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卡:全卷34小题,考试时问为10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处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武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3.1一14小题为道德与法治选择题,18一31小题为历史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船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果。如需改动,用橡戊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城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处洁。考试站来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一假期间,小明同学选择市内旅游,到红嫂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到临沂科技馆感受时代和前沿气息,在家里字受自由阅读…这样的假期生活有助于①掌握生活技能,独立生活②培养亲社会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③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养④在探索中扩展生活阅历,让生命更充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0.②③④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与之表述一致的是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①3.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启示我们要发现湖查建议观察到“餐饮浪费”等现象研究政策实施调查运用知识分析原因确定“光盘行动”研究主题了解情况做好记录提出建议形成报告①在社会大课堂中成长②关心社会的建设和发展③积极参与制定法律④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一支由“居委会+中学生”构成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宜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编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2023年秋季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C A C A C B C D B A D A B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答案 C B D A B C B C C A D A D B二、非选择题15.(1)恪守道德、遵守法律;(2分)(2)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2分)利: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弊:①网络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从而给被侵害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等等。(利和弊各至少答出2点,每点1分,共4分)16.(1)①不戴头盔的行为既是不道德也是违法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是没有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的体现;②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④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⑤不戴头盔,不利于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扰乱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不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共6分)(2)①社会媒体宣传佩戴头盔的重要性,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②交管部门严格执法,对不戴头盔的依法进行处罚;③市民自觉遵守规则,自觉佩戴头盔;④不仅自己佩戴头盔,还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共4分)17.(1)①小伟和小楠经常旷课、到网吧玩游戏,属于不良行为;②小伟和小楠多次抢劫属于犯罪行为,因为这种行为触犯刑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每点2分,共4分)(2)①有利于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②有利于保护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酌情给分,共4分)(3)①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我们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③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每点2分,至少说出3点,共6分)32.(1)材料一:《南京条约》;材料二:《马关条约》;材料三:《辛丑条约》。(每点1分,共3分)攫取的权益:巨额赔款、土地主权(殖民地)、海外市场、“使馆界”特权、“驻军”特权;等等。(答出一项权益得1分,答出3项权益即可,共3分)(2)①强迫中国打开了国门,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觉醒,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每点2分,共4分)33.(1)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分)(2)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孙中山: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3)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项目,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分)34.(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分)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2分)(2)A:无产阶级 B:马克思主义 C:实现共产主义(每点1分,共3分)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秋季期中八年级道法历史考试参考答案.docx 湖北省赤壁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道法历史合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