B
14. C
15. C
16. B
17. C
18. 0.2A 0.3A 0.6A
19. (1)0.2 A (2)1.6V (3)4.4V 22Ω
20. 串联 10Ω 略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预习生成】

【新知探究】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1.6V
2.I=0.5A R2=120Ω
3.不能 串联一个60Ω电阻
4.16Ω
5. 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A~0.06A;100Ω
6.(1)20Ω (2)1.2A (3)10Ω
7.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
【拓展提升】
8.30Ω
9.(1)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2V;(2)1.25A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预习生成】

【新知探究】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1.6V
2.I=0.5A R2=120Ω
3.不能 串联一个60Ω电阻
4.16Ω
5. 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A~0.06A;100Ω
6.(1)20Ω (2)1.2A (3)10Ω
【拓展提升】
7.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
8.30Ω
9.(1)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2V;(2)1.25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