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2 落花生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学习 重难点 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学情分析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乐于交流,想法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正处在明事理、辨是非,提高语言素养的关键时期,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必须关注他们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他们架起一道通向生活的桥梁,引领他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引入,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1.回顾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收获花生后,他们在收获节里是怎么议论花生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学习任务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知特点,领悟道理。【设计意图:突破重点,在读中引导学生先抓住关键词,读懂字面的含义,感受花生外表的朴实。再通过设疑“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吗?”引导学生在辨析中领悟父亲的话。通过拓展资料,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只讲体面的人”“有用的人”这两个关键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体会作者的内心。】一、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花生的特点。1.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下表。议论的人 花生的样子 花生的好处父亲 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有没有果实。 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姐姐 味道很美哥哥 可以榨油“我” 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都喜欢吃二、读中比较,感悟花生的品格。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7~10自然段,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感受人物内心不同的想法。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1)默读第10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比较对象 桃子、石榴、苹果 花生生长位置 高高地挂在枝上 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外表 鲜红嫩绿 不好看给人的印象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很有用(2)思考:父亲说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时,为什么要说桃子、石榴、苹果?结合表格,谈一谈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花生的可贵之处又体现在哪里?预设1:相同点是都好吃,都对我们有好处。预设2:不同点是果实的外表和长的位置不一样。引导语:通过花生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的生长特点,你能读懂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吗?预设:父亲把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放在一起比较,是要突出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计较名利的精神品质。(3)再读父亲的话,思考: “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的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说?总结语:父亲这样说,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不好,而是从生长特点来进行对比,突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花生就是这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三、情景朗读,领悟道理。1.教师引读:一家人品尝着花生,谈论着花生,父亲郑重其事地说:“(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养成像花生一样的品格,父亲语重心长地说:“(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父亲的话不仅是对儿女们说的,也印在了我们的心上:“(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2.思考:你对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怎么理解的?(1)学生交流。(2)教师总结:父亲是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不要只看重外表,要做有用的人。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由花生的品质总结出做人的道理。(3)结合背景资料,思考:父亲为什么教育“我们”做这样的人?资料卡 ◎ 二十世纪初叶,国家正处于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国家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各类有用的人才,而当时的许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公子少爷们天天醉酒欢歌,置国难于不顾。 许地山的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许南英鄙弃荣华富贵,反对浮华虚荣,毅然抛弃家产,携全家回福建定居,宁可过清贫的生活。也正因为他崇尚质朴,力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而也会教育子女为人做事要踏踏实实,不求虚荣。3.思考:年幼的“我”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1)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理解关键词“体面”。体面:①面子;身份;体统。②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课文句子中“体面”的意思是外表好看、美丽。4.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1)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的人? “只讲体面”好不好?预设:有身份的人,衣着光彩的人,样子好看的人……(2)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有好处的人”呢?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预设:好处就是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像清洁工、义工、老农、边疆战士等,看着虽然不起眼,但一直在为他人和社会默默奉献。5.教师小结:父亲的话告诉我们,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对别人、对社会有好处的人,都是有用的人。讲体面没有不好,但只讲体面而无用就不行!花生最可贵的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就像许多普通人一样,虽然平凡但对社会有贡献。作者许地山就是这样的人,许地山的父亲也是这样的人。资料卡 ◎ 许地山(1893—1941),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作者心上,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就是为了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学习任务三:领悟写法,以读促写。【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通过把特点写具体,写出人与事物的相同之处,再尝试连接两段话,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在练笔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课文写法。】一、朗读对话,了解写法。引导语:这篇文章写的是花生,其实也是在说做人的道理啊!花生的品格就是许地山的品格,像这样借助某个事物的特点来写人的品格的方法叫借物喻人。1.讨论:作者借落花生讲出自己的生活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生动、形象、易懂……2.迁移写法: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仿照《落花生》的写法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参考事物: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1)说说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试着运用对比的手法,用一段话把它们的特点写具体。我喜欢_________,它的好处很多,比如_________。它虽然没有_________,但可贵的是 ____。(2)生活中,哪些人也有这个特点?用一段话叙述人与事物的相同之处。预设1:土豆埋在地下,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贡献给人们。我们身边的环卫工人不正是这样吗?每天,天还未亮时,他们就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当我们起床去上学时,街道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预设2:竹子——外形特点:翠绿,笔直而有节,中空。能让我们想到那些充满活力、正直、品格高尚、虚心向上的人,例如教师、警察、建设者等。(3)学生练笔,教师适时指导。3.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评价作品。【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借物喻人,通过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让我们了解到了花生的特点,花生最可贵的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就像许多普通人一样,虽然平凡但对社会有贡献。作者许地山就是这样的人,许地山的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希望我们也是这样的人!【作业设计】1.完成分层作业。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板书设计】【类文阅读】松 树松树,不是寻常的树木可以比拟的。不管是暖和的春天、炎热的夏日、清爽的秋季,或是寒风透骨的隆冬,它都一样青葱苍翠和茂盛,充分表现出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春天里,草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松树当然不会例外,也蓬勃地生长,在和煦的阳光下,静静地听着人们的赞美。转眼间,炎热的夏天来了。阳光虽然猛烈,但是松树的叶子,更长得密密麻麻的,一点儿怕热的样子也没有,它随着风儿摆动,发出令人爱听的松涛声。秋风过后,梧桐的叶儿开始脱落了,其他的树林,都披上了黄色的衣裳;往日顽皮的小草,也不再那么活泼了,显得有些憔悴的模样。只有直立的松树,依然如故。它昂着头,任由风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气概。在呼呼的寒风吹袭下,草儿全都枯萎了。有些树枝上仅剩的黄叶,也都剥落了,余下光秃秃的残枝,在北风中战栗。这时,就只有那苍劲的松树,仍然披着翠绿的衣裳,英勇无畏地挺立着。天气越是严寒,越是显出它那坚强刻苦的性格。我们要像松树一样,有坚强的意志,有刻苦耐劳的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