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云梦县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道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A D B D B A C D C D A B
二. 非选择题(32分)
15.(8分)
(1)(2分)守信,尊重他人,热心助人,文明有礼、宽容、关爱他人、负责任、守规则等等。(评分说明: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 )
(2)(6分)社会实践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参加此活动:①有利于青少年拓宽视野,锻炼能力,增长才干;②有利于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③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评分说明:每点2分 )
16.(10分)
(1)(5分)积极作用: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1分)
警示:①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明辨是非;③我们要充分理性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④ 要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
(2)(5分)
小英同学的言论是错误的。(1分)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受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王某多次在网上发表辱国言论,诋毁自己的国家,他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③我们应增强规则意识,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
17.(14分)
(1)(2分)交友不慎、自控力差、法律意识不强、道德素质低下、没有及时纠正不良行为、缺乏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等等。(评分说明: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 )
(2)(6分)①个人: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明辨是非,谨慎交友;②家庭: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职责,家长要尊重、教育、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远离违法犯罪;③社会:加强对网吧等场所的监管,遏制暴力文化的蔓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评分说明: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
(3)(6分)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诚信待人,信守承诺,做老实人,不做有违诚信的事情;②大力宣传诚信文化,为营造“以诚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校园风尚贡献力量;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从我做起,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信守诺言。(评分说明: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B A B B B C D A A C A D
二、非选择题
15.(1)目的:解决军事工业的原料、资金等问题。举例: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等。(目的和举例各2分共4分)
(2)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成分;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激发了部分国人自办近代企业的热情;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任答出两点4分)
16.(1)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近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点4分)
(2)举例:政治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民国;生活上:中国学习欧美近代化生活方式,如男子剪辫子、穿西服,劝禁女子缠足等。(4分)
17. (1)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任答3点6分)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任答2点4分)
18. 示例: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开拓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列强侵略激化了我国国内阶级矛盾,引起农民反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开展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评分标准:叙述清楚图片内容4分,阐明图片之间关系2分)云梦县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历史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8分)
1.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 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 的建设者……这直接说明了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我们的社会关系是简单的
2.随着身体的成长、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下列不能表明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在不断延展的是
A.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 B.参加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C.到阳台上帮妈妈浇花 D.就小区停车位问题向物业人员提意见
3.女儿: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妈妈: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真烦人。下列 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B.网络促进人际交往C.属络滋生虚假信息 D.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4.联网用户的真实属地公开,一批伪装者现出原形、人设崩塌。此举有利于
A.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 B.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创新技术手段,消除欺骗行为 D.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生态
5.今年春节期间,小张同学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他发现群里时不时会有人发些谣言、诈骗、 传销等信息。对此,他应该
①知法守法,远离网络生活 ②及时举报,检举不法行为
③增强法制观念,少发不良信息 ④提高辨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张某以与某石场施工方存在纠纷为由,纠集多人到石场闹事,还阻止公安民警依法执法。2022 年9月15日,武汉市人民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社会秩序的维护只需要强制性手段
B.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C.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D.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7.孝感市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A.规则限制自由 B.规则保障自由 C.规则一成不变 D.规则约束权力
8. 2022年4月I日起,公安部新制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记分规则将迎来重大调整。其中,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的,从原来的2分记为3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遵守法律法规B.每个公民都必须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D.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废除原有的规则
9.下图是陕西西安一家烧烤店的老板张小军推出的一种“A套餐”。“A套餐”是一个充满温暖的暗号,吃过的都说"暖"。下列对张小军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B.自觉承担责任,首先要对他人、社会负责
C.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传递了情感正能量D.人生难免有挫折,需要发掘自身生命力量
10.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添加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助人为乐无小事,提高修养显魅力 B. “行己有耻”知荣辱,爱护公物展风貌
C.尊老爱幼美德传,法定义务需履行 D.文明有礼树新风,关爱他人显真情
11-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 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以下 运用诚信智慧的行为,你认同的是
A.向班主任隐瞒同桌在期中数学测试时传纸条的行为
B.某网店为提高销量,雇人为自己的商品刷出大量好评
C.教授为救因考试失利欲轻生的女孩而谎称自己参加三次高考才考中
D.为了取得信任小李将自己的隐私全部如实告诉网友
12. 2022年5月5日,北京大兴3名冷库工作人员居家隔离期间多次擅自外出,致封控区域扩 大,被刑事拘留。该案件告诉我们
A.被刑事拘留,说明他们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法不可违,违反法律一定要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C.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瞿行为
D.要遵守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13.下列案件中,小法官做出的“司法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中学生小睿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 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小睿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②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人免遭不法侵害
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8分,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4分,共3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军日记》
节选一今天,我和同学小非约好游东湖,七点在校门口集中,因为贪念床的温暖,我迟 到了半个小时.准时到达的小非不但没有责备我,还关切问我是否不舒服。我们一起依次有序的排队上车,在车上小非还给一位老人让座;
到了东湖,我们欣赏了美丽的东湖景观,小非还多次俯身把地面的垃圾拾起扔进垃圾桶……小非身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材料二《小军日记》
节选二我与小非又一起报名参加了为期3天2夜的小惠研学国庆特训营,我学会了插秧、 煮饭、洗衣服;参现了武汉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了解了武昌首义革命文化;参与了城市捡跑(环保)、募捐等项目,这个国庆假期满载而归。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说小非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说参与研学特训营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 (6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英和她的同桌小强聊起了有关网络生活的话题。
(1)小强爸爸的做法体现了网络哪方面的积极作用?(1分)王某的行为后果对我们传播网络正能量带来怎样的警示?(4分)
(2)请运用"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小英“网络是没有言论自由”的观点进行评析。 (5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不可违”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对这一主题展开探究学习。
【防微杜渐】15岁的中学生小范,在小学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升入初中后便开始经常旷课,逃学、打骂同学,后来发展到偷同学的钱,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公安机关拘留。再后来,他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朋友",他和"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人民法院判刑。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你认为范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2分)
(2)结合材料联系所学,请从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谈谈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6分)
【知法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民法原则。为"共筑诚信学校",对于校园 诚信现象,同学们进行了诚信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校园诚信情况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100人)
(3)结合统计表的相关信息回答,如果打算“共筑诚信学校”,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6分)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
1.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并没有给英国商人带来预想的惊喜,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材料主要反映了
A.鸦片战争对中英双方的全面影响B. 《南京条约》带来客观积极影响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D.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2.咸丰元年(1851年)到六年,皖、赣、桂、 安徽、江西、广西三省的变动数达到70%以上, 苏、湘、鄂六省官员变动数达到50%,其中安微省这一时期死亡的知县占全省知县的50% 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法联军的烧杀抢掠B.辛亥革命的结果
C.清政府反腐败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3.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
用一张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的纸条粘在墙上。该漫画讽
喻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4.“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项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A.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6.历史学家胡绳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道:“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 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卷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 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在此他强调的是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B.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7.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 D.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
8.民国时期,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曾先后设置了自山县、平等县、博爱县和民权县四个模范县, 其中博爱县和民权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县名的设置反映了当时的时代主题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改革图强
C.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9. 1915年5月,袁世凯在北京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12月,蔡道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清政府腐朽无能沦为"洋人的朝廷" B.北洋军阀分裂割据导致民不生
C.辛亥革命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D.袁世凯试图复帝制搞专制独裁
10. 《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在20篇文章中使用,使用了 34次,平均每篇使用1.8次;而从1919—1922年,总篇数1026篇,其中使用篇数达145篇,使用次数1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民众普遍拥护国民革命运动
C.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 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推翻了国民党反对派的统治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2.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 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A.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B.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才有国家民族意识
C.外来侵略促使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13.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 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强的领 导力量。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是由于
A.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时代需求 B.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C.苏俄的影响和强力推动 D.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4.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之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当时的中国革命( )
A.积蓄群众力量 B.奠定思想基础 C.准备物质条件 D.指明斗争方向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5题8分,16题8分,17题10分,18题6分,共32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军事工业的创办自然要相应地发展原料工业,同时,军事工业企业的开办,因经 费支结,也提出了创办民用工业的要求。近代的金属采掘和冶炼工业的建立,和近代采煤工业的兴起,就是以军事工业为中心,并从国防和经济的双重目的出发的。
——摘编自《张之洞兴办洋务企业历史作用初探》
材料二洋务派30多年的洋务活动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产生了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新生的阶级。此外,还出现了买办阶层,激发了一部分商人、官绅 和买办自办工矿和交通运输等近代企业,于是逐渐产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发展近代民用工业的目的,并举一例创办的民用工业。(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活动产生影响。(4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 不再被称为“帝国”,而被称为"民国"。由“帝”到“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们地位的变化。从此,国门打开,中国汇入世界正在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二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男子剪掉辫子 民国初年上海街头的行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4分)
(2)请结合材料二举例说明,中国是如何在“揖美追欧”的形式上进行“旧邦新造”的 (4分)
17.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在屡试屡败之后逐渐找到了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需要 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共产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在这次党的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并制定了党的最高革命纲领。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该代表大会召开的重大意义。(4分)
18.下面的四幅图片反映的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且四个事件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请用简短文字阐述四个事件及其联系。(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体现事件之间的联系性)(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